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吴晓波
我们在做家当不雅观察和研究的时候,一样平常有一个认识,便是当一个企业专注于技能创新,节制了行业的核心技能时,它就节制了这个行业的未来。
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在技能和家当之间存在着一条危险的超过带,便是怎么把技能创新能力迭代和巩固为产品上风,继而转化成家当竞争上风。

对企业来说,如果步子跨得不好,很随意马虎掉进技能陷阱。
本日,我们就来说说日本企业所遭遇的陷阱。
大家知道,日本在技能创新上是一个偏执狂。在过去20多年里,日本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手机等主要行业都做到了技能领先。但很可惜的是,它们并没有把自己在技能上的上风成功地转化为家当和市场上的上风。
比如在汽车行业,二战往后,日本汽车制造业迅速崛起,涌现了很多极具创新性和技能实力的公司,例如丰田凭借风雅化管理颠覆了传统的福特模式,日本的汽车产量一度超过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日本也是行业的领跑者。早在1997年,丰田就量产了天下上第一款稠浊动力轿车,在氢动力等关键技能上,到本日,日本在环球仍处在非常领先的地位。
但你会创造,日系车在本日环球的新能源车市场上险些没什么存在感。
2021年环球电动汽车发卖排行榜的前20名中,居然只有丰田一家日本企业,它排在了第16位。去年整年,丰田在环球卖出了11万辆电动汽车,这个成绩比中国的小鹏、蔚来、空想等新能源车品牌高不了太多,只占到环球65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的约1.7%。(2021年环球氢能源车销量仅约1.7万辆旁边,和电动汽车销量比较险些可以忽略不计)
2021年环球电动汽车发卖排行榜
再比如半导体和手机行业,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如日中天,环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中,日本曾占到6席,但199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家当却被甩在了天下潮流之后;日本还是天下上第一个为手机供应上网和移动支付做事的国家,但在本日的环球手机市场,日本根本无足轻重……
日本企业为什么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技能上领先,在家当和市场上却掉队?
在我看来,缘故原由紧张有三个:
第一,日本企业对付前辈技能和产品品质的追求达到了偏执的程度。这种极致追求使得日本企业在进入某个行业后,能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就快速建立起技能壁垒,得到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巨大上风。
但是这种极致追求也会在无形中拖累企业的发展。对技能的痴迷使得企业投入了大量非必要的研发支出,这会加重企业包袱,也会使产品的性价比降落、竞争力低落。
第二个缘故原由,日本企业缺少快速迭代的能力。
日本人崇尚工匠精神,但在本日这个互联网时期,统统都在迅速变革,一个产品、一项技能可能刚出来几年就会被淘汰,企业也很难再依赖某一项核心技能而在行业中耸立不倒。这时,比较于对产品进行细致打磨,精益求精,那种快速迭代的能力对企业来说可能更加主要。
刀匠展上的日本工匠
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衰落或容许以很好地印证以上两点。
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在环球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以上。个中有一种主要的半导体产品是存储芯片,它最初紧张被用在大型打算机中。它的质量标准严苛,哀求利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
当时,险些没有国家能生产出这样高标准的芯片,但是严谨、偏执的日本人不懈研讨,硬是生产出了符合哀求的芯片,并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
但从1990年代起,芯片的紧张运用领域从大型打算机转向了个人电脑和手机。一台个人电脑或手机的利用韶光一样平常在三五年旁边,这意味着市场的紧张需求不再是拥有超长利用寿命的昂贵芯片,而是大量质量过得去、价格相对较低的芯片。
然而日本企业仍旧笃定地相信高品质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它们对行业的变革无动于衷,连续投入更高的本钱,用繁芜的工序生产耐用的芯片。结果,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半导体企业凭借更低的生产本钱和更高的效率,生产出了大量性价比更高的芯片,实现了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弯道超车。
日本半导体行业自此逐渐衰落,它过去的兴盛靠的是过人的技能和品质,之后的衰落则是由于对技能和品质的过分痴迷。
日本半导体家当环球市场份额
接着谈第三个缘故原由,便是日本企业喜好赌赛道、吃独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这天本人的性情所决定的。
我们说回新能源汽车行业。日本汽车行业押宝氢能源汽车,领头的丰田长期节制着环球最多的氢燃料技能专利,对外始终严守秘密。
我记得2017年我去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展览会,一个场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全体工业展览会有两个新能源汽车展馆,有一个大展馆里展示着日本、德国、中国、韩国等的电动汽车,其余还有一个独立的小展馆专门用来展示日本的氢能源汽车。
两个展馆走下来,你会明显地觉得到彷佛全天下的汽车厂家都在做电动汽车,而只有日本孤独地跑在氢能源这个赛道上。这就彷佛是一场赌钱,如果日本车企赌对了,那么未来就属于它;如果赌输了,那么日本车企只能自食苦果。
从2017年到本日,只管结局未至,但看上去日本企业彷佛跑偏了。直到2019年,眼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快要改天换地,丰田才匆忙地宣告开放专利技能,这时间隔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的专利已经由去了整整5年。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齐刷刷地选择发展纯电汽车,而把日本晾在了一边。
丰田氢能源车观点图
日本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遭遇的窘境,在液晶面板、手机等行业也曾惊人相似地发生过。
日本企业在这些行业过分超前的地位和它们的封闭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其他国家的企业去开辟新的道路,而一旦这条新的道路被开辟出来,日本就被主流市场抛弃了。
以是近年来,你会创造在环球的高端电子消费品市场,日本企业的空间正逐渐被其他国家蚕食。日本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原来的直接面向环球消费者,逐渐退缩到面向一些国外的成品制造企业,也便是专门给这些企业供应零部件,成为了中间产品的供应商。
再回过分想想中国。中国这几年正在大力推动专精特新行业的发展,国家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主攻那些卡脖子的核心技能行业。
江苏南通的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景象,但日本在家当竞争中的尴尬处境给我们一个提醒,便是要始终保持快速迭代的能力和开放的心态,避免掉进日本这种在技能创新上领先,在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中掉队的陷阱。
参考文章:
1. 《日同族昔时夜溃败:拥有无数天下第一,却被全天下抛弃》,华商韬略
音频策划 | 毕冉
音频运营 |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