“以前栽种蘑菇,都是自己制作培养料,由于工序比较繁芜,技能哀求较高,不仅费时费力,投入本钱还很高。”兴龙镇春花山村落双孢菇栽种大户陈作伟说。去年,他栽种了8亩双孢菇,直接从陈世均那里购买现成的培养料100吨,仅花了4万元,比自己制作要节省本钱一半以上。
陈世均见告笔者,牛粪是栽种蘑菇最好的原材料,用牛粪栽种蘑菇,好处很多,它本钱低、无污染,近年来丰都县大力发展肉牛家当,质料供应充足。由于他造就的菌种萌芽率达到95%以上,而且产品品质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菌种的销路非常好,其制作的培养料也成为菇农购买的抢手货。去年,他生产发卖菌种包300万个,庄家栽种鲜菇产量累计达到2万吨,实现产值约2.3亿元。
“目前,我紧张发卖平菇、姬菇、双孢菇、木耳、金针菇、喷鼻香菇等菌种包,先后在高家、兴义、三合、社坛、仁沙、兴龙、董家、许明寺、双龙、青龙等州里(街道)建示范基地,培养了一大批种菇好手。”陈世均说,此外,还先后打开了涪陵、垫江、石柱等周边区县的菌种发卖网络,双孢菇产品供不应求。

陈作伟于2013年栽种双孢菇,由于有陈世均上门进行技能辅导,加上管理到位,每亩可得到纯收入六七千元。尝到了甜头,近几年来,他每年都要坚持栽种双孢菇。去年,他栽种双孢菇14亩,获纯利10万余元。
仁沙镇古佛村落村落主任罗建国,同样于2013年开始栽种陈世均供应的双孢菇菌种包,迄今已连续栽种4年。“去年,我栽种双孢菇20多亩,实现纯收入15万元。”罗建国说,他致富后,还带动村落里的罗剑侠等村落民栽种双孢菇,菇庄家均年收入在2~8万元之间。
“为理解决菇农的后顾之忧,我郑重承诺以保护价回收产品,并在栽种双孢菇比较集中的仁沙镇罗家桥村落设立了收购点,方便菇农就近交售。”陈世均说,食用菌采收高峰时,均匀每天可收购4000公斤。
据悉,陈世均对收购来的双孢菇加工成干制食用菌后,通过精美的包装,再发卖到县内外。这样,不仅菇农实现了收入,他的企业也得到了较好的效益,达到了农企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