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产品没粘性?可能因为逃离成本=零,用户正忙是什么意思。

产品没粘性?可能因为逃离成本=零,用户正忙是什么意思。

德才装饰股份通讯 2024-10-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互联网走到本日已经进入了下半场,每一个领域用户都有非常多的选择,我们做互联网的也一定感想熏染到每天都像打仗,想尽统统办法让用户多一点,让用户留存久一点。

有的人做法比较长远,通过建立一整套体系来提升;有的人可能做法比较短视,通过一些对人性底层的手腕引发用户的参与换取一时的数据提升,办法方法都非常多也很精确。

产品没粘性?可能因为逃离成本=零 产品没粘性?可能因为逃离成本=零 互联通信

可是我们有么有想过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成分在影响着用户,无时无刻的流失落呢?

产品没粘性?可能因为逃离成本=零 产品没粘性?可能因为逃离成本=零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比较流失落率大伦实在更在意的是无法召回用户,由于流失落是一定的,用户在需求得到知足后一定会短暂流失落,只要我下一次通过一些手段方法重新能够轻松召回就可以了,好的运营便是在流失落和召回之间持续缩短这个周期。

以是如果召回用户非常困难,流失落率又守不住的情形下,这个产品就危险了。

以是如何提升产品粘性呢,本日先容一个观点——“逃离本钱”。

当然,提升产品粘性,提升留存的办法很多多,本篇仅从“逃离本钱”角度展开剖析。

什么是逃离本钱?

顾名思义,逃离本钱便是离开的本钱。
记不记得去年很火的逃离北上广活动,去机场的前几名就送免费飞机票旅游,的确有人参加了,说走就走了。

但肯定不是我们苦逼的互联网民工,由于我们离开的本钱太高了,事情进度会被延误这任务可担不起(我的前老板就下过这样的命令→晚一天上线罚1W 1W 1W),另一方面是会有一定的人为丢失,等等….,反正大伦我是犹豫了一下又老诚笃实去公司了,emmm…..

以前我们用的手机都是功能机,想想诺基亚,那会我们换手机只须要拆下电池换个SIM卡就完成了,电话短信都在卡里,而现在换个手机呢?

本钱太高了,得把所有APP都重装一遍,如果你是苹果换安卓,你游戏充值的钱都白花了,这个迁移的本钱可想而知。

你看,这便是逃离本钱。

从产品的角度看逃离本钱,便是用户离开你的产品去利用其他竞品或放弃须要的本钱。

我们来加强理解一下这句话,离开产品的本钱可以翻译为:

不该用你的产品后他的需求还能否被知足,别的产品知足的更好,还是更差。
以前在你产品上付出的金钱本钱、韶光本钱、人际关系本钱…有多少,能不能轻松丧失落。

转移利用其他竞品的本钱可以翻译为:

能够更快更爽的知足需求。
能够得到更多的个人利益。

当然用户逃离还有另一种情形便是:这个需求市情上产品知足的并不好,我哪个产品也不用,暂时放弃我的需求。

通过以上成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略的产品粘性公式:

产品粘性 = 逃离本钱 – (利用竞品本钱 + 放弃知足需求本钱)

利用竞品的本钱取决于对手有多少强,我们掌握不了。
用户是否要临时放弃需求的知足,场景太多我们也很难影响所有用户。

我们能完备掌控的只有自己产品的逃离本钱,如果我们让它的基数足够大,远远超过其他两项,就能改变产品粘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增加用户利用我们自己产品的逃离本钱。

如何增加产品逃离本钱?

大伦是个大略粗暴的人,往下看,我们把逃离本钱拆成3个办法:

1. 深度参与法

互联网当下的情形已经是赢家通吃的局势,新的项目很难再通过建立流量壁垒去获取高额利润,在这样的环境下新项目就没有任何机会了吗?

显然不是的。

经由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涌现了一批早期很小却精准的项目,VIPKID、得到、衣二三等,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便是不盲目扩展,不会再利用流量时期的打法去发展。

而是精准的锁定一个目标群体不断的打磨做事,为用户供应更加专属的、丰富的、个性化的做事,利用户通过长期持续的金钱投入建立起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同时产品也在为用户输出某种实际代价。

同样在早期已经建立起流量壁垒的大型项目也意识到了类似问题,饿了么会员、天猫会员、便利蜂会员、京东plus,都是同样的。

总结一下:深度参与法便是——让用户通过实际付出的办法得到产品更加深度和个性化的做事,从而增强用户在产品中的长期代价得到忠实度与本钱沉淀,从而难以离开,形成高昂的逃离本钱。

在此根本上运营同学可以增加对会员制度等级的设计与各种活动的勉励,不断增强用户粘度。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宜通过深度参与发来增强粘性,这个方法适用于高频的,办理用户痒点而非痛点的项目,啥叫办理痒点呢,产品不都是办理痛点吗?

我举一个例子:我要用饭是痛点,以是餐馆的存在是办理这样的痛点,而外卖O2O的涌现便是办理痒点,就算没有外卖我们也可以下楼吃,以是痒点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个字“爽”。

那其他项目怎么办呢?频次不高的项目如何提升产品粘性?

我们连续往下看。

2. 关系沉淀法

这里的关系指两方面:

产品中用户与用户的关联关系;产品与用户的情绪认知。

先来看,如何让产品与用户建立情绪认知?

有名职场社交平台 Linkedin 领英 的增长部门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找到了领英的一个邪术数字,只要在新用户进入产品后能够增加5个联系人,他们的留存率和利用频次将提升3~5倍。

Twitter的增长部门通过数据也创造了类似的事理,新用户在30天内关注了30个好友,这些用户的生动度就会大幅上升。

我们来看看微博的首次上岸:

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次是推举用户关系,末了是让你设置自己的资料。
一步一步你的行为在不断融入产品,就像LinkedIn 和 Twitter 的案例一样,我们在对一个产品建立一种全新的情绪关联认知。

但是要把稳:在产品设计这样的机制时一定要把稳不要过于强硬,也不要有过多的环节,否则随意马虎引起用户的方案从而对产品产生不好的情绪认知,在生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超限效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百度一下。

那以上这些做法对产品粘性有何帮助呢?

试想下,你在一个平台设计了各类自己的资料、头像、心情、个人署名,拍完照再P图,想了半天写出来一段署名,然后又有很多感兴趣的内容,或者窥伺着感兴趣的人,你以为若何?还想要逃离吗?此时在蹦出来一个类似的产品你回去用吗?几率已经很小了。

大多产品都适用于这个方法,比如:电商项目,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建立用户和商品的场景关联,从而对产品产生情绪联系,这便是很多电商要做场景化的缘故原由,通过讯问用户期望的场景和需求来推举符合的商品。

再来看用户与用户建立情绪关联。
这个比较好理解,微信、知乎、便是范例的建立用户与用户关系的案例。

说到微信,我记得前两年,有一位创业者说要成为微信的闭幕者,还拿到一大笔投资,可能这投资人想火一把吧。
我个人的意见是天方夜谭,微信基于熟人的强关系沉淀已经由一个社交软件成为了堪比打电话就要用手机的存在。

想要让一个用户离开微信,付出的本钱太大了,没有人会抛弃自己所有朋友亲人和各种潜在的利益关系,以是微信的逃离本钱是大到无法想象的,这个产品基本不存在流失落的情形,只会存在哪些用户还没有被收割。

总结一下:关系沉淀法的实质便是——通过人为设计的机制让用户参与到产品中后建立起,用户与产品的情绪关联和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关系关联,从而增加逃离本钱。

3. 利益绑架法

利益绑架听起来像一个贬义词,含义也比较繁芜,我们不去穷究。
由于我们在本文中只取其字面意思,便是用利益来绑架用户。
完美~~~

这种办法的两个代表产品,OFO 和 趣头条。

先来看OFO:

第一次点击退押金提醒我账户当前前的代价,有多少存款?有多少优惠?当然这也是之前的各种优惠活动中得到的,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由于我账户里钱比较多以是我基本上就不退了。

那另一种用户可能账户里没钱,也没有优惠,连续点击退款,OFO就会赠予你5元直接充值到账户中。
你还走吗?若何?逃离本钱够不足大。

再来看趣头条:

趣头条的增长是近期项目中最快的之一了,他捉住的是渠道下沉,通过中年的妈妈爸爸群体和小镇青年群体,通过收徒赢利,看文章做任务赢利的办法快速扩散。
当然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拉新手段,大伦认为在当下这种办法基本适用于任何产品来做数据。

当用户在产品内建立了中长期的收益沉淀后,就形成了我们字面意思的“利益绑架”,

总结一下:“利益绑架” = 利用户在产品中积累直接的利益从而绑架用户留在平台,从而增加用户逃离本钱。

基本上所有项目都适用于这套方法,关键是找到与项目核心利益点关联的边际,设计这套“绑架系统”。

写在末了

我们要增长、要留存、要产品粘性,同时也要考虑所采取的办法方法,不能过度打扰用户,也不能做出一些无法得给用户代价的功能。

此处想引用王明阳的一句话:

“天理即人欲”

作者:张大伦,"大众年夜众号:张大伦 (zhangdalun010)

本文由 @张大伦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标签:

相关文章

监控网络布线图,光纤收发器。

监控系统一般如何布线这个很简单啊,每个摄像机后有两个头子,一个接视频线一个接电源线,不显得时候就两根线,球机的话还要加个控制线,周...

互联通信 2024-10-10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