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差评君请了几天年假,去感想熏染了一下阳光、微风和古镇。
还拉了一箱子的特产回来,准备寄回老家。
结果,我正在蒙头包快递的时候,隔壁同事溘然神秘兮兮递给我一个不有名的小程序,跟我说:

用这个下单,准没错。
这个小程序的界面,看起来跟正常的快递软件,基本差不多。
流程也千篇一律,输入地址和商品详情,然后再预约各种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上门取件。
结果,当我准备付钱下单的时候,溘然就傻眼了。
嗯?这价格合理吗?
各种快递公司选项的后面,寄件的价格险些都打了骨折,清一色压到了 6 块钱旁边。
原来 6 块钱就能发全国,合着我这么多年寄快递,都被人宰了?
不过,作为敏锐的互联网民工,差评君以为这里面肯定有点猫腻。
果不其然,下单之后,上门取件的快递员态度非常恶劣。乃至由于我没有自己包装快递,拍拍屁股走人了。
在差评君的再三哀求下,对方才收了件,并甩了一句:
你这种叫特惠件,我们快递员根本就不挣钱的。
韵达小哥和我说,之以是价格这么便宜,是快递公司和一种叫【 快递黄牛 】的群体达成了推广互助。
连快递这种每单只能赚个几块钱的行业,居然也能有黄牛吗?
差评君我搜了一下,创造这种黄牛不仅很普遍,而且相称高调。
到处号称自己是业内老炮,薅快递公司羊毛来补贴消费者的 “ 正义青鸟使 ” 。
起手便是做了五年的快递
快递黄牛实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存在,运作模式也非常大略。
核心便是赚个差价。
这些黄牛自己并没有物流快递能力,靠低价到处收快递,再转头找物流公司承运。
就比如普通发货要 8 块钱,黄牛能直接砍半到 4.8 元,再以 4 块钱承包给地方的网点。
他们则可以拿走这 8 毛的差价。
别看就八毛钱,就算每天只拉 1000 个件,一个月也能躺赚两万四。
低廉的发货价,给了黄牛巨大的市场空间。
你在社交平台搜索快递便宜寄,乃至是快递黄牛,就能找到一大堆。
像开头差评君用的这种线上黄牛,有的直接做成了小程序,看着贼正规。
全国各地都能半价寄个人件,差评君乃至找到一个 3 元就能发的。
不过,这种线上小程序还是属于近两年的新晋小生。
真正 old school 的正统黄牛,紧张还是面向线下商家们。
有快递黄牛和差评君透露,在浙江义乌、金华这些地方的黄牛最牛,他们可以把发货价砍到 1 块钱。
1 块钱什么观点,农夫山泉都卖 1.5 块啊。
配送全国的做事比一瓶水还廉价,快递公司们真的能挣到钱吗?
本来价格战就打得各家快递公司叫苦连天,说赚不到钱了。怎么转过分,还要给这些黄牛分一杯羹。。。
为了搞清楚情形,差评君就去抓了一个黄牛问了问。
结果,没想到连黄牛都略携同情地和我说:这个价格网点只能赚点辛劳钱。
乃至,不仅是赚辛劳钱,根据央视财经的采访,单价低于 1.4 和 1.5 元,网点就会亏钱,很多站点卖力人只能靠印子钱坚持。
但网点们却不得不投奔这些黄牛,而且韵达快递小哥和我透露,黄牛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以前很难得来一个,现在每天一大堆这个。 ”
为了验证真假,差评君又找到了一个金华的网点卖力人。
当我咨询黄牛单子能占到日常单量几成时,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侧面肯定了:
黄牛对网点来说是必要的。
实际上,黄牛们和网点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
实在是各家网点主动给这些黄牛最低的本钱价,让他们去表面拉单子。
对网点来说,管理大小客户和拉新都须要大量人手,但是满地的黄牛可是零本钱的。
以是,网点也把这些黄牛叫做:业务员。
虽然做黄牛的买卖,网点的利润变薄了,但他们咬咬牙也能干。
由于网点最主要的收入来自于那些稳定的大客户们。
这些客户本身单价就低,据差评君联系的金华商家的说法,每天发 1000 件,发货价就能谈到 2.2 元。如果单量更大,就能掌握在 2 块以内。
这个利润,和接黄牛的单子也差不太多。
而且,对付很多网点来说,家里就指望着这些黄牛的单子过活。
“ 单量越多越好,只要不会爆仓。 ”
由于单量达到一定标准,下级网点就能拿到政策返点,比如每件返个几分钱。
总部通过这种办法,就能变相地推动各级网点去抢买卖。
但如果只是纯挚的额外返点,还不至于让这些网点如此卖命。
更主要的是,有的总部会直接设置最低发货单量考察。根据甲子光年的采访,一旦不达标,网点就会面临每单 5 毛的扣款。
这个指标还会半年评估一次,每次的涨幅会在 20% 到 30% 旁边。
一边是考察指标不断地走高,另一边快递单量的增速却不断地萎缩。。去年的快递业务量更是只有 1105.8 亿,增速降到了 2.1% 。
失落衡的天平,使得黄牛的存在对付网点来说,越来越主要。
如此看来,彷佛黄牛真的就像他们说的那样,大家都愉快,成了所谓的 “ 正义青鸟使 ” 了吗?
但实际上,只要多想一步,就能明白完备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对付快递员来说,这便是彻底的赔本买卖。
韵达快递员和我说,本来发快递便是他们唯一可不雅观的收入来源, 8 块钱的单子能赚个 4 块。
现在黄牛的加入,使得他们取件也险些是 “ 白跑一趟 ” 。
也不要以为薅羊毛的消费者就可以稳赚不赔,就和其他黄牛一样,这行存在跑路的风险。
由于这帮中间商们,根本就没有快递运营的资质。
在小红书上搜一搜,就能找到大量的黄牛卷款跑路的案例。
而且,黄牛单子须要找快递公司承运,一旦拉的单子太多,找的站点运作不过来,就会直接爆仓。
前年在义乌,就有一个黄牛伪装成网点去拉单。结果拖欠了七八十家的商户单号没有发,合计金额达到了 1600 多万。
就算是对付养活黄牛的网点本身来说,黄牛也只是个竭泽而渔的存在。
由于黄牛的客户,大概率都是从其他网点同行手里抢的。
乃至,还有跨市抢单子的,比如把其他市的快件,拉到义乌来发货。
抢单的网点是愉快了,但是这样跨区竞争,就会导致被抢片区的网点经营困难,乃至是倒闭。
以是,国家实在一贯都在打击这帮从中牟利的灰色贩子们,这两年查封了好几次跨区的黄牛车。
而且,差评君以为更主要的是,拿着本钱价的黄牛险些就代表了这个行业的底线。
拿着底线去和同行们竞争的快递老板们,到底还能良性运转多久?
那些快递公司们走高的古迹里,有没有这些黄牛用本钱价拉来的买卖?
在各家快递价格战的牌桌之下,绝不仅仅只是表面的 8 块钱发全国这么大略。一级压一级,一级有一级的省钱的办法。
哪个网点老板不对低价切齿腐心,可是一转头,还是乖乖地找上那些黄牛们。把自己的底线,又往下拽了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