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有2.64亿人,占全部人口的18.7%,个中,65岁以上人口1.91亿,占比13.5%。而更加须要把稳的是,在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是12.6%,到2020年就涨了0.9%,按照这个速率,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边缘。
而这还知识是全国的均匀数据,详细到省市县,老龄化的进程可能频年夜部分人想象的还快。比如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辽宁省、重庆市、四川省的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已高达17.42、 17.08%、 16.93%,正在向超老龄化社会迈进。
在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同时,我们还快速迈入了互联网社会。在此之前,互联网社会可以说是年轻人的天下,代表着年轻一代的新生活办法,与传统的线下生活互换冲突不大,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冲破了这一平衡。为了防控须要,行程码、康健码、无打仗式做事开始了全场景推广运用的旅程,因此学会打开各种小程序,开始成为大多数人出门的必修技能。而这,也让老年人与互联网新时期的抵牾重新浮出水面。

互联网时期,我们须要更好地帮助老人们融入社会|Pixabay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个中60岁以上网民占10.3%,超过1亿人。而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60周岁以上人口有2.64亿人,这也便是说超过一半的老人,仍旧勾留在互联网之外。他们下雨天打不到车时,可能不会叫网约车;他们在进出火车站时,可能不会出示康健码。
客不雅观来说,当前加强互联网运用适老化设计具有三点必要性:
人口便是消费力。经济社会普遍认为,当代老年人属于边富边老的一代,有韶光、有收入能力、有消费需求,老年人是数字经济拓展到当前阶段不能忽略的一个紧张群体。
技能发展的根本是为人做事。与技能发展速率相对的,老年人客不雅观存在的影象能力、学习能力日益降落,有些还有“学习恐怖”“科技恐怖”心态,忽略老年群体的技能发展一定带来由于不平等引发的抵牾。因此,如果老年人无法跟上技能的进步,就该当让技能去主动适应和做事老年人。
老人也同样须要融入到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Pixabay
深化互联网运用是降落扶老本钱、提高做事效能的有效手段。比如聪慧医疗可以降落老年人获取医疗做事的门槛和老年人在出行诊疗的伴生风险,智能终端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康健状况,还可以定期出具康健报告和康健建议。
而从主不雅观上,中国文化始终有着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传统,更何况,“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对社会的代价也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中国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虽然现在年轻,但是究竟会老去。一个和谐的社会也不应丢下任何人。那么,如何让老年人更多更好感想熏染到技能时期的便利,融入互联网时期,智能时期,乃至是即将到来的数字经济时期呢?
政府规范勾引必不可少。2021年4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互联网运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履行事情的关照》,哀求干系互联网网站、APP在2021年9月30日前,参照《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运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据《公民日报》宣布,估量到今年底,首批参与改造的158家网站和手机APP将全部按照哀求完成改造及评测,带动互联网运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提升。当然,在不断帮助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社会同时,政府部门也须要逼迫保障为不具备条件的老年人保留线下做事的通道,不要把老年人“一刀切”的拒之门外。
市场经济是推进互联网适老化的最有效动力。老年人是连续做大数字经济蛋糕重点群体。互联网的头部公司在很早之前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采纳了方法。2018年微信小程序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一个叫“糖豆广场舞”的小程序,与当年的“跳一跳”等网红小程序分庭抗礼,乃至超越了摩拜单车、美团外卖,而这个广场舞小程序的紧张受众群体也显而易见。2020年的农历玄月初九,阿里研究院发布了题为《后疫情时期的老年人数字生活》的微报告,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共同关注适老化数字做事,直面人口老龄化问题,充分开释数字红利。可以想象不远将来,聪慧生活、聪慧扶老、聪慧医疗等等适老化互联网经济将会全面着花。
家庭支持是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社会的主要保障。他们陪我们终年夜,我们应该陪他们变老。帮助父母适应社会本是子女的分内事儿,但实际中,子女每每缺少耐心,许多的父母也由于“面子”而抗拒子女的帮助。但是我们要明白,不教会长辈利用正规网购平台,他们就可能会在小***或推送广告中上当受骗;不会用网约车软件,就可能在焦急时坐上黑车。因此,我们须要也必须以家庭为单位,为老人供应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学去实践。
我们须要推出更多的老年人可以适应的电子产品|Pixabay
末了,老年人须要自己提升融入互联网社会的主动性。我们须要通过政府宣扬、电视广播、社区街道活动等传统办法多鼓励老人适应新时期,给予他们关注与勉励。用得当温和的办法让这些新技能、新操作走进老年人的天下,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积极主动的和当代社会接轨、和互联网接轨。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小明今年20岁,黄总今年40岁,老李今年80岁,希望他们在互联网社会里,都能“住”的方便、舒适又快乐。
参考文献
[1]穆光宗, 张团.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计策应对[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5):29-36.
[2]王熙, 安力彬, 陈丽娜,等. 社会适老化发展对老年人康健生活的促进[J]. 中国实用照顾护士杂志, 2021, 37(30):3.
[3]中华公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移动互联网运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
[4]工信部《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
[5]潘树琼.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和《天下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发布 蓝皮书聚焦最新成果和创新做法[J]. 网络传播, 2021(10):4.
作者:岳晓虹
编辑:韩越扬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