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应晓燕
不久前,75岁的鑫伯开始忘事,大步走路变成小碎步,走着走着就摔跤,偶尔还会小便失落禁。
50岁的老许,之前待人激情亲切、干事高效,比来变得沉默寡言,反应越来越迟缓,乃至有时连家里人也不认识。手脚变得僵硬,有时还会颤动,逐渐下不了床。两人都被家人认为是患上老年痴呆症,送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结果却被确诊为“脑筋进水”。

经由头颅CT和磁共振检讨,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吴晔副主任医师指出,两位病患脑筋里“水太多”。吴晔阐明,正常成年人的颅腔内只有100-150毫升的脑脊液,逐日产生并接管的脑脊液可达300-500毫升。
而脑出血、脑外伤、传染或者老年性改变等成分导致脑脊液循环和接管障碍,这一动态平衡会被冲破,增多的脑脊液会压迫正常脑组织,使脑室增大,并涌现相应的症状。
神经外科年夜夫先对鑫伯和老许进行腰穿脑脊液放液试验,也便是通过腰椎穿刺开释一定量的脑脊液后,比较试验前与试验后患者的步态是否能得到改进。试验后,鑫伯和老许的反应和走路情形得到明显好转。于是,年夜夫决定对他们履行微创手术。
然而,当听说脑室-腹腔分流术要在脑袋里“放管子”,鑫伯直发怵。理解到鑫伯及其家人的顾虑,吴晔团队经由充分评估,选择为他履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将原来要放置于脑室的管子放置到腰椎管里,避免在头上开刀。这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微开办法,对患者来说创伤和风险更小,尤其适宜老年患者。
老许则选择了脑室-腹腔分流术,该手术通过在患者颅骨上钻孔穿刺,把引流管一端放入脑室,另一端放置在腹腔中。脑室中多余的脑脊液由引流管流到腹腔,通过腹腔大网膜等构造接管脑脊液。这是治疗脑积水的主流治疗方法,该技能较为成熟,适宜险些所有的脑积水患者。
手术完成后,鑫伯和老许“老年痴呆”症状都得到治愈,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医院。
吴晔提醒,对付涌现步态障碍(走路不稳、迈小碎步、肢体僵硬、颤动)、认知障碍(反应迟缓、影象力低落、缄默)、尿失落禁情形的老人,在打消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后,要考虑是否是正常压力脑积水,应及时到专科门诊进行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来源: 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