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宣布 厦门有一群热爱手工的年轻人,他们自发组建***团队“AMY工艺社”,用业余韶光切磋互换。他们用机动的双手,制作中国结、剪纸、折纸、古风发簪……在丰富休闲生活的同时,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将寝室改成活动室 不定期举办免费传授教化活动
上周六下午,一场***讲堂在“AMY工艺社”位于翔安美地雅登的活动室开展。“工艺社成立于2018年,目前有成员18人。”创始人郑丽丽先容,“我们是一个由手工达人共建的***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有一技之长,而每个人也都乐意将自己的专长向大家分享。”

15平方米旁边的活动室温馨文雅,是郑丽丽腾出自己家一间寝室改造而成的。英文西席郑丽丽从小就喜好编中国结,本着“继续传统,尊故融新”的初心,她成立了“AMY工艺社”,以她的英文名AMY命名,郑丽丽承担了中国结的传授教化任务。“团队不定期安排活动,均由达人免费传授教化。”郑丽丽先容,同为创始人的林青青卖力教剪纸,杨海燕卖力教串珠,除此之外,还有古风发簪、羊毛毡等手工艺品的制作、传授教化。
“我们的作品一件也留不住,刚出炉就被亲朋好友‘抢’走了。”对手工团扇情有独钟的成员于晓鸿笑着说,社团给大家供应了一个切磋互换的平台。
传统手工艺充满魅力 连大男孩都被吸引来
“这幅装裱好的‘寿字图’是我的得意之作。”成员吴芳菲自满地向展示自己的中国结作品,这是她为爷爷八十大寿准备的礼物,耗时一整天才落成。
去年刚加入社团的20岁男生李奕勤,如今也迷上了编中国结,这位爱做手工的大男孩表示:“虽然要花费大量心思和韶光,但制作中国结却是一个培养耐心的过程,我会连续学下去。此外,我对其他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很感兴趣。”
“心中的相思已凝成一颗红豆,又化为点点心血滚落,仿佛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周圆为自己的古风发簪创作的先容词。这位21岁的大学生结合《红楼梦》的意境设计制作簪子。她见告,古风发簪作为汉服的配饰,能带给人穿越时空的觉得。
活动室一隅,摆放着几幅蝴蝶剪纸,维妙维肖,呼之欲出。这些都出自社团创始人林青青的一双巧手。“我自幼和老师学过传统剪纸,后来自己逐步摸索。剪纸的难度在于剪的时候必须细心,否则细如发丝的连接很随意马虎断开,风雅繁芜的部分是用刀子刻出来的。要想做出这么一只小蝴蝶,须要三四个小时的韶光,闲下来我就喜好从网上搜集新的图案,结合传统手腕进行改良考试测验。”林青青说。(文/图 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