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通讯 2025-02-2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到了二战期间,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单兵全自动武器,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可以装备,但数量远比一战的时候多。

那么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二战期间25种最著名的单兵自动武器,个中仅包括冲锋枪、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当时半自动***和半自动步枪并不属于自动武器,还有重机枪虽然可以全自动射击,但并不是单兵武器。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互联通信

冲锋枪类:

M3 冲锋枪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二战中期,盟军大量采取的大略单纯冲锋枪,由于当年的汤普森冲锋枪造价高昂,所以为了节省本钱和材料,研制一种本钱更低,生产速率更快的大略单纯冲锋枪,因此M3就出身了。
但该枪并不是由专业的军工厂制造,而是由美国的一家汽车公司设计生产,利用钢管冲压而成,有些部位还利用了焊接构造,在机匣内部装上了枪机,复进簧、枪管和扳机等一系列的零件,组成了一支大略单纯冲锋枪,还在尾部安上一个类似铁丝一样的可伸缩式大略单纯枪托。

M3冲锋枪发射与汤普森和M1911***同等的11.43×23毫米手子弹,利用30发可拆卸式弹匣供弹,射速相对较慢,每分钟射速只能达到450发,但本以为是一种粗糙滥造,滥竽充数的冲锋枪,却意外得到盟军士兵的相信。
虽然它射速慢,但精度高,节省弹药,杀伤性强,要比当时同等的司登大略单纯冲锋枪更好。
在1943年到1945年期间,M3冲锋枪一共生产了多达60多万支,并且美军士兵一贯利用到上世纪50年代,还由于该枪的形状很像给机器上润滑油的注油设备,以是M3冲锋枪还被士兵们称为“注油枪”和“黄油枪”。

MP34 冲锋枪

该枪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也便是二战爆发之前,由奥地利的斯太尔夏利曼公司设计,后来在二战期间成为德军步兵和冲锋队的紧张武器。
MP34冲锋枪可发射9×19毫米鲁格手子弹、9×23毫米斯泰尔手子弹,和9×25毫米毛瑟外贸型手子弹。
MP34的性能十分精良,要比上一代MP28冲锋枪更强。

发射9×19毫米弹药的情形下,每分钟射速可达到500发,有效射程为200米,采取32发可拆卸式弹匣供弹,并且弹匣支配在枪身左侧。
由于该枪的性能出色,日军在太平洋沙场所利用的100式冲锋枪,也仿照了MP34冲锋枪的基本特点,在二战结束后,MP34冲锋枪一贯利用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淘汰。

MP38/40 冲锋枪

这把枪估计很多人都会熟习,作为二战期间德军士兵的标志性武器之一,也算得上是二战期间最成功,性能最优秀的冲锋枪。
采取自由枪机式事理,发射9×19毫米鲁格***,弹采取32发可拆卸式垂直弹匣供弹,每分钟射速可达到500发,射程为150米。
MP40冲锋枪的射速中等精度高,后坐力小,性能非常可靠。

它还有一大特点,便是握把护柄和机匣护木部分采取了工程塑料,要知道利用工程塑料造枪,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盛行的,而MP40在二战期间就有了这种技能,确实是设计很前卫。
并且在MP40的前面还有一个MP38冲锋枪,它属于一个过渡型号,两支枪的形状并没有太大差异,也是同样的口径,同样的构造,不过MP38的护木部分与MP40的颜色不同,早期该枪还被称作为“施迈瑟冲锋枪”。

MP1928 冲锋枪

该枪是在一战结束后,上世纪20年代研发,基于之前的MP1918冲锋枪的构造改进而来,当中增加了快慢机,改进了瞄具,优化了零件,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设计。
该枪可以发射9×19毫米鲁格手子弹、7.65×21毫米帕拉贝鲁姆手子弹、9×23毫米博格曼贝亚特手子弹,以及7.63×25毫米毛瑟手子弹,可以利用20发垂直弹匣供弹或32发垂直弹匣供弹。

MP28冲锋枪在二战爆发之前,少量作为德国军警的武器,多数作为出口,包括东南亚,南美,北美和一些欧洲地区,当二战爆发后,MP28冲锋枪基本不再是德国制式武器,被改进型号MP34冲锋枪所代替,后来被更前辈的MP40冲锋枪所代替,而MP28冲锋枪在二战期间却是东南亚沙场的主力。

ZK383 冲锋枪

二战期间由捷克斯伐洛克设计的一种冲锋枪,它比较冷门,在1933年进行生产,1948年就已经停产。
在二战前期,少数的ZK383作为西方步兵的武器之一,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子弹,利用30发弹匣供弹,可以调节慢射速和快射速,慢射速每分钟可发射500发弹药,快射速每分钟可发射700发弹药,并且还可以调节单发点射和全自动连射。

该枪的空枪重量为4.25千克,装上弹匣后为4.83千克,全枪长度为875毫米,枪管长度为325毫米,膛线分为6条。
ZK383冲锋枪在二战期间比较冷门,但它却是一种性能优秀的冲锋枪,当捷克被德军盘踞后,ZK383冲锋枪也被列入了德军制式武器。

百式 冲锋枪

在二战太平洋战役中,日军大量利用的量产型冲锋枪。
模拟了一战德国MP18冲锋枪和二战早期斯太尔MP34冲锋枪的基本特点,弹匣也支配在枪身左侧,发射8×22毫米南部手子弹,可以利用30或50发弧形弹匣供弹,还分为标准型和空降兵型。

该枪的理论射速可达到每分钟700发,射程为120米,空枪重量为3.38公斤,安装弹匣后重量为3.92公斤,全枪长度为102.5厘米。
但由于分开不了武士道的传统,在枪管处加装了38式步枪的刺刀,用于白刃战利用,但是该枪比拟美式11.43毫米的冲锋枪,它的性能还是很掉队。

波波沙41 冲锋枪

二战期间苏联士兵最常用的冲锋枪,也属于苏联士兵的标志性武器之一。
该枪在1941年开始装备部队,在1942年开始大量生产,二战期间该枪共计生产了600万余支,也是二战最成功的冲锋枪之一,就连德军士兵缴获后也很喜好用。

波波沙冲锋枪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可以利用71发弹鼓供弹,发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子弹,而且理论射速可达到每分钟900,射程100米~200米,可以单发点射或全自动射击,该枪的火力不次于二战期间的美军汤普森冲锋枪,并且波波沙在从二战一贯利用到上世纪60年代才退出轻武器历史。

波波沙43 冲锋枪

它是波波沙41型之后的版本,在1943年正式定型,舍弃了之前波波沙41的71发弹鼓,改为35发弧形弹匣,虽然弹药减少了,但火力并不输之前的71发弹鼓,并且增加了士兵弹匣携带量,减轻了士兵的负重,枪身还去除了之前的木质部件,而变得更大略单纯,更有实用性。

依旧发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子弹,但是把射速减少到每分钟600发,并优化了利用操控,射速变慢,精度变得更高,在实战中比波波沙41型更可靠,但波波沙43的产量比较少,多数配发给班长、装甲车长和军官等,而波波沙41型仍旧是主力。

伯莱塔M1938A 冲锋枪

由意大利伯莱塔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研制的冲锋枪,但最初M1938A冲锋枪并没有受到关注,之后随着第二次天下大战爆发,M1938A冲锋枪被启用进行试验,经由繁芜的测试,该枪的各方面都非常达标,终极决定量产,成为意大利士兵的制式武器。

该枪发射9×21毫米意大利规格的手子弹,可以利用15发或30发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可达到600发,有效射程为100米到200米,全枪长度为946毫米,枪管长度为315毫米,空枪重量为4.2公斤。
M1938A冲锋枪并没有设计快慢机装置,而利用了两个板机,个中一个可以半自动射击,其余一个是全自动射击,这样的设计在当时非常另类。
但该型冲锋枪的性能也非常优秀,不仅精度高,火力猛,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二战期间不仅作为意大利士兵的武器,德军的冲锋队和伞兵部队也曾采取过。

司登 冲锋枪

由英国在1941年研制的大略单纯冲锋枪,当时英国人对冲锋枪并不感兴趣,只认为步枪才是真正的武器,之以是英国在二战前期并没有采取冲锋枪,后来见识到德军MP34和MP40等冲锋枪的上风,才意识到冲锋枪的主要性,当时从美军手里采购汤姆森冲锋枪,到后来德国对英国的封锁,美国的物资不能到达,之后决定自行研制冲锋枪,以超低的本钱,廉价的材料就研制出了非常大略单纯的司登冲锋枪。

该枪早期发射美制11.43×23毫米弹药,到后来物资和补给被割断,利用了自己的9×19毫米弹药,采取32发垂直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为550发,有效射程为150米,全枪重量为2.95千克,全枪长度为895毫米,枪管长度为196毫米,枪口初速为381米每秒。
虽然是一种大略单纯粗糙的武器,但没想到以仅仅7美元低廉的价格,以及便于掩护的特点得到士兵的相信,在二战期间,司登冲锋枪共计生产出了400多万支,后期还声援给了其他同盟。

索米 冲锋枪

由小国芬兰在1929年到1930年期间,所设计的一款冲锋枪,在1931年正式投入生产,也叫做“索米1931型冲锋枪”。
该枪发射9×19毫米鲁格手子弹,可以利用20发、36发或50发弹匣供弹,还能利用40发和72发弹鼓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可达到900发,有效射程为150米。

在二战早期,索米冲锋枪就由芬兰士兵利用参与了苏芬战役,性能非常刁悍,火力猛,有很强的压制性,由于索米冲锋枪的影响,苏联也根据该枪的基本特点,研制出了波波沙41型冲锋枪。
在二战期间,索米冲锋枪不仅作为芬兰士兵的制式武器,还包括瑞典、丹麦、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地区,都采取了索米冲锋枪,但该枪在二战期间,仅生产了8万支。

汤普森 冲锋枪

二战期间美军大量采取的冲锋枪之一,基本上每一个步兵班中都会有一两支。
由于在开枪的时候会涌现类似打字机“哒哒哒”的声音,以是该枪还被俗称为“芝加哥打字机”。
但汤普森冲锋枪的造价较高,内部机器构造也比较繁芜,二战期间仅生产了140多万支。

汤姆森冲锋枪它最大的特点便是口径大射速快,发射11.43×23毫米ACP弹药,可以利用20发弹匣或30发弹匣供弹,或者50发弹鼓和100发弹鼓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为750发,但实际每分钟射速仅有40发,射程在150米到200米之间,枪口初速为282米每秒。
除了美军利用外,当时还声援给很多同盟阵营,在战役结束后,汤姆森冲锋枪沦为了帮派分子的武器,常常涌如今大银幕和电子游戏当中,也成为了天下名枪之一。

自动步枪类:

STG-44 突击步枪

它是天下上首款具有当代意义的突击步枪,同时也作为不少当代经典步枪的鼻祖,在1941年研制,1943年定型,在早期投产时别名还叫做“MP44冲锋枪”,该枪最大的特点便是利用了短筒弹,也便是现在的中间威力子弹,比半自动步枪射程短,但是比冲锋枪射程远,还有着冲锋枪同等的全自动射击能力和同等的形态。

STG-44突击步枪采取导气式自动事理,和枪机偏转式闭锁事理,可以调节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射击,发射7.92×33毫米新型短弹药,采取30发可拆卸式弧形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为550发,射程为350米到500米,枪口初速为685米每秒,并后期的型号还可安装夜视瞄准镜,该枪在当年基本上就算是“黑科技”,就连现在鼎鼎大名的AK47突击步枪,都借鉴了STG-44突击步枪的特点。

VG1-5 突击步枪

它算是一种德军的大略单纯突击步枪,由于在二战末期资源已经耗尽,无法大量生产装备,而且战况已经崩溃,为了做末了的抵抗,研制出了VG1-5突击步枪,它发射与STG-44突击步枪同等的7.92×33毫米Kurz短筒弹,并利用与STG44突击步枪通用的32发弹匣供弹,但整支枪都是粗糙滥造,由废物拼凑而成。

利用了钢管和钢片冲压并焊接而成,在前面放上了一块护木,尾部放上了一个木质枪托,就组合出了一支大略单纯突击步枪,它本来是一种具备全自动发射能力的武器,但当时由于弹药短缺,后期生产出来的VG1-5步枪,被去除了全自动发射能力,成为了半自动步枪,当时配发给本土民兵做末了的抵抗。

勃朗宁M1918 自动步枪

它是二战期间美军步兵班大量采取的自动武器,本来是一种自动步枪,却被当作轻机枪来增援作战利用。
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的地位很尴尬,本来是自动步枪,却重量过重,尺寸过长,已经达到了轻机枪的标准,但是又作为轻机枪,却只能上20发弹药,无法做到火力压制和持续性,有些不伦不类,但二战期间,在美军步兵班中却很受欢迎。

该枪发射7.62×63毫米弹药,利用20发垂直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548米,在枪管前部分还安装了一个双脚支架,可以支配在地面射击。
采取了长行程导气式活塞构造和开放式枪机,可以单发点射,或者全自动射击,该枪还具有调节射速装置,高射速每分钟理论可发射600发弹药,低射速理论每分钟可发射450发弹药。
虽然它很笨重,但在美军步兵班中却是很有效地增援武器,该枪一贯被利用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淘汰。

FG42伞兵步枪

二战期间德军空降部队专用的一种全自动武器,它有着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的两种角色,既能像轻机枪一样放置支架全自动射击,也可以收起支架调节快慢机,像半自动步枪一样点射,而且在当年FG42伞兵步枪的性能也非常强。

它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子弹,采取20发垂直可拆卸式弹匣供弹,并弹匣支配在枪身右侧,有效射程为600米,采取导气式自动事理,全自动理论射速每分钟可达到900发,枪口初速为755米每秒,在战斗时还能在机匣顶部安装一个德制4倍蔡司瞄准镜。
但是FG42伞兵步枪的构造繁芜,造价比较高昂,以是在二战期间生产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机枪类:

99/96式 轻机枪

日军二战期间,在太平沙场中大量采取了轻机枪,个中的96式是99式的过渡型号,96式发射与38式步枪同等的6.5×50毫米有坂弹药,而99式发射7.7×58毫米有坂弹药,而且这两种机枪都要比当时的大正11年式,也便是“歪把子”轻机枪更好。
采取与英国布伦式机枪同样的供弹办法,增强了换弹速率,简化了操控利用。

99式轻机枪的重量为11.4公斤,全枪长度为1181毫米,枪管长度为550毫米,发射7.7×58毫米有坂弹药,可兼容当时的有坂99式栓动步枪,采取30发弧形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450发到500发,采取气动式自动事理,枪口初速为715米每秒,有效射程为2000米,在二战太平洋沙场虽然比拟美式武器,日军99式轻机枪略显粗糙,但仍旧能对盟军士兵构成威胁。

DP28 轻机枪

苏联在二战期间所采取的轻机枪之一,最大特点便是在机匣顶部利用一个又圆又大的弹药盘供弹,也被老一代的人称作为“转盘式机枪”,在进行发射时,转盘会迁徙改变,弹药会从转盘的豁口掉入枪膛完成击发,虽然看似繁芜,实际上比较大略。

DP28轻机枪,发射苏制7.62×54毫米步子弹,弹盘容量为47发,每分钟理论射速为600发,有效射程为800米,空枪重量为9.1公斤,安装弹盘战斗全重为12.1公斤,在二战期间,DP系列轻机枪共计生产了80余万挺,并在当年有上千挺声援给了亚洲沙场。

MG34 通用机枪

二战早期德军所装备的一种通用机枪,在1934年正式定型,1935年列装部队,它发射7.92×57毫米毛瑟弹药,可以利用50发弹药盒,75发弹药盒或200发弹链供弹,理论射速每分钟可达800~900发弹药,可以利用三角支架或枪身自带的双脚支架固定设计,后期也有不少的MG34通用机枪作为装甲车和坦克上的车载武器。

全枪长度为1291毫米,枪管长度为627毫米,非安装支架的情形下,重量为12.1公斤,安装三脚支架后重量为19.2公斤,并且可以轻重两用,携带起来比较方便,在二战期间MG34作为德国最好的通用机枪之一,性能仅次于MG42通用机枪。

MG42 通用机枪

二战期间不仅是德军最好的机枪,乃至是全天下最好的机枪,基于MG34通用机枪的根本上改进而来,而且MG42机枪都是由人工组装。
该枪最大的特点便是猖獗的射速,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子弹,理论射速每分钟可达到1500发,在开火的时候枪声非常像撕布机,以是被盟军士兵们称为“撕布机”。

该枪具备轻重两用能力,可以利用枪身自带的双脚支架射击,也可以安顿在三脚支架上固定射击,并配备光学瞄准镜,射程可达到2000米,在二战结束后,该枪仍旧被沿用,但把之前的7.92枪管改换为北约的7.62枪管,发射7.62×51毫米弹药,并改名为MG3通用机枪,射速调度到每分钟1200发。

ZB26 轻机枪

由捷克在二战前期所设计的一种轻机枪,虽然在二战欧洲并不是很出名,但却在亚洲非常受欢迎,也是当时的主力机枪之一。
该枪发射7.92×57毫米毛瑟步子弹,标准型采取20发垂直弹匣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为500发,也有的型号可以安装30弧形弹匣供弹。

该枪的重量为10.5公斤,全长为1150毫米,枪管长度为672毫米,采取长行程导气式活塞事理和倾斜式闭锁构造。
该枪在1923年进行研制,1926年正式定型并开始生产,多数都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并参与了二战,后期捷克被德国盘踞后,大量的ZB26机枪存货,被列装到德军冲锋队当中。

布伦 轻机枪

该枪是二战期间英军和英联邦军队大量采取的轻机枪之一,在1935年正式成为英国制式武器,更换了之前的刘易斯轻机枪,当时英国从捷克斯伐洛克得到了生产权,之后由恩菲尔德兵工厂大量生产,被正式命名为MKI型7.7毫米布伦式轻机枪,也叫做“布朗式轻机枪”。

该枪采取导气式自动事理,发射英制7.7×56毫米步子弹药,还有一部分可以发射德制7.92×57毫米毛瑟弹药,利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可以利用双脚支架固定射击或三脚支架固定射击,每分钟理论射速为500发,还具备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射击两种能力。
全枪重量为23磅,全枪长度为1156毫米,枪管长度为535毫米,枪口初速为743.7米每秒,该枪在当年是一款性能十分精良的轻机枪,并至今也有局部地区仍在利用。

大正11式 轻机枪

日军二战期间,在亚洲沙场和东南亚沙场,大量采取的一种轻机枪,它的供弹办法非常分外,在枪身的左侧有一个弹药斗,可以在里面放入6板38式步枪的6.5×50毫米子弹,上面还有一个压进装置,将弹药挡住,里面的弹药会从下面的弹药口进入枪膛完成击发。
由于弹斗的缘故原由,瞄具只能设计在右侧,在射击时士兵的头部要向右倾斜,枪托也是向右偏斜式设计,以是也叫做“歪把子”。

该枪每分钟理论射速为500发,实际射速每分钟仅有120发,有效射程为600米,枪身重量为10.2公斤,全枪长度为1100毫米,枪管长度为485毫米,枪口初速为736米每秒。
但11式轻机枪的性能并不是太好,不能适宜寒冷地带,也不能适宜湿润地带,在射击时会常常涌现卡壳和弹仓故障等情形。

麦德森 轻机枪

它是天下上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轻机枪,由丹麦早在1905年就已经开始制造,并参与了第一次天下大战。
该枪不仅丹麦自用,还有很多不同的外贸型口径,包括瑞典的6.5×55毫米克拉格口径、8×58毫米克拉格口径、7.92×57毫米毛瑟口径、7.62×54毫米苏制口径和西班牙版本的7毫米口径,在当时该枪可以说是最脱销的产品

到了二战期间,麦德森轻机枪仍旧作为主力,有一部分7.92版本出口到亚洲沙场,有的可以利用双脚支架射击,还有的可以利用三脚支架固定射击,二战期间的7.92×57毫米版本,每分钟理论射速可达到500发,利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空枪重量为9.6千克,全枪长度为1160毫米,枪管长度为477毫米,到了现在,麦德森轻机枪仍有少数在南美地区作为警用武器。

绍沙 轻机枪

该枪早在一战期间就作为法军的轻机枪,它的形状奇特,利用一个半圆型弹匣供弹,内置20发8×50毫米莱伯尔弹药,每分钟仅能发射250发子弹,有效射程为560米,枪口初速为700米每秒。

采取枪管长后坐式自动事理和机头回转式闭锁办法,具备单发点射和全自动射击。
全枪长度为1143毫米,枪管长度为469毫米,内置4条膛线向右旋转,空枪重量为9.07千克。
但绍沙轻机枪在当年的性能非常差,不仅射速慢,还随意马虎卡壳,枪身笨重,在二战前期仅有法国自己利用,之后彻底淘汰。

那么本期这25种二战期间最著名的单兵自动武器,就为大家盘点到这里,如果你对此还有哪些不同想法,请在评论区中表达出来,想要理解更多武器装备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连续为你更新。

相关文章

四巨擘接踵落户 荆州崛起造纸新势力

4年内,造纸四巨子相继落户荆州,协议总投资超过550亿元,围着荆江两岸布局,总产能约860万吨,形成一股造纸新势力。一贯以来,造纸...

互联通信 2025-02-22 阅读0 评论0

25种二战著名单兵自动武器

到了二战期间,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单兵全自动武器,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可以装备,但数量远比一战的时候多。那么本期就来为大家...

互联通信 2025-02-22 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