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有没有同步传输的监控
飞机飞行是按照预定航线进行航行的,飞机上除了配备两个黑匣子记录飞行参数等以及驾驶舱语音外,还配备有雷达和无线电应答系统,飞机飞行是分段进行的,从准备起飞开始都受地面空管指挥,每到(或离开)一个空域都会和地面(包括省)空管进行沟通汇报,报告自己的航班信息,必须按照地面空管要求进行,不然就会按照不明飞行物处理。至于楼主说的同步传输的监控,目前是没有的,而且不好实现,特别是国际航班,该用哪国的卫星资源呢?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航班动态是空管通过与航班进行应答沟通在二次雷达图中标注出来的,如果航班进行了无线电静默,地面空管是无法准确识别出是哪趟航班或什么飞机的,飞机再转入超低空飞行后,一般会从雷达上消失的。
只会监控航线,每个飞机上都有黑匣子记录飞机的状况!至于视频监控这个就不好说了,即使有也不会实时传输的!技术上可以做到通过卫星传输肯定可以,你想飞船那么快的速度都能传输,何况飞机?只是卫星传输用于民航上除非紧急事件,多用无军用毕竟卫星也是资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满足军用,民用就得看情况了!

军用雷达和民用航空雷达有什么区别吗
虽然从雷达工作原理上来看,军用雷达和民用雷达的工作机理都是类似的,也就是依靠向空中目标发射电磁波,并吸收其发射波,从而经过测算得到空中目标的信息。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范范而论,军用雷达无论是种类、还是在探测距离、精度和探测效率等方面,都要优于民航雷达。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按管制范围一般包括: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和航路管制等三个等级。而民航雷达根据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应用需求,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空管一次雷达。
一次雷达主要采用抛物线天线射向周边空域,用来探测周围空域内各种民航飞机的坐标,比如飞行速度、高度、航向等,这一点有点类似于常见的军用防空雷达。机场管制使用的一次雷达一般探测距离在100海里左右,即185km以内;航路管制使用的一次雷达探测距离多数在250海里以上,这样可以大范围的探测周边空域的民航飞机运行情况。
第二、空管二次雷达。
相比于一次雷达,二次雷达有点类似于空军战斗机上使用的“敌我识别器”了,一般就装载一次雷达的上方。
当一次雷达发现目标时,二次雷达立即向目标发射识别代码,民航飞机上的接收机收到信息之后,就会向其发射该客机航班信息参数,比如航班号、机型、所属公司等等。二次雷达收到这一信息之后,就会实时的显示在空管控制中心的屏幕上,这样地面上的空中管制员(ATC)就能够非常清楚的知道周围的航班飞行情况,从而加以进行调度指挥。
第三、气象雷达。
民航飞机上为了航行安全,还会配置气象雷达,一般安装在客机机头内。
这种雷达主要是在航行过程中扫描前方和下方的云层分布情况,有利于飞行员在操作飞机飞行时能够有效规避不利的气象条件,从而确保飞行安全。
这种气象雷达虽然装载机头,但是和战斗机机头内部配置的火控雷达那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探测距离和精度,对于目标的处理和分析能力都要差很多了。
和民航雷达相比,军用领域的雷达就显得更为大型化,高度集成化,高度信息化处理能力, 比如X波段的陆基远程警戒雷达探测距离都达到5000km,专门用来探测敌方发射弹道导弹的;还有一些被动式雷达,专门用来捕捉隐形目标。如此等等,就不再多说了。
毕竟民航的应用还是相对简单一些,民航雷达也没有必要采用军用雷达标准,够用就行了。
这个问题呢就回答到这里吧。
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
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他人请勿抄袭,发现必举报。
一提到雷达大家就happy。
但是要知道的一点是,所谓的军用雷达和民用雷达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分别,而有分别的是雷达的类型。
雷达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装备而是指一大类的装备。就像是“锅”一样,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锅”,西方的平底锅、我们的大炒锅、涮羊肉的火锅、炖汤的砂锅、蒸米饭的电饭锅……
这些都叫锅,概括起来就是——加热食品的容器。
而雷达也是一样的,搜索雷达、气象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炮瞄雷达、测距雷达、着落雷达……
这些也都是雷达,RADAR这个词汇是指——无线电侦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所谓的军用雷达例如火控雷达和炮瞄雷达依旧是>利用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无线电侦测和测距技术完成特定功能的一个雷达分类——这些雷达的用途民用是用不到的。而类似于着落雷达和机载测高雷达,基本上军事上有用途而在民用上也用得着,这两种雷达就完全是一样的。
有的时候我们坐飞机到机场上空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东西:
这是基础上用的降落辅助雷达。甭管你是军用机还是民用机都用得上,都可以依靠这个雷达来获得方位、坡度和速度的信息。军用和民用的完全没区别。
而在有的军舰上大家也经常能看到这玩意——火控雷达。如果弄个这个民用,请问到哪里去找导弹去啊?打开没事照飞机吓唬人吗?
雷达的种类和功能用途太多了,一篇文章写不完,这里就说几种
雷达是什么?雷达是将电磁能量以定向方式发射至空间之中,借由接收空间内存在物体所反射之电波,可以计算出该物体之方向,高度及速度,并且可以探测物体的形状。
雷达探测原理
二战期间列强的研究使得雷达技术得以快速的发展,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无线电侦测和定距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预警雷达
预警雷达是一种用于远距发现空中目标或水上目标的雷达系统,它能使得防空系统或反舰系统及早作出反应,它和指引火炮导弹的火控雷达是现在最常见的两种雷达类型。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欧洲台风战斗机机头的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是指一类借由改变天线表面阵列所发出波束的合成方式,来改变波束扫描方向的雷达。这种设计有别于机械扫描的雷达天线,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机械马达驱动雷达天线便可达到涵盖较大侦测范围的>目标/p>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或称气象监视雷达,是用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类型(雨、雪、冰雹等)、分布、移动和演变,并可对其未来分布和强度作出预测的一种雷达设备。
现代气象雷达大部分属于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监测降水的分布及强度。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风暴的结构以及其能否在未来造成恶劣天气。
倒车雷达
倒车雷达,又称停车辅助系统,或称倒车电脑警示系统。通常使用超音波感测器,在倒车时当障碍物与车辆的距离低于警戒距离时,使用显示器或蜂鸣器发出警讯通知,提醒驾驶人注意。
军用雷达和民用航空雷达有什么区别吗?
民用的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精度,比军用雷达差
军用的雷达的分析强
军用的雷达贵,而且处理能力高度信息化
军用的预警雷达系统,可发跟踪3000英里外,600英里高的导弹,预警时间为20分钟。民用的根本没戏
这个答案写的太纠结了,哈哈哈 如果喜欢我的答案 ,请记得点赞 ,谢谢您了
有哪些民用飞机被改装成军用飞机的例子
民改军或者说军民结合的例子非常多,主要表现在用客机改装大型支援飞机,还有少量改直升机的例子。下图为美国波音707 367-80客机,美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C-135运输机,紧接着又拓展到预警机、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等等,而且这些机型一直服役到现在,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平台。
美国是“民改军”最广泛的国家,现役的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反潜机、大型通讯指挥机、总统专机基本都是用客机发展而来。相比于用运输机改,这些飞机用客机改一方面是不占用军用运输机资源和生产线,另一方面是客机的经济性要好很多。所以有能力自产大型客机的国家基本都在用客机改这些大型支援飞机,中国一直努力发展属于自己的“大飞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下图为C919客机,虽然他不能直接用于军用改装,但是为后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上面提到的第一点好理解,用客机改的确省下了运用运输机的资源和产能。我们着重说下第二点:经济性。虽然客机只是民用飞机,但是他在设计的时候非常注重经济性,甚至说非常苛刻,毕竟客机的用户是追求利润的航空公司。客机自身飞行速度比运输机快,与同等级军用运输机相比在油耗、留空时间、航程、可维护性、单位飞行小时成本等方面都是客机占优势。其实说白了,客机的设计就是要有能力更快的把乘客送到更远的目的地,还要尽量降低飞行成本和维护成本,这样航空公司才能将自己的利益保持最大化。而上述这几种大型支援类军用飞机恰恰要求长时间巡航、大航程、较快的飞行速度,这样才能尽快的赶到战区,并且在战区上空保证长时间巡航以进行支援。再就是客机的舒适性好,各种设施比较全面和豪华,适合长时间飞行,能够减轻机组人员和机上操作官兵的压力。所以其实客机比运输机更适合作为大型军用飞机的平台。
下图为美国KC-135空中加油机,是以波音707为基础发展而来
E-3“望楼”预警机,也是4发波音707大型远程客机为平台
RC-135侦察机,波音707平台
E-8战场监视机,波音707平台
E-6通讯中继机,波音707平台,主要作用是为核潜艇进行中继>通讯/p>
KC-10空中加油机,世界上最大的空中加油机,以DC-10三发大型远程客机为平台
KC-46空中加油机,以双发波音767中远程客机为平台
E-767预警机,以波音767为平台
VC-25“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以波音747四发大型远程客机为平台
E-4空中指挥机,波音747平台
P-8反潜机,以波音737双发中短程客机为平台
E-7预警机,波音737平台
P-3海上巡逻/反潜机,以洛克希德L-188四发涡桨中短程客机为平台
A330MRTT,以空客A330双发大型远程客机为平台
以色列EL/M-2075“费尔康”预警机,波音707平台
以色列G550预警机,以美国湾流公务机为平台
瑞典S100B预警机,以瑞典萨博2000双发支线客机为平台
印度EMB-145预警机,以巴西EMB-145支线飞机为平台
民用飞机被改为军用飞机的例子虽然不算多,但还是有的。其中,大部分被改装的是客机。这里将列举第一个例子:道格拉斯DC-3。作为一种性能优秀、经济性强和航程长的客机,道格拉斯DC-3很快被美国军方看中,未经过多改装便成为了大名鼎鼎C-47运输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所有的大规模空降行动都伴随着C-47的影子,著名的驼峰航线更是见证了C-47的坚韧与机师们的牺牲。
图为C-47运输机
德国的HE-111算得上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例子了,因为它是以民航客机的名义设计的双发高速轰炸机,因此在设计之初便预留了改装为军用飞机的余量。与之类似的还有道尼尔以邮政机之名研发生产的Do-17水平轰炸机。虽然这两种飞机后来都接受了多次改装,甚至后者最终被改装为多用途的夜间重型战斗机,但是在设计思路上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只有Do-17一开始还真的只是单纯的民用机。
图为HE-111轰炸机
接下来提到例子的跟DC-3非常类似,那就是德国产的JU-52运输机,人送外号“容克大婶”。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这只是一种单纯的客货两用机,但是随着纳粹党的上台,这种飞机被强加上了新的使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装。可以说在民用机改为军用机的例子中,这个算是最不情不愿的一个了。
图为Ju-52运输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改装成军用机的民用飞机不再是之前那些体型并不算庞大的运输机和客机了。喷气式引擎的出现,保证了更大尺寸更高载荷飞机的设计与生产的可能性。波音707与波音737,便是这种飞机中从民用型号改作军事用途的例子。其中,波音707衍生出了加油机、预警机、通信机和空中指挥机等多种型号,而波音737则有海上巡逻机、预警机的衍生改型。
欢迎大家关注订阅本号,提供更多的军武知识科普。
到此,大家对军用监控有那些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军用监控有那些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