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家族”是一群生动分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在科研中的代价也很高。
从本日起,我们【意见意义科普】栏目推出“磷系列”,带大家走进“磷家族”,领略它们的神奇。
本日我们就来看看“磷家族”的后起之秀——黑磷吧!

提到二维材料,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石墨烯。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超级材料,有望发展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家当。
但是从2014年开始,黑磷成为二维材料领域的一匹“黑马”,它的横空出世迅速引发关注。从晶体管、光电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均展现出广阔运用前景,一举夺得新型二维材料的新“C位”,由于它拥有媲美乃至超越“网红材料”石墨烯的潜能。
01
黑磷是磷家族的一份子
提及磷家族,人们最熟习的该当是白磷,毕竟“鬼火”的科普早已家喻户晓,而创造磷元素的故事也是充满了味道。
1669年,住在德国汉堡的一名炼金师Hennig Brand突发奇想,将60多桶尿液加大火蒸干,他原来以为,金黄色的尿液煮完了会得到黄金,然而终极,他得到了另一种闪闪发光的物质。
磷元素创造者Hennig Brand正在煮尿
这种物质看起来像白蜡,发出的光芒竟然是蓝绿色的“冷光”,没有灼热感。Hennig Brand将他命名为Phosphorum(拉丁文冷光之意),也便是后来的Phosphorus——磷元素。
磷家族的成员易燃易爆炸,脾气非常大,比如在推理小说中常常涌现的白磷,和用作火柴头的红磷,它们的化学性子都很活泼。
而作为磷家族一份子的黑磷,性子则要比白磷、红磷稳定得多。如果把白磷比作活泼的少年,那么黑磷则更像是一位端庄的青年。黑磷“性情”沉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磷同素异形体;通身有玄色的光泽,呈片状。
块状黑磷
02
“黑马”黑磷的成名史
一开始,黑磷只是磷家族不起眼的一员,毕竟比起同素异形体中能自燃的白磷,黑磷的反应活性很弱,在空气中不会点燃,因此人们并未把稳到它。
反而是石墨烯从2004年被制备出来之后,在科技界得到广泛看好,由于它具备精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比较于传统的锂电池和聚合物电池,石墨烯电池更极致和精良。
然而,二维石墨烯也拥有自己致命的毛病——其电子构造中不具备能隙,大大限定了其利用范围。于是,材料学家们开始探寻更精良的材料,黑磷进入他们的视野。
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材料学家创造,黑磷具备很高的电子流动性,在光电领域的运用前景很有可能超过石墨烯,由于黑磷存在能隙。
生物质石墨烯母粒
能隙是什么呢?在半导体中,由于能隙的存在,半导体只有接管足够的能量才会呈现出另一种状态,即在半导体原件中可以表示0和1。如果没有能隙存在,就很难表示数字电路中的逻辑状态。
因此,黑磷作为一种新的二维材料,被视为能办理石墨烯性能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材料,它独特的几何及电子构造和精良的性能,在晶体管、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子器件等领域运用前景广阔。
03
黑磷铂广谱光催化剂的开拓
而要将黑磷进行广泛运用,目前已有的开拓程度远远不足,仍旧须要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将技能水平不断完善。
举个例子来说吧:
生产化合物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催化反应。但是,催化反应每每须要花费大量不可再生能源以产生热能驱动反应,这是当前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因此,发展光催化技能,直策应用太阳能生产化合物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而个中关键之处在于高效广谱光催化剂的开拓。
黑磷具有可调的直接带隙、接管范围广、光耦合效率高、载流子迁移率快、比表面历年夜、活性位点多等浩瀚上风,却受限于稳定性不高、光生载流子复合过快等问题。半导体-金属异质构造能够加速捕获光引发的电子和空穴对,从而延长电荷载流子的寿命,提高肖特基结光催化中的电荷分离和利用效率。
前辈院喻学锋研究员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黑磷/铂半导体/金属异质结,实现了太阳能高效光催化有机反应。所负载超小,黑磷纳米片的稳定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该异质构造能够有效地接管太阳能,其接管范围覆盖太阳光紫外至红外区域。
黑磷/铂异质结的构造设计
(a) 不同催化剂光催化苯乙烯加氢性能转化率比拟;(b) 黑磷/铂光催化和热驱动苯乙烯加氢性能转化率比拟;(c) 黑磷/铂在苯乙烯加氢中不雅观察到的紧张同位素效应;(d) 光电子对苯乙烯加氢能垒变革影响
在仿照太阳光驱动的有机加氢与有机氧化反应后,黑磷/铂异质结展现出比其他铂基催化剂高得多的催化效率,也远远优于传统的热驱动催化效率。这种新型黑磷/铂光催化剂在太阳能驱动的有机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运用潜力。
黑磷作为新材料的黑马,说它是可以媲美石墨烯的“网红”一点也不夸年夜,随着科研的深入,希望这熠熠生辉的“梦幻材料”,早日闪耀更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Sha Xiong, et al. Brain-targeted delivery shuttled by black phosphorus nanostructure to treat Parkinson's disease. Biomaterials, 2020.
[2] Ziletti Angelo, et al. Oxygen defects in phosphorene, Phys. Rev. Lett, 2015, 114, 046801.
[3] Zhou Qionghua, et al. Light-Induced Ambient Degradation of Few-Layer Black Phosphorus: Mechanism and Prote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1437.
[4] Favron Alexandre, et al. Photooxidation and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s in exfoliated black phosphorus, Nat. Mater, 2015, 14, 826.
[5] Han Cheng, et al. Oxygen induced strong mobility modulation in few-layer black phosphorus, 2D Mater, 2017, 4, 021007.
对付“磷家族”的理解,是否还意犹未尽呢?下一期,我们连续科普“磷家族”成员,尽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