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没有支付宝的时期,人们也会靠记账的办法来记录一年的花销来进行年终盘点。民国期间的大文豪鲁迅师长西席也给自己做了当年的账单,你来猜猜,他的最爱买的是什么呢?
是书。
在鲁迅师长西席的日记中,总是以一篇书账了却一整年,干净利落,别有风格。在每年的书账里,他买了多少书,花了多少钱,一笔一条记载下来,为这一年画上一个句号,既是一种很新颖的年度总结,也是极具文人色彩的年末雅事。

书,在鲁迅看来,切实其实比用饭更有代价。鲁迅曾说过说:“田地没有用,我不要!
”,“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
”
那么,鲁迅师长西席到底花了多少钱买书呢,我们把当时的货币折合成公民币,算了这么一笔账:
在民国期间,书本的价格相对付现在来说昂贵得多,一本书至少也要1~2圆。大概相称于现在的50~100元。以当时国民的收入水平,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了。
而如今,图书的价格已经平民化,根据调查,2015年我国成年人年均阅读纸质书4本,电子书3本,儿童均匀阅读8本。按本日一本书50元来打算,我们花在书上面的钱一年大概有500元旁边。
像鲁迅师长西席这样的才华,不得不说与巨大的阅读量有着很大关系。我们虽然没必要像鲁迅那样花巨款买书。但在如今图书丰富又触手可及的时期,多读一些书,大概也能创造更大的天下,和更多的生活乐趣。
开卷有益,一起多读书吧。
图文编辑:齐逸凡
微信编辑:周文超
部分转载自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文艺之声”、数据来自《鲁迅日记》、央视新闻、东亚经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