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程士华、吴燕霞、郝玉
年夜大饭,是家人的团圆饭。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只管身处异域为异客,丰富多样的年夜大饭,让很多就地过年的“打拼人”有了家的温暖和味道。
11日,在合肥出口加工区公租房联宝公寓,穿着事情服的合肥海诚科技家当做事有限公司员工孟涛和20多名同事正在吃年夜大饭。餐桌上菜品丰富,有清蒸鳜鱼、红烧仔鸡、排骨汤等。大家边吃边聊,有的同事还拿脱手机,拍下菜品照片发给家里人分享。

“虽然没有回家过年,但公司安排留岗员工一起吃年夜大饭,让我们同样感想熏染到了家的温暖。同时,就地过年还能拿到留岗补贴。”孟涛见告,他老家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春节不能回家,家人都很理解。
除了丰硕年夜大饭大餐,就地过年员工“文化大餐”同样丰富。11日,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朱翠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张罗着台球比赛。她见告,为了让就地过年的同事们过个愉快年,她这几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比如11日上午掼蛋比赛,下午台球比赛,月朔还有手游比赛等多个娱乐项目。“台球比赛后,我们已经把培训室改为活动室,用来集体收看春晚,也会播放一些贺岁电影。”
作为安徽最大的工业集聚区,合肥经开区有2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员工约12万人,省外员工2万多人。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组建“留工稳产”“共享用工”“农人工返乡”等专班,向留下的员工发放津贴。
在乌鲁木齐,忙了一天的高鲁文走出厨房,将碗筷摆上餐桌,三双、四双、五双……“小马、小张,都别忙活了,过来吃年夜大饭。”她大声呼唤着大家。此刻,墙上的挂钟显示韶光已经靠近23时。
今年“最隆重的一顿饭”,高鲁文是和二三十位异域同事一起吃的。他们都是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家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员工,这个春节他们选择在各自岗位坚守,就地过年。由于不能和亲友团圆,他们决定“拼桌取暖和”。
这样的年夜大饭既是“拼”出来的,也是努力“打拼”出来的。“90后”甘肃小伙马勇强在后厨打下手,由于上手快,去年他涨了几次人为,现在每月收入在3000元旁边,不过他仍不甘心,“还想连续练妙手艺,往后成为出色的厨师,在新疆安个家,把爸妈接来生活。”
“就地过年”带动今年春节年夜大饭的线上发卖。近日,重庆市商务委组织互联网外卖平台、重庆市各餐饮协会联合开展送“年夜大饭到家”活动,目前已有超过30家餐饮商家、近300家门店加入。
26岁的叶思凡通过外卖平台预订了年夜大饭。“这个套餐7道菜,有盐焗鸡、避风塘炒虾,还有素菜和汤,一桌像模像样的年夜大饭算是完好了。”家住重庆江北区的叶思凡由于疫情回不了老家河北省,和公司同事留在重庆一起过年。
“饿了么”平台年夜大饭项目组运营事情职员方婕表示,由于就地过年人数增加,平台上以年夜大饭半成品礼盒为代表的礼盒类商品订单量已增至去年春节前同期的4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