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2018一全年的产品思虑与心得,产品专利如何申请。

2018一全年的产品思虑与心得,产品专利如何申请。

深圳市名雕装饰股份通讯 2024-10-1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意在输出过去一年自己在产品事情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心得,只管即便去除掉关于个人经历的铺陈叙事,抽离出有参考意义的部分,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同时希望能对同行业的产品小伙伴有一些启示。

文章构造:1. 快速理解一个新的行业;2. 做好产品事情;3.设计自己的发展操持; 4. 找到得当的新事情。

2018一全年的产品思虑与心得 2018一全年的产品思虑与心得 智能家居

一、快速融入一个行业

2018年3月份,我从上上一家公司离职,加入了上一家公司。
从金融行业一下子跳入了自己完备没有打仗过的电商行业。
刚进公司面对自己不熟习的行业,须要从0-1来理解业务逻辑,内心难免有点轻微的焦虑,但是同时又有点轻微的自傲,由于电商体系发展到本日,是一个非常完全成熟的体系,繁杂但是不繁芜,有很多竞品可以做调研,通过模拟和参考来熟习和学习。

2018一全年的产品思虑与心得 2018一全年的产品思虑与心得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时我选择了“有赞”作为竞品剖析工具,用了不到两周的韶光,体验了“有赞”所有产品的所有功能,并输出了自己理解的“有赞”的商业模式闭环。
这些东西理解完后,自傲也逐渐增加了。

后来对这个过程进行复盘的时候,仔细反思了一下当初到底是什么导致那种轻微的焦虑与不自傲。

我思考的结果有2点,第一点是:我不足理解这个行业,或者说没有一套快速理解一个行业的可行性的方法论;第二点是:我打仗过的产品”模型“太少,”模型“的观点会在后文阐明。

基于以上第一点,我试着整理出了一套快速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论,往后面对新的行业局部在会像这次这么被动。
为了避免文章过长,以下整理出方法论的框架,完全内容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输出。

第一个问题办理了,接着我又画了一张图来办理由于打仗产品”模型“太少而造成焦虑和不自傲的问题。

这里用CRM系统的设计来阐明框架&模型的主要性。
CRM最早由著名的IT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经由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一些技能层面的演化,但实在质和理念并没有改变。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因此客户数据的管理为核心,利用信息科学技能,实现市场营销、发卖、做事等活动自动化,并建立一个客户信息的网络、管理、剖析、利用的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以客户为中央的管理模式。
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能。

有些人以为CRM便是发卖管理系统,有些人以为CRM便是客户细分,有些人以为CRM便是营销,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理解。

实质上来讲,CRM代表一种企业对待核心客户资源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方法,通过信息技能帮助企业识别、发展、掩护、做事客户,提升企业收入,提高户满意度和忠实度。

上面的基本观点里有一句话很主要: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能。
既然是一种理念,那就意味着它是一套完全的建立在某种基本框架上的体系。
我们只要找到了这样的框架,就找到了由底层的大略通往表层的繁芜的脚手架,我们称这样的脚手架为:高阶模型。

不仅仅是CRM系统,事情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系统实在都存在这样的高阶模型,模型是繁芜系统的简化框架,有利于剖析的时候化繁为简,看到实质。
上图中“中间层”的研习模块——这些我们常常看到的系统和体系都可以提炼出这样的高阶模型。

每个行业,每个公司的CRM系统可能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但是设计理念一样&模型实质上是一样的,节制了这样的模型可以设计出任何业务须要的CRM系统,功能模块的迭代和并&剥离都这可以基于这样的框架来做出决策。

基于以上对”模型&框架”的认识,我们输出了上图。
全体构造分为底层,中间层,和表层,以及文本输出方法论。
底层是一些思维办法,思维办法的主要性这里就不在赘述了,中间层是基于“框架&模型”在产品方面所提现的:根本系统 & 通用体系。
表层是对一些精良的产品进行调研剖析来赞助理解根本系统的设计思想&通用体系的设计闭环。

每一个基本系统和通用体系都是完全的方法论和闭环,不基于行业和公司标的为转移。
理解的越多,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抽象能力就越强。
俗话说:“阅尽天下A片,心中央中自然无码“ ,颇有这般意味。

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们还没有输出完上面的所有模块,不过方向和道路已经有了,我们只须要耐心负责的把路走完。

二、做好产品事情

这个部分紧张谈谈自己对关于如何做好产品事情的一些思考,紧张分为以下几个点:

2.1 发自心底的热爱

一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能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由于热爱以是事情中的这部分幸福指数会很高,就算加班也不会抱怨。

也乐意去探寻和追求本职事情外在产品方面具故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所有的学习和探索都是依赖事情本身来驱动。

我碰着过很多产品经理,他们可以把事情完成的很好, 但是能觉得出来他们始终把产品当做一份事情,知足需求完成上线就可以了。

80分和90分在他们眼里一个样,他们对95分乃至100分没有太多的追求和执着,事实上很多东西你做到120分才创造面前的都是蓝海,实质上他们短缺对产品那份纯粹的热爱,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2.2 忠于用户,忠于产品,忠于对的事情

产品经理相对来说是个人能力模型哀求很高的职业,逻辑清晰,思维敏捷。
但是同时也使得很多民气生傲慢,总以为用户都该当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利用产品,很多时候个人的主不雅观忖度并不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傲慢的心里导致他们很随意马虎不去关注,乃至忽略用户的声音。

前不久我利用”有道云条记” 来做知识库管理,结果文件夹的排序成了一件让人很懊恼的事情。

目前”有道云条记” 的文件排序有以下几种可选择的办法。

但是无论是韶光排序还是名称排序,都有知足不了的场景。
就拿以上几种排序最可能被利用的按照名称排序场景来说,首先我新建文件的时候命名须要按照01,02,03 或 A-Z这样的顺序去命名。

如果01 和 02 之间要插入一个文件,这种方就不那么好用。
按照名称排序的逻辑,可以1-2之间实在可以插入0.5,我可以这样命名。

难道就没有好的方法吗? 为什么就不可以拖拽文件进行自定义排序。

当我把这个方案提出来到我的产品群里和大家谈论的时候,瞬间很多产品站出来反对,反对的声音紧张有三种:

可能没有代价, 好多产品,例如”百度网盘,有道云条记、印象条记、Onenote、为知条记”都没有这样做 ;由于这些大家都没做,肯定有技能上的不可描述的障碍;由于其他的大厂没做,以是存在即合理,肯定有不做的缘故原由;大厂的产品经理肯定比我们考虑的全面;

对付第1中和第3种声音,首先我是一个用户,我用了这个产品一上午,吐槽了一上午,我不知道那些产品经理所谓的”没有代价” 的判断,是否是听过我的反馈后得出的。
是否真的有去听那些真实用户的声音。

其次:大厂没做,肯定有没有做的道理。
汗 !
就彷佛一个比你高比你壮的人打了你一巴掌,你揉揉脸对阁下的小伙伴说,他打我肯定有他背后的道理,这背后呈现的是被打的人性格上的懦弱。

而表示在:大厂没做,肯定有没有做的道理。
这句话上,则反响了个人独立思考上层面的懦弱。
凭什么大厂不做,就有不做的道理。
纵然有背后的道理,也和”大厂”的光环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清楚有道云的产品经理平时看不看贴吧,是怎么谛听用户的声音的,还是看到了根本不重视。
我们假设有道云条记的产品经理没有看到这些用户的诉求。
那么下面常常混贴吧的“为知条记”的产品经理可是真的很骄傲了。

划重点!
我假如“为知条记”的产品经理,听到用户说要放弃竞争对手的产品利用我的产品,我肯定愉快去世了。
手动排序,加班加点上,杀一个程序员祭天也得上!
但是人家“老崔”牛逼呀:还没有此操持!
我们彷佛能感想熏染到这个主题开头描述的那种产品经理的“傲慢”。

我没有利用过”为知条记”,以是也不做过多的评价,小伙伴们有用过的可以在文末留言见告大家2年了,那个”老崔”是否有实现用户哀求的自定义排序功能。

一堆你的用户在发出他们内心的声音,而你不去谛听,没操持,也没想着去办理这样的需求和给出合理的做与不做的阐明。
产品经理该当是用户的谋臣(用户为王),忠于用户,忠于用户利用的产品,忠于用户利用的产品的决策的对的事情。

而大多数产品经理由于内心的傲慢,

第二种声音,紧张是技能上的问题。
我”不懂”技能,但是我问了身边的一些技能同事,他们都说这没有技能上的不可超出的障碍。
这里就不谈论了。

坚持忠于用户,忠于产品,忠于对的事情。
在任何一个你的独立思考在“大厂”,“大V”,“专家”面前示弱的时候,希望请再想想这句话。

2.3 规范 & 专业

2018年终于 “秩序&混乱”的思考,对我做产品有着很大的影响。
很光彩在这样的年纪能碰着这样的道理。

“我们的混乱,是躲避秩序前无力掌控的毁灭性混乱”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对事情的热爱和对产品的追求以及处女座的性情。
总是希望画原型的时候每一个页面让它好看,炫酷,以至于过度发挥。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可能一个页面很好看,整体会很混乱,看起来像是很多人画出来的。

后来我明白了建立在秩序上的混乱这样的道理之后,每次画原型都会定义好设计规范和UI框架,第一次觉得得到秩序和规范带来的美,以及遵守规范带来的简洁,流畅和高效,我更相信在框架和规范下再去引入混乱和创新才是有代价的。

以前太自我,不屑于已经被定义好的东西,不屑于规范性的东西。
后来认识到,越自我的东西,间隔产品越远,间隔艺术越远,间隔人性越远。
如果你想在一个领域成为大师,至少该当先遵守这个领域内的某种规范,驾驭了规范之后,再去创造,那样才是可被掌控的有代价的创造。

我不想证明什么,便是负责而已,装逼带给我的那点乐趣比较于遵守规范,驾驭秩序带来的高效和自由来讲,切实其实太微不足道了。

2.4 任务 & 担当

关于任务&担当,我以为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精良最基本的标准之一,没有任务和担当的能力的人,首先不足年夜胆,由于存在恐怖。
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恐怖边界的时候,就基本能看到他的能力边界,也能看到他的未来的可能性边界。
以是,做一个没有边界的人,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2.5 作品意识

我始终以为做产品和写代码,画UI等都是一种艺术活动,须要有作品意识,这些基本的艺术素养便是“忠于用户,忠于产品,忠于对的事情” 。
小到一个字段的修正需求,大道一个生态级别产品的设计,都是你自己的作品。
作品会受到大众的核阅,有好评,有差评,但是我更想听到好评。
基于这个基本的认识出发,很多时候,你会做出更精确的选择。

2.6 努力做一个前同事有内推机会,首先想到内推你的人

我一贯以为这句话是2018年总结体会最深的一句话,事情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一条来作为决策机制,它真的很高等。

想像一下,前同事创业当老板了,他会想要什么样的合资人。
我会想到这样一些名词: 任务,担当,专业,规范,视野,眼界,善良,诚挚,原则,……。
如果你认同的话, 那么事情中请试着做这样一个人。
做一个前同事有内推机会,首先想到内推你的人。

三、设计自己的产品进阶操持

2018年有幸碰着小逸和绵绵两位小伙伴,我们制订了三个阶段的进阶操持。

第一个阶段便是上文中提到的研习所有的根本系统和基本体系,输出高阶模,形成个人的产品设计方法论,而这些方法论不以行业和公司业务为转移。
研习的越多,输出高阶模型越多,你的抽象能力就越强,业务逻辑产品化的能力就越强。

我们用worktil 轻量级的项目管理软件来掌握&量化我们的输出。

第二个阶段属于产品研发流程&制度管理的设计能力,这个阶段我们希望结合项目管理节制产品研发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论,为后续职业/职位上的进阶做准备。

我一贯以为评价一个产品经理是否精良,如果非要用一个维度来横来衡量的话,那便是看他是否拥有批量化复制自己能力的能力(当然少部分天才大概还真不能复制自己的天赋,但并不影响结论本身的意义),只有足够的理解才能总结输出高阶的模型和通用的方法论,也表示产品经理在产品事情上拥有足够的专业性。

第三阶段我们紧张想培养自己的行业/商业上的认知格局,很多1-3年的产品经理实在已经具备了梳理业务逻辑,将业务逻辑策划成产品的能力,如果说让你设计一个CRM系统,或者设计一个APP,整体的产品研发流程都已经驾轻就熟。
但对付一个产品经理而言,这种“驾轻就熟”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公司体系内的业务逻辑和产品体系的熟习。

一旦分开公司的环境,很多人每每对行业没有足够的认知,这种认知的匮乏短韶光内可能不影响我们理解需求和设计产品,但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我们对全体产品宏不雅观方向上的把控和决策。

你从事的行业是属于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是互联网转型么?现在处于行业的发展初期、增长期、成熟期还是衰落期?你的产品或供应的做事未来有没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出息?未来能达到规模有多少?实在有很多问题都可以探寻。

你想想90年代去深圳开拓房地产的,如今都身价不菲了;2005年开始炒房地产的,如今固定资产可能超过千万了;2010年玩微博的人都成了大V;2012年开始做"大众号的人,如今都融资成功,2014年做微商的人都成了网红。

你是不是也后悔没做一个陌陌,或者没做一个拼多多出来呢?为什么别人可以看到行业的趋势,提早下手呢?

实在我们该当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培养自己拥有行业/商业剖析的能力,理解这个行业的买卖模式是什么,高下游是什么,赚的是什么钱,市场有多大,玩家都有谁,大佬是那些,竞争格局是若何,自己的产品或做事处于什么地位。

可能你的结论不能影响公司发展,也可能没有人想听你的结论,但是这都不能阻挡你去思考,你去磨炼这种行业剖析能力,这种能力绝对不会等你想用的时候,咻的一下就来了。

其次,我一贯以为产品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商业上的成功,当然有人会说产品上的成功就包含了商业上的成功。
那我们换种说法,好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得到商业上的成功。
许多产品经理在事情过程中利用的都是产品思维&用户思维,大多数时候考虑的是业务逻辑产品化&产品逻辑可视化的过程。

但是随着职业生涯的向上发展,到产品总监乃至CEO这个级别的时候,很多决策已经不基于产品本身但同时对产品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决策过程中商业思维显得尤其主要。

苹果Lisa电脑以乔布斯女儿的名字命名,是环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
然而,在Lisa电脑于1983年面 市时,苹果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对电脑消费的承受能力,当时售价为令人难以置信的1万美元。
高昂的售价令不少用户远而避之,导致其销量不佳。

也正由于如此,导致不少企业用户当时更乐意采购低价相对低廉的IBM PC机。
乔布斯在后来的采访中无奈的说:Lisa电脑领先当时业界10年的水平,但是事实上我们输了。

一款好的产品在有用,好用,有代价的条件下,该当在得当的韶光以得当的价格涌现的用户的视野里,它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产品。
有用,好用,有代价强调的是产品思维,得当的韶光&得当的价格就强调的是商业思维。

历史总是弯曲往来来往的,很多故事被一遍各处以不同的面貌重演,TNT会是这个时期的Lisa吗?

高昂的售价、纯挚的显示器扩展以及小众的软件功能创新,让锤子TNT事情站从发布之后便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笑话,纸尿裤都备好了,你给我看这个?花费9999元买来一个安卓操作系统的显示器,你以为它可以知足你修图、渲染视频等高压力事情吗?

锤子在产品高下的功夫业界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作为一个商业产品,这样的韶光用这样的价格去买一个被“重新定义”的个人电脑。
不知道Lisa的历史会不会在TNT上再一次重演。

思维本身就带有某种“遮蔽”的属性,我们事情中利用的更多是产品思维,产品思维让我们处理事情游刃有余,但是在舒适的温水中也随意马虎让我们忽略了产品之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须要跳出产品本身,把我们当下的创造的产品放在一个大的历史和时期框架中去核阅,只有产品思维和商业思维共同的浸染,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这个时期的成功。

以是,我们又输出了下图,来作为磨炼我们基于产品来不断进阶的行业/商业上的认知。

有时候我戏称,以上是我们产品进阶操持的的”三步走计策“。

四、找到得当的新事情

2018年11月离职,开始探求得当的事情。
3个多星期,各种口试经历了20多次,拿到好几个offer。
一贯说“寒冬,缩招” 我倒是没有明显的觉得。
虽然是自己的年终总结,我还是不太乐意摧残浪费蹂躏韶光去去写自己离职,求职口试的经历。

我以为这些都没故意义,乃至比读者更对自己的这部分经历不感兴趣。
我更乐意通过些经历,提炼出一套选择新事情,求职口试的方法论。
自我的东西如果不能剥离出来上升到一个有代价的链条里面,那我甘心看会美剧也不愿意写一个字。

之前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智商高到一定程度,情商就显得不主要了,情商高到一定程度,智商也显得不主要了,但是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一样的,以是大家常日都认为,情商比智商更主要。

按照这个模板,我也来克隆一句话以契合这个部分想表达的主题:实力强到一定程度,口试的套路,技巧什么的都不主要了。
口试的技巧套路强到一定程度,实力也就不主要了。
介于大多数人实力水平差不多(至少在口试的时候能被提现的),以是人们普遍认为,口试的套路和技巧显得更主要。
这句话的精确否大家自己评判。

以是打算单独写一篇关于事情选择和求职口试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已经想好了,就叫《关乎选择新事情&简历口试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文章框架:

如何选择新事情的职业方向;如何写出加分的简历得到更多的口试机会;口试过程中的一些”套路 & 技巧”;找事情中过程中该当有的格局和心态。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后续的文章更新。

五、关于末了

我一贯以为建立在”框架”内生活&事情才可能得到更高的幸福指数,这也是每个人所有追求的终极目标。
末了我想用歌德和山本耀司的两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这两句话也是贯穿自己全体2018以及可预见的未来的底层“框架”。
2019,各位产品伙伴们,加油哦!

#专栏作家#

AllenDan, 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思维改变生活,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致力于研究高阶的产品学习方法论,从而改变职业发展的加速度变量。

本文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标签:

相关文章

工地监控看多远,工地帽子颜色等级。

工地监控能保存多长时间工地监控记录主要记录下工人在工作中有无违章操作的事情,和工人工作时安全用品的佩戴情况,万一出事故也好记录下事...

智能家居 2024-10-19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