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受到过霾的影响,那么形成霾的颗粒究竟长什么样子呢?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这些霾颗粒露出了庐山真面孔。 面前这些形状互异的图像,便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霾颗粒,这些颗粒非常小,直径相称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只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至数十万倍,才能看到它们的形状和身分。
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中央教授 单智伟:总的来说,扬尘颗粒的特点是没有很规则的形状。表面很粗糙。它的身分紧张是铝硅酸盐,像我们建筑业用的水泥的身分,再看看有可能来自汽车尾气、燃煤产生的含硫的颗粒这个颗粒,相对那个非常不一样,是非常规则的几何形状。
除了扬尘、尾气等产生的颗粒,单教授还创造了一些来源很难确定的颗粒。

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中央教授 单智伟:比较意外的还有这样含钛的颗粒,更像一个透明的外壳,中间包了很多石榴仔,这么俊秀一个东西它怎么形成的,显然我们推测它不是个一次产物,可能是在空气中,由于各种缘故原由,形成的2次产物,还有比较范例的,我们网络到的,虽然数量不多 ,含铅的、含铬的颗粒,我们知道铅对人危害是很大的,我们赈灾研究能否锁定他的来源,来割断这个源泉。
这些霾颗粒是今年3、4月间,单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丁明帅网络的,他们以西安交通大学为测试点,每天用硅片网络空气中沉降的颗粒物,选取了1081个颗粒进行剖析,个中PM2.5颗粒494个。单教授说,只有搞清楚霾的身分,才能锁定来源,采纳针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