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向晶闸管用于什么电路
1、双向晶闸管用于交流电路。
2、双向晶闸管常用于交流电路,其额定通态电流用交流有效值来表示,即100A的VT能通过100A电流有效值(峰值141A)。
3、双向晶闸管电压阻断能力,允许电压变化率和允许电流变化率的能力都比单向晶闸管差。双向晶闸管的优点是主电路及触发电路简单,成本低。

双向晶闸管一般都用可控硅做变换电路,它的控制用三极管即可。双向晶闸管有四种触发方式,即:第一象限Ⅰ+:UA1A2为+,UgA2为+;;第一象限Ⅰ-:UA1A2为+,UgA2为-;第三象限Ⅲ+:UA1A2为-,UgA2为+;第三象限Ⅲ-:UA1A2为-,UgA2为-。 综上所述,双向晶闸管就是就是双向可控硅,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有时候又叫做可控硅整流器。理解双向晶闸管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单向晶闸管,它是一种大功率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它们都有三个电极,即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如何驱动双向可控硅使其控制电源通断
按你的要求是实现不了的,但可实现半边控制,简单的办法是,5V电源串一个电阻到控制极,电源的地到阴极,就可以了,同样用另一个5V电源控制另半边(声明如下:5V电源要电隔离,并绝对不能用身体暴露部位触碰以免触电已提醒用户,出现人身事故本人概不负责)。
再一个是用5V电源串一电阻驱动一个3081光耦,再接可控硅,或只买一个固态继电器就行了。
双向可控硅导通关断原理
双向晶闸管它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
双向晶闸管的伏发特性,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
下面介绍利用万用表R×1档判定双向晶闸管电极的方法,同时还检查触发能力。
1.判定T2极
G极与T1极靠近,距T2极较远。因此,G-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在用R×1档测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时,只有G- T1之间呈现低阻,正、反向电阻仅几十欧。而T2-G、T2- 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这表明,如果测出某脚和其它两脚都不通,就肯定是T2极。
另外,采用TO-220封装的双向晶闸管,T2极通常与小散热板连通。据此亦可确定T2极。
2.区分G极和T1极
(1)找出T2极之后,首先假定剩下两脚中某一脚为T1极,另一脚为G极。
(2)把黑表笔接T1极,红表笔接T2极,电阻为无穷大。接着用红表笔尖把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负触发信号,电阻值应为十欧左右,证明管子已经导通,导通方向为T1→T2。再将红表笔尖与G极脱开(但仍接T2),如果电阻值保持不变,就表明管子在触发之后能维持之后能维持导通状态。
(3)把红表笔接T1极,黑表笔接T2极,然后使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正触发信号,电阻值仍为十欧左右,与G极脱开后若阻值不变,则说明管子经触发后,在T2→T1方向上也能维持导通状态,因此具有双向触发性质。由此证明上述假定正确。否则是假定与实际不符,需从新作出假定,重复以上测量。
显见,在识别G、T的过程中,也就检查了比向晶闸管的触发能力。
实例:选择500型万用表档R×1档检测一只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BCR3AM型双向晶闸管。测量结果与上述规律完全相符,证明管子质量良好。
注意事项:
如果按哪种假定去测量,都不能使双向晶闸管触发导通,证明管子已损坏。为可靠起见,这里规定只用R×1档检测,而不用R×10档。这是因为R×10档的电流较小,采用上述方法检查1A的双向晶闸管还双较可靠,但在检查3A或3A以上的双向晶闸管时,管子很难导通状态,一旦脱开G极,即自行关断,电阻值又变成无穷大。
到此,大家对双向可控硅电路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双向可控硅电路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