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兵(左一)在项目工地。
9月1日,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诲集团至美校区揭牌,迎来第一批新生入学报到。该校区坐落于民治街道腾龙路与大洋西街路口,整体看起来就像一艘“船”,两侧有“飘带”幕墙,主入口则是一对“聪慧之眼”,犹如搭载莘莘学子的聪慧方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完美诠释着新时期学校的朝气发达。
王伯兵,是中建海峡(深圳)培植发展有限公司龙华区实验学校小学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项目经理。自2008年7月踏入中建海峡的大门,王伯兵一贯深耕建筑施工一线,从材料员到材料主管、工程部经理、生产经理、实行经理、项目经理,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恪尽职守奋战在施工一线,用工匠精神精心雕琢他经手的每一件“作品”。

“细节决定成败。公共建筑具有标准高、哀求高的特点,这就哀求我们建筑人时候用工匠精神来做好每一个环节。”用匠心打造参建的每一个工程,王伯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5年来,王伯兵参建的工程项目有7个,包括学校、医院、金融中央、商品房等。
“每个工程的寻衅都不一样,在至美校区项目中,我们拿出了看家本领,下足功夫,收成满满造诣感。”王伯兵说,作为项目第一卖力人,他经历过园地狭小不易施工、施工重难点多等问题,但从来没有退缩过,一贯坚持做好指挥、折衷、调度、监督,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本钱管理进行把控。
该项目秉持“聪慧工地”管理理念,针对施工重难点及危大工程等施工方案,运用BIM技能进行仿照及优化,实现全过程把控。学校地处繁华的深圳北站商务区,周边高楼林立,园地极为狭小,技能团队巧用地下室顶板形成环形道路,并借用体育馆区域、3层室外运动场区域,办理物资堆放问题。项目主体外立面为异形曲面,外脚手架搭设难度大,技能团队采取多排支配立杆的办法进行支配,避免返工;两侧“飘带”幕帘高13.8米,钢构造双曲面骨架及单片双曲面铝板加工难度大,技能团队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进行数据比拟、逆向建模,借助丈量机器人实时丈量,对内侧幕墙铝板精准下料,提高施工效率;“聪慧之眼”外凸1.6米,2500根铝方通构件角度不同、长度不一,团队多次试样调度,预拼装无误后才安排进场安装,担保施工质量。
“到项目培植后期,时时时会有家长在现场表面容身谈论。”王伯兵说,5月初,项目全体职员立下“军令状”,必须要保质保量在9月1日前完成交付工程。“所有职员加班加点,乃至两班倒,跟韶光赛跑。为了减少来回韶光,现场设置临时办公室,早晚碰头申报请示工程进度。”
在酷热的景象下加班加点抢工期,只管辛劳,但为了让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工人们毫无怨言。为了让学校顺利开学,王伯兵险些每天扎在工地,没有回过家,“我的小孩也是今年9月上一年级,我为我的孩子付出的太少,觉得亏欠他们。”王伯兵说,“学校建成后,看着孩子们走进至美校区读书,觉得很有造诣感。”
从业15年来,王伯兵始终坚守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底线”,用匠心把每一个城市培植项目打造成公民满意的佳构工程。
龙华新闻全媒体 吴雪平 通讯员 罗育方/文 蔡维泽/图
编辑 汪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