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黄瓜、菜团子、黏豆包……李琛璨的网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东北土特产。“这些都是咱们手工制作的,做法绝对够‘土’!”李琛璨说。
干练、诚挚是李琛璨给人的第一印象。36岁的她留着清爽利落的短发,和人说话时总是笑眯眯的,时时时推一下架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
李琛璨是黑龙江省巴彦县万发镇兴北村落人,高考后阔别家乡,去南方念书。由于家境贫寒,李琛璨在校时就打好几份工,贴补家用。“卖菜、摆地摊、推销保险……这些我都做过。”李琛璨沉着地说,微笑中透着一股子韧劲。

这些经历磨砺了李琛璨的意志,也让她的思路更加开阔。2013年,她把目光投向了电商行业。一次有时的机会,李琛璨来到北京一家电商公司事情,在那里她学到了很多关于网店运营的知识。“我为什么不能把家里的土特产放到网上卖呢?”李琛璨认为,这样既可以提高收入,也能让在外流落的老乡们吃上一口“家乡味儿”。
说干就干。2014年,李琛璨发动家人开起了网店。她给这家专卖东北特产的店铺取名为“小样儿的春天”。“‘小样儿’是我女儿的小名,‘春天’意味着盼头。”李琛璨把百口人的致富希望都寄托在这家店上。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好走,在网店创建伊始,李琛璨就“遇了冷”。“头半年基本没什么订单。”她回顾说。
为了破除困局,打开市场,李琛璨付出了很多努力。她开始学习更多关于网铺保护的知识,从商品制作到包装设计,再到打包物流,完善每个环节。
逐渐地,店里的买卖有了转机,光靠家里人已经忙不过来了,李琛璨就带着村落里人一起干。“我从乡亲们那采购食材,这样他们也能多一份收入。”李琛璨还在村落里盖起了3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雇用11名老乡同她一起打理网店,还招了不少兼职职员。“去年我与兴北村落15户穷苦户签了种养殖协议,帮助村落民创收。”李琛璨说。
“这回‘守家待地’就可以赢利了,再也不用到处奔波。”今年40岁的李丽平卖力网店的食品质量监督事情,在这之前,她一贯在外地的食品厂打工。李丽平说,在这里既可以发挥专长,又可以和乡亲们共同致富。
从“小打小闹”到规模化经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李琛璨的买卖越来越“红火”。2018年,小店内已有近200种家庭食品,发卖额超过100万元。
下一步,李琛璨打算建造晒场、速冻库和咸菜场,扩建生产车间。与此同时,发动手巧的乡亲们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增加产品发卖种类。此外,李琛璨还是当地“妇字号”电商创业项目的发起人,她和各有千秋的姐妹们一起,打造“家庭厨房”“康健餐桌”等“妇字号”产品。
如今,电商已成为很多人的致富选择。2017年,巴彦县建成电子商务家当园,现已入驻电商企业和做事商30余家。巴彦县商务局副局长齐宝才说,电商家当园为乐意学习、勤恳肯干的人供应技能培训、设备支持及发卖平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找到了实现人生代价的舞台,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