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率和频率的换算
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送的码元符号的个数,它是对符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
波特率,即指一个单位时间内传输符号的个数。
频率: 周期的倒数 f=1/T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
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I=S*log2(N)。
其中I为传信率,S为波特率,N为每个符号负载的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
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
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
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
115200波特率相当于多少mhz
实际上是比特率时钟,每1bit所要花费的时间周期。
波特率就是每一秒传输的bit位的个数,例如115200波特率,就是一秒钟传输115200个bit位,折合就是15KB每秒左右。通信的之前要设定好波特率,其实就是时钟频率,例如115200波特率就是115200Hz。
波特率与晶振有什么关系
先说波特率。波特率从300到115200都可以,甚至更高或更低。一般规范的波特率都是3的倍数,比如9600、19200、38400;但是并不是一定的,波特率也可以是10000或者10001、10002,只要你的设备能产生符合这个要求的频率,尤其是自己用时,波特率都是很随意的,没有限制。只是多数时候为了和电脑配合,波特率才规范为固定的几个值,且为了传输稳定,用9600。不过我比较喜欢用19200和38400,传的快。
用1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时,如果用11.0592Mhz的晶振,根据公式算下来需要定时器设置的值都是整数;如果用12Mhz晶振,则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比如9600,用定时器取0XFD,实际波特率10000,一般波特率偏差在4%左右都是可以的,所以也还能用。
9600波特率对应频率
两个是不同的概念。波特率单位一般是b/s(即每秒多少位),指数据传输的速率。频率基本单位是Hz,数字电路或模拟电路一般只电压或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可以是交流,也可以是直流。显然,波特率和频率定义的对象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换算,一定需要一个转换因子,举例说明:波特率为9600,假设每4个时钟发送或接收一个数据位,那么频率=9600*4=38.4KHz。
到此,大家对波特率和频率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波特率和频率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