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韶光瞥见了一些小伙伴剖析了一番腾讯的产品口试题:
“如果让你推销一把刮胡刀给张飞,你要如何推销?”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让我想起来之前,和朋友一起用饭的时候聊到了一个同样故意思的问题:“有两个发卖,想要去非洲卖拖鞋,结果去到非洲一看,创造这里的人都光着脚走路,一个发卖认为没有市场,另一个发卖认为市场非常大”。如果在口试的时候,碰着这两个问题,你的想法是什么?

回顾一下以上两个例子,在“非洲卖拖鞋”的例子里,实在仔细一想,彷佛两个发卖都有道理。在“给张飞卖刮胡刀”的例子里,也看到了好多推销方案,如卖张飞刮胡刀,去剃别人的胡子;向张飞宣扬胡子的坏处等等。
在以上的例子里面,针对不同的答案,彷佛大家讲的都有道理,那么差异在哪?针对这个问题深度思考,总结出做用户需求的三个阶段。
一. 做用户需求的三个阶段
结合做用户需求的难易程度和收益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做用户需求的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1. 跟随用户
跟随用户,谛听用户声音,不雅观察用户行为。以用户现有的认知或者利用产品中反馈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反馈产品改进或者产品推广。跟随用户,是做产品的低级阶段,也便是用户反馈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用户现在是什么状态,就依着现有用户的状态去做推广。在这个阶段做用户需求,大略、成功率高,但是收益甚微。
在“给张飞卖刮胡刀”的例子中,跟随用户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首先梳理一下张飞所处的环境和认知:
(1)处境
在三国期间,男人有蓄须的习气,因此每个男子都有胡子;张飞脸上长得胡子不好看,络腮胡子,让人一看便是个莽汉,而关羽却因一把俊秀的胡子得到“美髯公”的称号。(2)认知
毛发也者,所以为一身之仪表——古人视“美髯”为极品男人的标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伦理不雅观念的认知,不可轻易剃去胡子。跟随客户的阶段里,受限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伦理不雅观念认知,如果直接卖给张飞利用,是个行不通的办法,而把刮胡刀买给张飞用于惩罚行刑却是个可用的场景。在这一阶段,虽然推广的难度小,但是由于运用处景过于狭小,产生的收益不多。
2. 比肩用户
比肩用户,也便是我们做产品的人常日所说的“化身用户”、“化身小白”。我们须要有同理心,须要代入用户利用产品的场景,来理解用户希望在这个产品中得到什么、用户在利用产品中存在哪些障碍。当然,“化身用户”、“化身小白”是须要一定的产品素养和能力的,这种素养和能力来源于一定程度跟随用户的积累,也便是谛听用户声音,不雅观察用户行为。张小龙当初卖力***邮箱时制订的“1000/100/10”的法则,即哀求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去论坛看1000个用户体验反馈并回答、关注100个用户博客、做10个用户调查。有了跟随用户的条件,才能够真正的比肩用户。要不然会随意马虎陷入一种“想当然”的状态,以此状态得出的产品改进方向。
再回到“给张飞卖刮胡刀”的例子,在比肩用户阶段该当怎么做。我们考试测验一下化身张飞,相处于同一个时期,关羽有“美髯公”的称号,张飞难道不想要这种称号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不完备否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条件下,不去建议张飞完备刮掉胡子,而是做相应的修剪和润色,即相称于把身体上涌现问题的部分去掉。同时也造诣张飞一个“美髯公”的称号,在这个角度出发,刮胡刀就不再是一个刑罚用具,而是一个润色男人仪表的用具(这才是刮胡刀该当具有的用场),此时,用户购买、利用的驱动力将远远高于后者。但是,这里须要让张飞认同可以对胡子进行修剪和润色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3. 引领用户
引领用户,须要在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实质的条件下,给出最佳的办理方案。有一个很出名的案例:用户从所在地A到目的地B,其现有的交通工具是马车。那么用户在利用马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抱怨轮子不好、马不好,如果是跟随用户,即涌现什么问题,办理什么问题,改进的结果就将会是换一批马或者修补一下轮子;如果化身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能有一辆更快更平稳的车,不须要考虑马的质量、不须要考虑轮子是否足够圆,我们可能会做出一辆汽车;如果是引领用户,真正考虑到用户需求的实质,我们得到的答案将不再是一辆更好的马车或者是一辆汽车,而是一种更快更舒畅从A地到B地的办法。这时,可供想象,可供产品改进,可成功的空间就更大了,我们可以有飞机,有船,有更前辈的交通办法。
由于引领用户,每每须要颠覆用户现有的习气或者认知,因此须要花费大量的代价去教诲用户,成功率也比较低,但是一旦成功,其收益是不可限量的。回到三国时期,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男子会成为评判男子的一个标准?由于其代表了一种雄性的代表,就像雄狮的鬃毛。但是,在三国战役时期,真正该当作为评判一个男子的标准该当是力量、战斗能力,而不是胡子。相反,由于留胡子,很随意马虎藏污纳垢,士兵将更随意马虎生病。这样的话,行军千里,战力不是丢失在真正与敌军对抗的战役中,而在疾病。在这这个角度向张飞推销刮胡刀,他购买的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刮胡刀,而是全体军队恒河沙数的刮胡刀。
二. 总结
现在回过分来,看一下“非洲卖拖鞋”的例子,认为没有市场的是跟随用户,认为市场很大的是引领用户。实在两个人都没有错,认为没有市场的发卖,不须要在此投入太多的精力,可以把精力放在对拖鞋已有一定认知的市场,但这种市场竞争也一定激烈,收益较低;认为市场很大的发卖,前期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教诲用户,在用户的脑海里建立起须要拖鞋的认知,但如果成功,他面临的将是一个蓝海市场,收益无限。
做用户需求的三个阶段,很多时候须要根据产品的发展阶段和公司本身具有的资源综合考虑,但很多人身在个中,却无法清晰认知三个阶段的差别,导致会议中,不同的人针对同一问题持截然不同的不雅观点。如果有一个人能够针对这三个阶段综合考虑,根据产品现状的发展,提出完全的办理方案,不同计策的决策所产生的投入产出比。那么改选择什么策略就显而易见了。
作者:Zoppo_peng,微信"大众号:Zoppo产品发展日记
本文由 @Zoppo_peng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