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科技 » 产品诊断:到底“有没有预约成功”?

产品诊断:到底“有没有预约成功”?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通讯 2025-03-1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利用不同的产品时,一些不好的设计会给用户体验带来糟糕的感想熏染。
我便是来改进这些不好的体验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用户操作场景1、用户操作页面

产品诊断:到底“有没有预约成功”? 产品诊断:到底“有没有预约成功”? 智能科技

2、用户操作韶光段

产品诊断:到底“有没有预约成功”? 产品诊断:到底“有没有预约成功”? 智能科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用户操作流程

case1:预约满人前,用户未预约时,课程卡片按钮显示为【预约】,是可预约状态,表示用户可以预约该课程。

case2:预约满人前,用户已预约时,课程卡片按钮显示为【已约】,是已预约状态,表示用户已经成功预约该课程。

case3:预约满人后,如用户未预约,课程卡片显示为【已约满】,是约满状态,表示该课程不可被预约。

case4:预约满人后,如用户已预约,课程卡片显示为【已约满】,是约满状态,表示该课程不可被预约。

二、产品诊断剖析1、预约按钮状态

以上四种场景中,case1、case2、case3 状态单一,清晰可见。

case4中同时存在“已约”、“已约满”两种状态,产品呈现给用户的状态是“已约满”。
此时,用户得到的信息是该课程已被约满,但无法得到自己已经预约成功了的信息。

我当时的心声:印象中彷佛是预约过该课程,按钮显示“已约满”,课程被约满人了,难道没有预约成功?

切换到页面底部【已约】tab,看到已预约的课程,我才确定已经预约成功了。

2、用户关注点

学员关注:站在学员角度,更关注自己是否已预约成功。

商家关注:站在商家角度,商家更想要将已约满的信息通报给学员,通报瑜伽馆的课程火爆、氛围积极生动的信息。

3、 用户感情

当“已约”、“已约满”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时,在商家和学员之间二选一做取舍。

1)办法一:如优先展示“已约满”,学员会不满

2)办法二:如优先展示“已约”,商家会不满

诊断问题:

不论是在商家和学员之间二选一舍弃哪一方,总会让另一方感到不满。

4、 设计思考

设计师在“已约”、“已约满”两种状态做取舍,优先展示“已约满”。
预测设计师是优先从商家角度考虑,优先保障商家的利益。

预约的人越多,课程越火热,表示的是瑜伽馆学员的积极、生动,以及瑜伽馆的高人气氛围。
但忽略了学员在该场景下的不满感情。

三、产品改进建议

优化方案:在“已约”、“已约满”状态同时存在时,要保障商家和学员两方的用户体验满意度,可以在课程卡片上同时兼容两种状态的显示。

首先,在预约课程场景下,紧张用户是学员,学员预约成功该课程后,需确保学员能清晰知道自己已经成功预约该课程,无需再次预约。
需重点突出“已约”状态显示。

其次,商家更多是关注如何做好瑜伽馆会员运营,通过瑜伽课程的火爆、瑜伽馆的生动氛围,提高学员上课的积极性。
为了保障商家的利益,须要将“满人”的信息也表示在课程的预约状态上。

四、运用设计事理

优化方案仅仅改动了按钮的几个字眼,让课程预约状态变得简洁明晰。
这里同时运用了“简洁性事理”、“奥卡姆剃刀事理”。

1、简洁性事理

该方案运用了尼尔森可用性原则中的“简洁性原则”,该原则指的是:页面不应该包含冗余的信息,确保你增加的元素不会影响主要信息的可见性。

2、奥卡姆剃刀事理

这里同时运用了“奥卡姆剃刀事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奥卡姆剃刀事理”强调化繁为简,每做一个需求产品设计时,先问 3 个“能不能”,即:

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更渐变的方法来取代它?

“简洁性事理”、“奥卡姆剃刀事理”是产品设计中主要且常会用到的事理,我们在产品设计中应考虑设计是否符合设计事理。

本文由 @Nana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不雅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供应信息存储空间做事。

标签:

相关文章

实战:京东推广渠道大年夜汇总

做哪一行除了爱哪一行之外,业余我们还要研究这个行业,只有研究的透了,我们才能玩的转,利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当然这也做成功的几率也会...

智能科技 2025-03-15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