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人们平常听到的伺服电机、掌握继电器、传感器、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等,都是电子元器件。这类产品有多主要,从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所说的一组数据中就能听出来,“以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为例,现在高真个手机均匀利用MLCC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只,每个通信基站利用MLCC超过6000只,每辆新能源汽车对MLCC的利用量超过1万只。以是,我们足以看到根本电子元器件对付整机产品的主要支撑浸染。”
我国是环球电子元器件第生平产大国,干系企业数量达几万家,大部分产品产销量都居环球领先地位。但是,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旧突出。还以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为例,这种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的元器件,海内企业市场霸占率低于4%。在5G基站领域,国产MLCC产品只实现小批量试用,与国外差距达到10年以上。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古群形象地比拟了国内外技能差距。古群说:“我在纸上点一个点,就这一个点国外能做到1000层,用陶瓷材料这么一层层印刷,印刷完之后叠上去,可以叠到1000层,这便是技能水平、技能含量了。我们现在这种小的能做到100-200层,大一点的能做到500层。”
再比如,光通信领域所必须的光通信芯片、光纤滤波器,中外差距也在5年旁边。为此,行动操持提出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发卖总额达到2万1000亿元;打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能,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上风的电子元器件企业。杨旭东说:“我们强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干系资源渠道,支持创新打破,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加大投资力度,勾引地方投资基金协同合营,鼓励社会成本参与,吸引多元化支持。”

杨旭东还指出,我国在组成电子元器件的电子材料、生产电子元器件的高精密设备方面也存在较大不敷,不少高精密元器件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一些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发展,这些配套家当构成了电子元器件家当生态。因此在聚焦电子元器件核心技能的同时,行动操持还提出要夯实配套家当根本。
中国电子信息家当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则提醒,在运用方面,并不是所有领域都要立即换上最前辈的电子元器件,“由于还有一个经济的考量,以是说各种产品,高、中、低现在都有一定的运用规模和市场定位。以是说现在当然我们要追求技能等等方面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一些大规模的运用处景,还是一些传统的电子元器件也在发挥极其主要的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