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为冲破科技成果转化藩篱,推动产学研互助由短期疏松型向长期系统型转变,培植了中科院技能创新工程院、中国科大前辈技能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奇迹单位企业化、技能开拓左券化、成果转化成本化运作模式。例如,中国科大前辈技能研究院虽是奇迹单位,但无级别、无预算、无体例,完备按企业模式运行,符合条件的研发成果迅速作价入股,目前已孵化科技企业200余家。
二是培植综合计策性平台。发挥合肥大科学装置多且集中的上风,聚焦信息、能源、康健、环境等四大领域,培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央计策性平台,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催生变革性技能和新兴家当。目前,科学中央各大平台培植进展迅速,离子医学中央启动履行,海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重离子超导医疗设备2017年年底出样;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开展科研及家当化事情,量子信息与量子科学创新研究院也已开工培植。
三是组建新型家当研究平台。聚焦军民领悟、精准医疗等领域,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等机构互助,组建了省军民领悟技能研究院、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合肥研究院等多个信息家当研究平台,打造面向创新性小微企业的平台载体。

四是打造开放共享平台。着力构建开放、低本钱双创公共做事平台,发挥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力量,陆续培植了中安创谷技能转移孵化平台等5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公共做事平台项目,为双创企业供应技能转移、创业孵化、考验检测等做事,全面引发企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合肥高新区紧抓培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央核心区的重大机遇,依托合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型龙头骨干企业聚拢的上风,全力打造涵盖协同创新平台、综合计策性平台、新型家当研究平台、开放共享平台的双创平台集群,在共性关键技能研发、新产品新企业孵化、研发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发展,打通从科学到技能,从技能转化为家当的通道,吸引各种双创要素集聚,形成良好的双创生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浸染。
二、打造“合创汇”双开办事品牌
“合创汇”由线上互联网+双开办事平台以及线下双创品牌活动组成,从中介做事、政策做事、住房做事、金融做事以及双创活动等方面引发双创主体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线上平台包括“合创券”“政策通”“房源汇”“金融超市”“双创活动”等五个线上平台,个中“合创券”自2016年启动以来,累计发放1亿元,惠中小微企业1729家次,165家科技做事机构入驻平台,发生科技中介做事5110项,带动科技中介做事市场需求过亿元,实现政策扶持前置、线上线下结合、企业做事精准化“三大打破”。
线下双创活动品牌自2016年以来举办活动15期,开设“成本项目路演”“创业演习营”、创新创业大赛、评比“合创之星”等各种活动近400场,吸引50余个路演项目、100余家投资机构、2000余位创业者参与,路演企业累计得到风险投资达2.8亿元。
合肥高新区充分发挥政府勾引浸染,整合各种双开办事资源,联通线上线下,聚焦各种双创主体在场所、资金、政策报告、中介做事、路演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打造“合创汇”双开办事品牌,集疏松、零散的双开办事于一体,亮出“组合拳”,打好“持久战”,在全区乃至全市创新创业者中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合创券”模式已在合肥市全域推广。
三、打造全省基金集聚先行区
一是集聚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加快培植金融和成本创新体系的履行见地》,成功引进国元集团设立规模20亿元的省级种子投资基金、华安证券设立规模40亿元的安徽安华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国元证券设立规模60亿元的安徽安元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省投资集团设立规模300亿的省“三重一创”家当发展基金和规模200亿元的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等。
二是政府勾引基金再扩容。借力政府勾引基金撬动社会成本,政府参控股基金增至23支,基金总规模达530亿元,个中2017年新设基金10支,认缴出资55.15亿元,资金撬动比例达8倍以上。设立全省首支政府出资的种子基金,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做事链条全覆盖。
三是勾引龙头企业加速布局家当基金。采取“PE+上市公司”模式设立家当基金,勾引股权投资机构绑定区内上市公司,提高资金召募效率和投资安全系数。科大讯飞发起设立10亿元科讯投资基金、华米科技联合省高新投发起设立全首支1亿元智能可穿着家当基金、国祯环保发起设立30亿元环保家当基金等,投资方向紧张为行业家当链企业,加速高下游孵化造就及整合。
合肥高新区将“打造基金集聚区”作为推进双创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计策支配,出政策、建载体、做生态,推进资金链与创新链、家当链匹配领悟。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共聚拢股权投资基金154支,资金规模达1695亿元,基金集聚呈现爆发增长态势。在业界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机制上风和品牌效应,为合肥高新区创建“天下一流高科技园区”供应了主要成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