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同心圆梦——2017感想熏染冀鲁豫边区革命精神全国网络媒体菏泽行”活动开展后,参不雅观了菏泽的多个义士陵园、革命纪念馆;探访了电商家当园、扶贫车间和新型社区等,看到了新路线给居民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家当腾飞照映先烈光彩
25日,采访团先后拜访了牡丹区的天华电商家当园、天荣家居小镇、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定陶区的定陶义士陵园和中远蔬菜互助社。26日,采访团拜访了曹县和单县,参不雅观了多个义士陵园,探访了电商家当园、扶贫车间和新型社区等,看到了新路线给居民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个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是经中共中心和国务院批准,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共同筹资,菏泽社会各界大力奉献,并得到国家和贵州省帮助而兴建的一座大型跨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此外鲁西南义士陵园兴建于1943年,安葬着在“九二八”反“扫荡”作战中、在鲁西南革命根据地斗争中、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培植中捐躯的革命先烈,共计10000余名义士。
在大集镇建立了淘宝家当园,以生产、加工淘宝演出衣饰为主,是个集网络发卖、产品展示、物流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电商发展又带动了高下游家当和周边家当的腾飞,形成了完全的家当链条。
扶贫车间各处着花
在菏泽鄄城县,采访团拜访了大埝镇连庄村落与箕山镇高屯村落的扶贫车间。在这两处地方,们理解到扶贫车间是鄄城县就业扶贫的一大亮点,帮助了大批的穷苦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探索出一条具有鄄城特色的扶贫新路线。
据理解,当年大埝镇针对当地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关于服装项目有良好群众根本的特点,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青岛大伟纺织公司,在连庄村落建立了2个服装车间。而在箕山镇高屯村落,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村落民谭志祥,在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独身只身去了外地服装厂打工,在打工过程中他熟习了裁剪、机缝、熨烫、成衣部件等服装加工全部工序的技能。
2016年初,谭志祥听说老家建起“扶贫车间”,返回家乡承租车间。靠着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上风,他的服装厂很快成型,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之后,他大力培训村落民员工的技能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现在厂里40多名工人,个中有10名残疾人,还有不少的穷苦户。村落里老少有困难的,他能帮就帮。”去年5月,谭志祥被市残联付与“全市残疾人电子商务致富好手”称号。村落民们说:“这是他应得的。”( 董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