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天津港“聪慧零碳”码头。佟郁摄
2023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的国际海运量已近环球海运量的三分之一,长江三峡枢纽、西江长洲枢纽和京杭运河等船闸通过量再创新高,重点物资和国际集装箱运输做事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水运培植投资完成2015.7亿元,同比增长20.1%,一批重大工程进展加快,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水陆域全面开工,平陆运河工程全线动工培植;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1018万标箱,同比增长15.9%。
报告显示,一批海内佳构旅游客运航线亮点纷呈,国际邮轮运输全面复航;海运船队规模保持天下前列,国产LNG运输船和国产邮轮设计建造取得重大打破;全国已建电子航道图覆盖航道里程超过5700公里,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实现全覆盖;海运入口集装箱、大宗散货电子放货平台运用不断拓展;中国连续18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中国航海日活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影响日益增强,海南自贸港一批航运开放创新政策落地见效;环球首个依托中国指数开拓的航运期货产品成功上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央培植再上新台阶。

中国聪慧港口发展成果显示,中国港口进入自动化发展新纪元。截至目前,中国已建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均居天下前列,节制了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核心关键技能,总体运用规模和技能水平处于国际前列。中国自动化码头培植技能标准走出国门,阿联酋阿布扎比哈里发港等自动化码头在总平面支配装卸工艺设备等方面均采取中国技能标准。
此外,中国干散货码头自动化改造加快,秦皇岛港、黄骅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张家港港等实现干散货作业流程全自动化,生产环节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变;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能成果;港口做事向平台化信息化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