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快报讯 近日,读者杨师长西席反响了一件怪事:每天放工回家,都会创造电动车坐垫上有一层黏黏的东西,觉得含糖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最近一个月每天如此,附近的车上也都是。会不会是有人在搞恶作剧,如果是的话,那也太执着了……
去现场察看前,我先和杨师长西席进行了电话沟通。杨师长西席说自己就住在孩儿巷附近,每天都会骑车到凤起路站地铁口,然后换乘地铁去上班。“最近每天下了地铁准备骑车回家,车把手、坐垫上都是黏糊糊的东西,很粘手。像油污,又像是饮料倒上去的一样,但用水一冲就没了。”杨师长西席对此很是迷惑,“这东西让我心里以为有些发毛,而且阁下的车上和栏杆上也有。是不是有人故意恶作剧?我担心这种东西对人有害,以是想请‘民意直通车’帮我找出答案。”
现场察看——

不少非机动车车身上滴满“油污”
当天下午,我骑车到中山北路,穿过孩儿巷,来到了杨师长西席所说的凤起路站A出口附近。这里是凤起路地铁站的紧张出入口之一,人流量比较大。在A出口的两侧,停放着很多非机动车。
西侧靠近延安***行道护栏的非机动车位,一贯延伸到了A出口的无障碍电梯。在这段40米旁边的停车区域内,电动车、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密密麻麻地停放着。
这些车辆新旧不一,颜色互异,一眼看过去,并没有什么异样。但凑上前仔细一看,我创造,这些车坐垫、把手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液体滴落的痕迹,和杨师长西席所反响的情形千篇一律。
这些点状的痕迹,大多分布均匀,就像是喷雾器喷出的水珠洒上去的那样,也有个别直径较大的。在阳光的照射下,看上去尤为明显。几辆共享单车,彷佛停放在此处良久没有移动过了,坐垫上已是面孔全非,看得人有些“密恐”。
我壮着胆子用手摸了摸,发觉有些粘手,就像是油或者糖水干掉之后的黏腻感。仔细闻了闻,却没有什么分外的气味。
这个区域有个公共自行车(小红车)借还点,停着几辆小红车。走近仔细不雅观察,我创造小红车的坐垫和把手都很干净,没有黏答答的东西。同样的,在A出口东侧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上,停着的车辆也是干干净净的。
市民采访——
该当不是人为的
为什么会涌现这样的情形,难道真的有人故意搞的恶作剧?为了弄清这些“油污”是从何而来的,我来到了凤起路地铁出入口前的小卖部,和店员李姨妈聊了聊。
一提及这件事,李姨妈也以为有些奇怪。“我之前都没有把稳,本日太阳好,出来坐了一会,创造我的车子上也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李姨妈指着自己停在一旁的电动车说,“该当不是人为的,至少我没有看到过,但真不知道是哪里飘下来的。”
我向李姨妈借了块抹布,蘸了点水,在她的车上抹了抹,痕迹立马就消逝了,也不再黏腻。
这时走过来一位大伯,准备取车离开。他的车座上套着一个塑料袋,肉眼上看不出来,不过车后座上,一点一点的痕迹比较明显。我问大伯,是不是知道“油污”的情形,以是故意在车座上套了个塑料袋?大伯笑着说:“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不说,我都还没把稳过。看来,往后不能在这里停车了。”
不是人为喷洒,难道是高空“坠物”?举头一看,我找到了这些“油污”潜在的来源——道路两旁种的行道树。仔细看去,这些行道树的金色叶片上,彷佛有什么东西在闪闪发亮。我捡起了一片落叶仔细不雅观察,叶片表面同样有一层油状的液体,同样也是黏糊糊的。
这或许便是小红车上有“油污”的缘故原由,由于小红车是停在车棚里的。
接着,我从凤起路地铁站A出口出发,沿着延安路一起向南走到了庆春路口。创造停在行道树下的车辆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油污”。有几辆永劫光未挪动的电动车,像是刚从“油池”里捞出来一样,玄色的坐垫上满是“油污”,好似一张“舆图”,洗濯起来难度不小。
专家释疑——
那是蚜虫的分泌物
这一排行道树到底是什么树?为什么会滴下油状的液体?这些液体对人有害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找到了杭州市园文局。看过我手机上拍的照片后,市园文局的事情职员立时就给出了答案——这些树是栾树,而栾树“滴油”的缘故原由,是由于树上涌现了蚜虫。
“栾树易生蚜虫,不过一样平常集中在春秋两季,可能是最近气温偏高的缘故原由,它们又涌现了。”这位事情职员阐明说,“在栾树的枝叶上吃饱喝足后,蚜虫会产生出大量的分泌物,或粘在树叶树干上,或直接滴下来,导致树木看上去像是在‘滴油’。”
这位事情职员同时也表示,这些分泌物含有较高的糖分,以是摸上去会粘手,不过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我们会与干系绿化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尽快进行除虫处理。”
我把市园文局事情职员的回答,转述给了杨师长西席。“我一开始也想过,是不是树上滴下来的?紧张平时也没有机会白天去看一下。”杨师长西席恍然大悟地说,“经由你们的核实求证,心中的困扰终于放下了,往后停车会只管即便阔别树下,感激快报‘民意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