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铁架托起两个硕大的工业除尘罐,罐身涂成鲜艳的红黄蓝。五方桥东南角,一个工业和艺术风格“混搭”的文创园吸引不少市民容身。这里是刚刚完成改造的北京天海工业公司。
三年前,这里的车间还焊花四溅。在业内,天海工业大名鼎鼎,曾生产出被周恩来***称为“争气瓶”的华北第一支氧气瓶,其各种气瓶产品远销海内外,个中钢质无缝气瓶产销量稳居天下第一。2016年,随着非都城功能讲明,天海的生产线外迁,险些就在同时,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造开始了。
郎园内旧厂房改造的城市阅读空间为市民供应了读书休憩的好去处。 本报 武亦彬摄

老国企如今变作了时尚的文创园,有万平绿茵、千米曲径、参差十楼、错落百景,陈设着常化炉的车间变成了一座工业博物馆。今后,这里还将陆续配备职工食堂、健身房、咖啡书屋、白领公寓等。“低密度、个性化的园区,非常适宜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园区卖力人郭振坤说,去年底完成改造后,前来稽核的企业就相继而来。不久之后,首批文化、科技类企业就要正式入驻。
朝阳曾是工业重镇,纺织、电子、机器、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都落户于此,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老旧厂房。区委布告王灏表示,近年来,朝阳区坚持非都城功能讲明,深入履行减量发展、集约化发展,积极探索形成老旧厂房转型文化家当园区的“朝阳履历”。在充分调动城市文化资源市场活力、有效促进高端文化资源涵养集聚、构建“高精尖”经济构造,持续推动城市更新转型与空间优化等方面发挥了主要浸染。
在讲明腾退后的空间中,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创园如雨后春笋般呈现。
去年11月,崔各庄乡南皋路129号,另一处旧工业遗存厂房转型改造成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其前身北京市塑料三厂成立于1961年,它先是于2004年停产,引进制造加工企业入驻,随后又逐渐调度家当构造,发展文化创意家当。
经历了企业退出和转型升级,塑料三厂现已形成了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的文创园区,目前入驻企业中文化影视、设计类文化艺术创意类公司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园区立足自主经营,精选优秀业态,环绕城市总规,连续引入文创类企业,打造更具活力的品牌文化创意园区。
在寸土寸金的城区里,朝阳区不断探索文化家当更新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发展模式。北京齿轮厂、胜利混凝土建材厂、京棉二厂……这些老旧厂房都在腾笼换鸟的同时实现了转型升级。如今,在家当用地指标一分未增的条件下,朝阳区已经有84个文创园投入运营,并形成了错位、协同、领悟发展的良好格局。
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截至今年5月,朝阳区文化家当实现收入829亿元。全区文化企业总数打破8万家,聚拢了98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引进造就了一批发展速率快、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能企业,在构建“高精尖”经济构造,做事都城全国文化中央培植中的浸染日益凸显。
来源:北京 朱松梅
流程编辑:RB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