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姑娘的脾性,和她妈妈一个样,又倔又犟。两个人在家,时常顶牛,相互气对方半去世。比如这个玩手机,用朋友的话说,从小学开始摔了不知道多少个,平板都摔过两个。
我曾经提过:“不给她买,不给她玩弗成吗?”朋友说:“我家这个犟种,你不给她买,不给她玩,她给你有的闹,还会自己拿压岁钱偷偷买偷偷玩。”
得,这是从小就对孩子妥协的结果。

朋友说:“初中时候,就有同学借手机给她玩,一玩玩到两三点,玩游戏看***,每天就寝不敷。”高中后,也是偷着玩,躲着玩,聪明才智层出不穷。比如买了个手机模型睡前交出去,比如把手机壳伪装成手机放在客厅充电。花样多的很。
朋友说,高三了,除了必要的查询,手机平板都不给她,查询也必须当面查,就这都防不胜防。比如这次赔手机,也是今年三月份时候,同班同学借了一个手机给她。朋友说:“借手机这个行为,傻姑娘以为同学是好心,我们大人倒是以为同学心思不正。”
也是有时机会,朋友创造她姑娘又在玩手机,一气之下,夺过来摔了个稀巴烂。姑娘说手机是同学借给他的,朋友带着碎裂的手机去找了班主任,班主任又喊了对方家长。关于手机赔偿问题,双方争执不下,老师也调度不了,末了还惊动了派出所来调度。
朋友认为同学关键时候借手机给孩子玩,心思不正,故意让自家孩子不好好学习。对方家长认为,你摔坏了我家手机你就得赔偿。几番争执之后,朋友赞许了赔偿一个价格2000旁边的手机,高考前到位。
这不,朋友趁着618的活动价,买了一部手机,2100块钱。本日高三不上课,她带着女儿去赔偿手机去了。
电子产品这个事情,我以为紧张还是靠家长管控。大人都喜好玩手机看平板,抱动手机平板追剧看***看小说,也有那么多的大人玩游戏,也沉迷,更何况孩子呢?从小养成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的习气,一点不玩也是不可能的,可以玩一会,约定好韶光,约定好就必须遵守。
我们做家长的,也要做好“榜样”。如果我们自己就整天抱动手机不撒手,废寝忘食玩着游戏,孩子有样学样,你们大人能玩小朋友为什么不能玩?
电子产品不全是弊端,只要我们学会甄别筛选,合理掌握好韶光,电子产品也会给我们带来便利和帮助。
#护苗有我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