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小红书COO柯南跟政治学者刘擎对谈了一次,核心是讲小红书的社区,柯南跟刘擎从古希腊的善聊起,谈论什么是美好生活,小红书上如何展示美好生活,终极的结论是,小红书是一个分享美好生活的平台。
当时我写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强调美好生活?》,阐述到底什么是美好生活。
今年,小红书COO柯南又跟经济学者薛兆丰对谈,核心讲小红书电商,结论是小红书电商是生活办法电商。

去年9月份的时候,小红书开了一个会,对外强调自己是买手电商,所谓买手电商,强调的是中腰部博主的代价,通过自己的审美、品味筛选出符合自身标签和粉丝调性的商品,再通过条记或直播的形式把货卖出去。
不到一年的韶光,小红书的定位又变成生活办法电商。
小红书的电商之路一贯在探索中发展,但的确没有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从最初的跨境电商,到后来的买手电商,再到现在的生活办法电商,它一贯在多种电商模式中摇摆。
一贯没有找到适宜自己平台的模式,这是小红书电商至今规模不大的缘故原由,这次生活办法电商的提出会办理问题吗?
01 生活办法电商到底是什么?
“生活办法”一词并不新鲜,近年来被浩瀚品牌频繁利用,它代表着一种超越基本功能需求的消费理念,强调商品能够知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生活品质,带来愉悦体验。
小红书提出生活办法电商这个观点,显然内涵比买手电商更为宽广,看了柯南和薛兆丰的对话,我认为这个观点的核心点是如下几个:
1. 个性化内容电商,创造需求
柯南说小红书是双列瀑布流,给人线下逛街的觉得。
理解一下这个说法,抖音是单列信息流,小红书是双列。
抖音用户的个人自主性较弱,你所看的想买的,都是算法推给你的,相较而言,在小红书,双列信息流,意味着你有一定选择权,可以点击双列中的任何一个信息。
但这只是表象,单列、双列内容的背后都是算法,你看到的究竟都是算法推给你的。
差别在于抖音是在一个给定的框架中给你A,然后再给A+1……小红书是在一个给定的框架中给你ABCD,你选择之后再给你ABCD+1……
以是二者实质差异不大。
那么对付电商来说,小红诗人活办法电商也就与抖音的“兴趣电商”差别不大,它们都是基于用户兴趣标签属性,推给用户最有可能喜好的商品。
实质上,它们都是个性化内容电商。
柯南说,现在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在于如何去选择、如何去挑选,很多时候你的需求不是确定性的。这便是这种电商可以引发需求。
个性化内容电商或兴趣电商比较于货架电商,的确能引发一定需求,后者是消费者根据需求看准商品直接买,前者是在刷和逛的过程中,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引发购物需求,然后下单。这一点我在《一文看懂兴趣电商VS货架电商》中讲过。
以是逛街也好,引发需求也好,都是个性化内容电商,实质上跟兴趣电商的观点是一样的。
2. 聚焦利基市场,知足长尾需求
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并认为互联网平台是最适宜实践长尾理论的地方。
薛兆丰在谈到这个观点时用到一个词“局部知识”,他说“知识从来不可能被集中的,不可能放到一个中央,放到一个什么做事器被统一调控、统一操持的,它一定是分散在无数的人群当中。”
小红书此前一贯被认为是适宜卖小众或利基商品的平台,由于社区的上风是把同样兴趣属性的人聚在一起,推给他们干系信息。
柯南举例说,小红书的一个商家,通过深入理解微胖女孩的需求,帮助她们更便捷地购买得当的衣服。这种基于细分用户需求的经营模式,正是长尾理论的表示。
局部知识延伸到电商上,便是针对利基市场,知足每一个人哪怕是最小众人群的需求。
小红书给了一个数据,2024年6月,表达用户个性化、详细需求的长尾搜索词,在小红书所有搜索词里的占比已经超过60%。如搜索“大体重胖脚丫的儿童跑鞋”、“配速6分旁边的缓震跑鞋推举”等等。
以是,生活办法电商,一定程度强化了小红书利基市场的差异化。
3. 商品+场景,感情代价
在对谈中,柯南强调了小红书独特场景的代价。她提到,商品不仅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场景的一部分。例如,一把椅子在特定的阅读场景中,不仅仅是一个坐具,更是阅读体验的一部分。用户购买的不仅是椅子,更是那种躺在椅子上阅读的体验感。
这种场景营销,也为用户供应了功能代价之外的感情代价。
场景营销实在已经不是什么新词了,小红书的特殊之处是通过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搬到线上,让用户在浏览内容时,能够感想熏染到商品在特定场景中的运用。
这种场景化的展示办法,引发了用户的兴趣,还匆匆使他们为了创造同样的场景而购买商品。比如,我常常刷到别人将客厅改造成书房的案例,就也想这样做。
理论上,有内容的电商平台都能创造场景。虽然其他内容电商平台如淘宝、抖音也能供应类似的商品+场景展示,但我认为小红书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这也是它最大的差异化上风。
02 为什么从买手电商到生活办法电商?
从提出买手电商到定位生活办法电商,为什么不到一年韶光,小红书就变了?
1. 竞争环境变革
中国的电商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革中,今年显著的变革紧张有两点:
第一,价格竞争的加剧。
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和抖音电商,都在强调“价格力”,低价竞争已经拼杀成一片血海。对付刚刚实现盈利的小红书来说,卷入价格战不仅不具上风,还可能危害其独特性和盈利水平。
第二,达人直播热潮的退却。
过去三四年里,直播电商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达人直播曾是各大平台的流量引擎。然而,今年直播市场显现出降温趋势,淘宝头部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频次大幅降落,抖音头部主播董宇辉和东方甄选也频频涌现负面新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赖于头部主播和买手推举的模式变得不再稳固。对小红书来说,连续大力扶持头部买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面对这些变革,与其卷入价格战和依赖头部主播,不如发挥自身的独特上风——知足个性化需求和场景化购物体验。
在这种情形下,提出生活办法电商,算是一种主动避让的策略。
2. 顺应消费分级趋势
在中国这个弘大的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分级趋势。有的人在追求消费升级,享受高品质生活;有的人则在进行消费降级,追求高性价比和实惠。
只管在本日,消费降级是紧张趋势,但不可否认,依然有不少人乐意为优质、高端产品买单。
小红书的生活办法电商,瞄准的是那些追求消费升级的用户。只管小红书并没有公开过详细的用户消费数据,但业界普遍认为,小红书的客单价在各大电商平台中处于较高水位。
例如,章小蕙在小红书上的直播中,发卖的都是价格较高的产品,但依然能够在单场直播中创造过亿的发卖额,成功走出了靠低价品冲发卖的模式。
在当今社会,消费的多元化趋势同样显著。听说美国有97种性别,这或许不是事实,但一定程度上反响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审美和代价不雅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例如,有些消费者偏好小众商品,享受独特的个性化体验;有些消费者追求可持续性商品,关注环保和社会任务;还有一些消费者希望购买那些与自己代价不雅观相契合的商品。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能的发展,使得这些多元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知足,算法推举可以精准地将消费者感兴趣的商品推送给他们,极大地提高了购买的便捷性和体验。
小红书的社区属性加上算法的固有上风,更适宜多元化、个性化商品的被创造和发卖。
3. 社区和电商的互搏
小红书一贯以掩护其社区氛围和用户体验为主要原则,不肯望过度商业化和电商化影响到这一氛围。因而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一贯面临着内容和商业如何更好共存的问题。
小红书月活已过3亿,收入却只有37亿美元的水平,比拟字节跳动,媒体宣布2023年收入已达到1100亿美元。这是小红书谨慎进行商业化的结果。
小红书的社区和电商是一种旁边互搏,它既不肯望电商化的痕迹过重,从而毁坏了社区的纯粹性,又期望电商能够带来可不雅观的收益。这种抵牾的心态导致了小红书在电商发展上的犹豫和守旧,难以像其他平台那样激进地推进。
生活办法电商的提出,至少明面上办理了这个问题,这个观点见告内部团队:只管我们要做电商,但仍旧会聚焦在利基市场,不会与大平台进行价格战和市场份额的竞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社区氛围的影响。
如果将内部的见地分为两派:一派致力于掩护社区氛围,另一派主见激进发展电商,那么生活办法电商这一方案则成为两者之间的一个折中。
通过生活办法电商,小红书可以在保持社区特色和用户体验的条件下,逐步推进电商业务的拓展。
当然,这样的折上钩划也预示着小红书的计策:避开竞争,不求规模,只求差异化。在电商竞争如此激烈,且未来市场不明朗的情形下,不如先稳住场合排场,根据市场形势伺机而动。
先霸占荆州、益州,稳住场合排场,再图进取,而不是一下子就要争夺中原,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
专栏作家
寻空,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寻空的营销启迪录,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商业不雅观察者,社会化营销探索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不雅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供应信息存储空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