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1.6万字深度解析跨境电商Temu成长史

1.6万字深度解析跨境电商Temu成长史

深圳市名雕装饰股份通讯 2025-01-1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这篇文章诚意满满,看完后,或许你就能够理解为啥拼多多旗下Temu能够成功,它到底做对了什么,并且不仅仅是Temu,还会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有所理解,希望对你有用。

开篇

1.6万字深度解析跨境电商Temu成长史 1.6万字深度解析跨境电商Temu成长史 智能家居

2024年3月20日,拼多多集团发布古迹公告,Q4季度总收入888.8亿元,同比增长123%,本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净利润为254.8亿元,同比增长110%。

1.6万字深度解析跨境电商Temu成长史 1.6万字深度解析跨境电商Temu成长史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23年整年总收入为2476.4亿元,同比增长9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净利润为679.0亿元,同比增长72%。

财报一经发布,拼多多美股市场股价直线攀升,盘前涨幅一度超过17%。

一韶光,拼多多的各项业务成为了市场热议的焦点,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的的广泛关注,一是海内主站的增长没有见顶,拼多多抵御住了2023年各大电商平台的价格战,二是新的增长引擎开始扛起大旗,旗下的跨境平台电商Temu的高速发展,为未来打开估值空间。

用一句话总结:海内一起向好,外洋持续狂飙。

拼多多的收入紧张来自两大板块——在线营销做事和交易做事,前者是商家在平台投放的广告用度,后者是平台在商家交易中抽取的佣金。

在线营销做事收入紧张来自于海内主站,收入为486.8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海内网上零售额9%的增长;拼多多交易做事收入整年为941亿元,同比增长241%,这部分收入紧张由主站的支付、佣金收入,和多多买菜、Temu业务收入构成。

而如此之大的增长,大部分都由Temu推动,事实上,这种偏差在二季度就已经有所表示,Q2拼多多交易做事收入为143.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32亿元,个中Temu也被看作增长紧张贡献者。

根据公开信息,Temu收入紧张可以拆解为两部分,一是根本的商品加价,按照供应商供货价与实际售价之间的差值计入佣金收入类目;二是从仓储、跨境、干线到配送全体物流如约的本钱,而随着Temu发卖额的爆涨,也会带动营收的增长。

有研究表明,Temu在2023年的古迹贡献了拼多多集团收入的23%,这一数字在2024年有望提升到43%,未来的占比可能会更大,不出意外,Temu将成为拼多多第二增长曲线。

只管市场对付Temu非常关注,但拼多多并未对其独立展现干系数据,拼多多集团董事长兼联席首席实行官陈磊谈及Temu也十分低调。
他表示,环球化业务仍旧处于早期阶段,在未来可能有很多变革和寻衅,目前拼多多已经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

自2022年9月上线至今,Temu已进入50个国家和地区,手机运用被*** 了2 亿次,让约 9% 的美国人在自己的平台下单,吸引到约1.2亿人浏览商品,均匀每天发出160万个包裹,大部分的包裹送往美国, 根据预测,2023年Temu的GMV在140亿-16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跟跨境电商SHEIN在2022年美国市场完成的GMV相称。

据悉,Temu还为 2024 年定下了一个颇为激进的 GMV(成交额)目标 —— 300 亿美元,是今年的两倍还多。

纵不雅观Temu一年韶光的野蛮发展史,我们在感叹其速率和激情的同时,也怀着好奇心来看看它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我将从下面12个方面来进行逐一剖析。

Temu的出身背景。
Temu的扩展进程。
Temu的商业模式。
Temu的营销策略。
Temu的用户策略。
Temu的价格策略。
Temu的业务策略。
Temu的商家策略。
Temu的团队策略。
Temu对亚马逊影响。
Temu的潜在风险。
Temu未来模式探索。

我征采了大量材料,只管即便为大家拼凑出一个完全的Temu的商业版图。

Temu的出身背景

环球化的布局,该当说是拼多多创立之初就想好的计策,在推出Temu这个项目之前,就一贯有做外洋市场的操持 。

2016年,拼多多成立1年韶光,黄铮作为特邀高朋出席了央视的《对话》栏目,这一期对话的主角是张一鸣,期间主持人让高朋给张一鸣提建议,黄铮当时就表达出对付环球化的想法。

他提到:如果我是张一鸣,我会更加激进地做环球化,由于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跟上一代比较,会比他们更大的环球化视野,更早的接管国际资讯,环球化的机会也更大。

其余从代价创造的角度来讲,带领中国的资讯走出去,包括中国的产品走出去,这一点本身也是为BAT 也好,为全体国家也好,创造的代价是最大化的。

当你全体公司布局到环球,并且反过来用环球的资源集中回来打中国的市场的时候,我想那个时候可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一些。

可见,如果有机会,拼多多一定会布局环球化的市场,但是苦于当时海内刚刚起步,资源中央便放在开拓海内市场,并没有选择环球化并行发展。

但这不代表拼多多放弃环球化的考试测验。

黄峥团队实在早在 2010 年就开始涉足跨境,17 年旗下的婚纱和快时尚独立站 Floryday 也仅次于 SheIn,虽然末了逐步掉队,但 18 年开始,拼多多以投资互助的形式孵化了面向欧洲市场的仿品电商平台 Vova,不过在21 年被公安查封。

黄铮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得当的机遇。

2015年拼多多海内正式上线,流量依赖微信,物流依赖菜鸟,通过别人看不上的低价白牌,以屯子包围城市的计策,仅仅6年的韶光,拼多多就成为海内第三大电商平台,GMV破2.4万亿。

然而,2021年之后拼多多未能延续火箭版的增长速率,无论是新用户的增长还是用户消费的金额均涌现乏力,根据拼多多的公开财报数据显示,2020-2022 年前 3 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70.26%、102.52%、36%,“增长见顶”成为了摆在公司内部最大的问题。

2020年的时候,除了公司主站,拼多多开拓了多多买菜的业务,当时正值公司五周年庆,创始人黄峥指出,多多买菜是拼多多“炸开金字塔尖”的“试金石”项目,所谓的“试金石”,是指老员工不应躺在功劳簿上,而是要去做新业务,所有员工都要抖擞新活力。

依赖多多主站成功履历,通过超低价+高效率的打法,仅仅两年韶光,多多买菜大得胜利,成为多多主站外又一增长项目。

此时正值疫情期间,海内家当链过剩,但民众消费乏力,此时,出海便成为各大电商平台重点的发力点,Tiktok 和 Shein 在外洋的扩展成绩,让拼多多看到了机遇,也给了黄铮决心。

Tiktok 于 2017 年 5 月上线,2019 年底月活数据达到了 5.07 亿,2020年Tiktok 开始考试测验直播带货,2021年开始,Tiktok 分别在印尼、英国、美国、东南亚四国、新加坡等地区上线 Tiktok 小店,当年其美国小店的单月总交易额已达 1.4 亿美元,并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Shein于2008年在南京成立,2012 年放弃了跨境电商的婚纱买卖,收购了一个域名为 Sheinside.com 的网站,开始专注于外洋时尚单品市场,2015 年至 2020 年,这 6 年间,SheIn 营收从 6 亿美元攀升到157 亿美元。

再来看看宏不雅观跨境电商的情形,虽然经由了20多年的发展,但保持着近15%的年复合增长率,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打破2万亿元,2023年2.38万亿元公民币,增长15.6%,可以这样说,依然是一片非常广阔的蓝海。

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22年中国电商渗透率达到27.21%,比较之下环球整体电商渗透率却只有20.4%,个中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2022年的渗透率更是不敷10%,这还是2022年的数据,再往前看,渗透率更低。

一个巨大的市场等待着黄铮,而此时,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

于是,一个内部被称为 “X 项目”的跨境项目,2022 年 5 月份正式启动,顾娉娉(阿布)、多多买菜和主站数位卖力招商的一级主管奔赴欧美市场调研,理解当地仓储物流、本土供应链、当地用户消费习气等情形。

就这样,跨境项目成为了拼多多内部又一个“试金石”。

2022年9月,一个名为“Temu”的APP在美国上线了。

Temu的扩展进程

Temu的发展进程可以用以下几个阶段来概括。

2022年9月: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式上线,首站面向北美市场。

2022年11月:Temu在美国市场超过亚马逊成为***量第一的购物运用。

2023年4月:Temu在英国正式上线。

2023年7月:Temu在日本、韩国正式上线。

2023年9月:Temu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站上线。

2023年10月:Temu在环球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站点,覆盖了欧美、大洋洲、拉美和亚洲。

原来很多人都在预测Temu的首选会是东南亚市场,毕竟这里市场还没有那么成熟,竞争相对较小,而且Tiktok首选的便是东南亚,为啥拼多多会把美国作为第一站呢?直接攻入亚马逊的腹地。

作为环球GDP第一国家,第二大电商市场,美国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金额,据宣布,美国消费者在电商上的支出已经靠近每年一万亿美元,疫情又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的发展,美国人正在改变传统的购物模式,越来越多地选择在线上购物,过去的三年里,美国电商市场规模增长了25%。

而受到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美国人又须要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是美国的下沉市场人群,但美国的本土电商亚马逊在仓储物流上的本钱较高,难以做到极致的低价。

从SHEIN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看出,其主打低廉、轻时尚、上新快的服装,在美国市场上大得胜利,快速发展。
这就给了Temu很好的参考,而低价一贯是拼多多的绝命武器,不仅中国人须要,在发达国家也是一样,没人能够谢绝。

而东南亚市场,低价电商的发展远比欧美市场成熟,市场虽然和拼多多的低价线路相契合,但是竞争非常激烈,在经由稽核之后,Temu终极瞄准了北美市场,首站便选择了美国上线。

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后,逐步扩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亚,进而到欧洲市场。
Temu的扩展犹如阵地战,占领一个地方,取得胜利,继而再去占领其余一个沙场,稳扎稳打。

在欧美市场取得初步的成果后,Temu没有停下脚步,又将目光锁定在亚洲市场,7月1日Temu将日本作为亚洲的第一个上线站点,7月24日,又上线了韩国市场。

8月27日,Temu宣告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东南亚虽然有广阔的机会,但东南亚的竞争相称的大,Temu得同时面对东南亚电商三巨子“Shopee”、“Lazada”和“TikTok ”只管寻衅重重,但Temu依然迎头而上。

至此,Temu完成了欧美亚洲的业务布局,开启环球化的征程。

Temu的商业模式

纵不雅观Temu的扩展进程,它能在短期内崛起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不可分割。

拼多多 CEO 陈磊曾说:“在拓展外洋市场的过程中,Temu并没有完备照搬拼多多在海内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完备模拟某个现有跨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而是基于拼多多在海内市场积累的成功履历,结合外洋市场的特点进行调度和优化,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

那Temu的商业模式是啥呢?

总结下来便是两个词:极致性价比+极致体验。

根据《2022跨境电商消费者调研》的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择跨境电商平台时紧张考量四个关键要素:价格、商品种类、运费以及退换货速率。

而Temu在这些方面表现得相称出色。

一方面,旧调重弹的低价,虽然和SHEIN一样,Temu的核心定位是供应极致性价比的商品,但与SHEIN不同,Temu在某些同品类商品上的价格乃至能低出一半乃至更多,Temu上的产品定价常日是其他电商平台的三到七折,但品质和其他平台并没有太大差别。

这方面紧张来自于减少中间环节,家当带商家直达外洋的消费者,保障了持续康健的低价。

传统跨境电商中,人工物流运营方面的本钱要霸占产品售价的30%,但在Temu上仅为10%。
Temu通过全托管的模式,卖家只须要专注于产品的定价和制造,然后把产品送至Temu设在广州的仓库,出口、营销、如约、售后、定价,全托管给平台。

这样一来,在卖家端,Temu卖家无需担心仓储、物流和订单处理等细节,减轻了他们的运营包袱,专注于做好产品和定价,尤其是中国的工厂可以最大化发挥供应链上风,降落本钱,返利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Temu供应的免费运输做事是其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利器。
通过这项做事,Temu能够确保消费者享受到免费送货和退货的便捷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实度。

此外,Temu平台上的商品种类非常完好,涵盖了衣饰、家庭用品、办公用品、车辆配件以及电子产品及配件等多个领域,可以知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同时,Temu主丁宁卖小体积、低重量的产品,不仅有助于降落物流本钱,还能显著提升运输效率。

在这样的模式下,用户能够得到极致的低价和做事,供应商发挥家当带上风,Temu作为平台连接供应商和用户,形成飞轮迁徙改变,实现自增长。

Temu的营销策略

Temu这个词,是拼多多自创的,在英语里原来不存在,以至于很多外国人都不认识,但这也变相勾起了好奇心,让他们将关注重点放在词的含义上:“Temu Up,Price Down(一起买,更便宜)”。

酒喷鼻香还怕巷子深,Temu的快速扩展,用户数量激增,与其营销办法有着极大的关系。

营销获客上,Temu采取多渠道营销推广策略,包括社交媒体、内容推广和同盟营销。

在冷启动阶段,平台通过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展示产品,Temu在上线后的第一个月,便投入了约 10 亿元公民币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根据Meta透露,Temu的广告投放量惊人,每天在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三个平台同时投放的广告超过 5 万个,美国媒体统计了Temu每一天在各个平台的广告用度,竟然高达1000万美元(约合 7300 万公民币/天)。

Temu不计成本地买下了中国广告代理公司能供应的大部分流量,一位代理商将其形容成 “吞噬统统流量的黑洞”,绝大多数流量供给来自 Google 和 Meta,对付这两大流量主,只要代理商手里有量,Temu险些是有多少要多少,不将 ROI(投资回报率)作为第一考量指标。

大量的广告投放为Temu带来了显著的***量增长,使其成为 2022 年电商出海领域的黑马,上线仅一个月,Temu就成为了 Google Play 购物类运用***量第一名的运用程序。

同时它还约请大量KOL开箱测评吸引用户,进行“社交裂变”传播,大量的网红“开箱试装”***和购物分享***,很能勾起不雅观众的购物欲。

与此同时,Temu还加大了营销引流的投入,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中,Temu的PPC支出(点击付费广告)约为2.424亿美元,超越沃尔玛的1.71亿美元,位居第二。

据晚点 latepost 宣布,Temu上线两个月时,其营销用度已经达到了约 140 亿元。

高额的投入确实为 Temu吸引了大量的客户,有美国网友评论道:“险些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Temu的广告。

而真正的迁移转变点是在 2023 年 2 月上岸超级碗—— 1 亿美国人不雅观看的职业橄榄球年度冠军赛,简称“超级碗”,在美国,论传播量、影响力及覆盖面,可以与央视春晚相媲美的体育盛事,有着“美国春晚”之称。

数据表明,2022 年超级碗的美国不雅观众人数达到了 9918 万人。

级碗的不雅观众群体与Temu的目标受众高度重合,Temu平台发卖生活用品,而超级碗的不雅观众,不论其收入、年事还是性别,只要具有生活购物需求,都在Temu用户画像的锚定例模里。

Temu花费 1400 万美元购买个中两个 30 秒时段,广告里,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子利用Temu不断变换服装,对Temu供应的廉价服装和配饰感到惊异,终极引出了广告语——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亿万财主一样购物)。

Temu广告播出后在美国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而超级碗在加拿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超过一半的加拿大人会不雅观看超级碗的赛事或部分比赛,此广告不仅推动了美国业务的开展,还加快了加拿大的业务进度。

如此大的投入,收成也颇丰,播出当晚,Temu***量激增 45%,日生动用户数增长 20%,更主要的是Temu能上超级碗,在某种程度代表了一种社会和政治容许。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Temu还通过同盟营销等多种办法来获取客源。

Temu在其官方网站首页设立了一个互助同盟入口,约请感兴趣的博主、网红和其他互助方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忙推广,并且他们为他们供应返利佣金。

除了通过高额投放和会员拉新刺激补贴政策外,Temu还禁绝时推出限时超低价优惠活动,以增强用户留存率,提高用户参与度与互动性。

例如,通过引入纸牌等小游戏,用户可以赢取免费物品,同时也能延长用户在平台上的勾留韶光,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Temu有多达 30 个紧张种别,涵盖了从服装到家居用品、从时尚配饰到宠物食品等各个领域。
险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须要的东西。
此外,平台上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更吸引了一批虔诚的艺术家和爱好者。

通过上面的三板斧,猖獗地烧钱营销,自从去年十月开始,Temu就一贯稳居苹果 app store ***量的第一名,上线一年,Temu就成为了环球***量第六的 APP,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得到 2 亿***用户,而在Temu之前,中国互联网出海的产品中,只有TikTok可以做到每年新增上亿用户。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Temu复制美国营销模式,进军环球其他市场。

Temu的用户策略

Temu为了快速吸引新用户,可谓是大费苦心。

基本上采取了两个策略:补贴+约请褒奖的模式,跟拼多多早期在海内推广模式同等,但也略有一些不同。

首先是对付新注册的用户,如果订单满 60 美元,就会得到一张满减 30 美元的优惠券,针对新用户,Temu供应首单折扣商品,折扣力度高达 90%,基本上即是白送。

其余在新用户购物前三单时,还可享受 30%的折扣,通过这样多重的优惠策略,有效地吸引了大批新用户进行复购,而不是买一单就卸载,实现了强有力的拉新效果。

在用户的***注册上,Temu也想了很多办法。

首先约请好友进行注册,自己就可以得到20美元的褒奖;此外,TEM还用上了拼多多的传统技能,先后在美国和其他新市场上线 “砍一刀” 功能,每位“砍成”的用户都能得到一张平台八折购物券。

其余还有各种玩游戏得优惠的匆匆销活动,老用户只需约请几位新用户下单,就能领现金、返大额优惠券。
不过,在美国市场,拼团模式的效果相对较差,由于美国用户更看重个人隐私。

就这样,在这样一系列“薅羊毛”活动的攻势下,大批的外洋用户自发加入到 Temu的宣扬中,有关Temu的帖子会在 Facebook、Twitter、TikTok等一些社交平台上传播开来,有点类似于海内的小红书种草。

当下,在某些平台上还有大量的”薅羊毛“的帖子,详细地描述了在Temu上买到的一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
还有大量的类似于“任务已经完成了 98.1%,只差 2%就能提现了,大家可以帮我一下吗?”的动态。

跟海内微信中,你的某个好友约请你”砍一刀“一模一样,在中国人中常见的套路,在美国同样有效,而这来自于拼多多对付人性的把握,每个人都有贪小便宜的生理。

其余Temu的页面也很吸引人。

“到处都是活动,到处都是标签”,秒杀、匆匆销、折扣板块非常明显,而且日日如此,这对付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奇怪,但作为比拟,美国最大的购物网站亚马逊的界面就较为克制,即便“像亚马逊的prime会员日的活动,首页就一个轮播图”。

美国消费者没见过这样,各种极具性价比的东西琳琅满目,在首页轮播着,这就导致用户“逛”的韶光大大提升,根据移动剖析公司 GWS数据显示,用户每天在Temu上花费的均匀韶光为 20 分钟,而亚马逊仅为 12 分钟。

勾留韶光变短,也让亚马逊的美国用户生动数量急剧低落,2023 年 4 月至 7 月,亚马逊的日活从5400 万降至 4600 万。

与此相反,2023年年初以来,Temu的用户数量增加了近 1000 万,与沃尔玛并列第二。

Temu的价格策略

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便是四个字:“极致低价”。

拼多多最早在消费者心里种下的心智是 “低价省钱”,其社区团购业务多多买菜推出的第一步,也是先将低价策略践行到极致,做大规模后再优化品质。
Temu遵照了相同的路径,将低价贯彻到极致。

过去一年中,SHEIN 和亚马逊的商家们创造,在一些同品类商品上,Temu的商品价格可以做到比两家便宜一半乃至更多。

我们来剖析下它为什么可以做到极致低价,而其他的平台却很难做到,实在紧张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模式,第二是机制。

首先说下模式。

跨境电商不是一门大略的买卖,面对一个陌生市场,新入局者须要从 0 开始,在选品、供应链、营销推广等环节反复试错,哪怕亚马逊等平台供应了很多工具和做事,大多数卖家仍须要组建专业团队,本钱极高。

而Temu最大的差异是采取全托管模式,将要跨境电商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在这个模式下(待会详细来讲),海内的商家只须要卖力好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即可,其他的都是平台来承担,当然,这种模式下,商家也失落去了最主要的一点,那便是定价权。

Temu会引入竞价机制,鼓励商家相互竞争,给出最低价格,谁有能力谁来上库存,把通过筛选的货品发往Temu的海内仓库,后续都由Temu卖力,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对付跨境电商完备不懂,可能只会说hello和hi的商家,也可以给Temu供货,进入跨境电商的浪潮。

在这种模式下,缩短了供应链的长度,工厂源头通过平台直接到消费者,在代价链上本身比拟其他平台就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余Temu通过引入海量的供应商,进行竞价挑选出更具有竞争力的商品,然后再通过规模效应降落运营、投放、货代和末端配送的本钱,极致压缩所有参与方利润。

就拿商家来说,你出价5美金,但是有别的商家出价4.9美金,在品质相同的情形下,Temu会选择4.9美金的商家,这就逼得出价5美金的商家优化本钱,连续贬价,而一旦选择贬价到4.8美金上架后,那个之前出价4.9美金的商家可能会压缩本钱到4.7美金报价,就这样,商家陷入相互内卷当中,末了达到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则是行业最低价格,也达到了Temu的目的。

那会不会存在商家抱团取暖和,大家一起统一报价的情形呢?

该当说很少,由于很难达成同等。
这些商品基本都是来自于家当带品牌,Temu会在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全国多个省份的家当带频繁召开招商宣讲会,招募工厂、Temu前期会不断地造势,营造出一种只要入驻就能暴富的气氛,比如,反复宣扬某母婴商家刚上线就月销近几万单,类似的造富故事比比皆是,这就让一些苦于库存,又陷入被亚马逊规则淘汰边缘的商家,蜂拥而至投入Temu的怀抱,成为Temu供应商,实现自己的跨境梦。

目前,Temu累计招募了9万名供应商,供应超过100万个SKU。

而这些供应商能入驻Temu,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尤其是在当前海内电商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家当链过剩,各家都有自己的考虑,有的须要快速回款,有的须要发员工人为,只要轻微有点利润,你不做别人就会做。
这不像是品牌的代理商,有品牌方在统一在调控价格,如果不听话扰乱市场价格,那就取消代理权。

这些工厂并没有统一的“领导”,唯一的“领导”便是Temu。

说完了模式,再来讲讲Temu的低价机制是怎么实行的。

首先是系统化,针对供应商,Temu会不断地提高系统自动化竞价的能力,在现行的竞价规则下,平台每周举行一次商品竞价,同款中价低者胜出,得到更多流量支持,竞价失落败的商品则会被平台限定备货与上新,如果商家持续竞价不堪利,商家已入仓的货色将由Temu退回。

同时针对物流商,Temu有计价系统,核心原则是一个月内价格只降不升,如果贬价追溯到未结清的款项。
但是物流买卖分淡季和旺季,淡季双方皆大欢畅,但是旺季呢?物流商苦不堪言,不过为了能够长久的买卖,也会忍下来。

当然这中间会有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双方不断地断试探对方的底线,基本上谈到你撂挑子不干了的前一步。

最近,Temu还提出了一个叫做报告高价率的新观点,Temu平台明确规定,报告高价率不得超过95%,一旦触及这一红线,卖家将面临逼迫贬价的惩罚。
此外,供价高价率排名垫底的主体还将受到额外限定,包括其名下所有店铺待选品被禁止选中,以及从限定日起订单金额被冻结30天的严厉方法。

在选品机制和供应商管理机制上,直接沿用了多多买菜的逻辑和流程。

为了掌握本钱,多多买菜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产品的选择尤为突出。
举个范例的例子,多多买菜对选品的哀求很大略:好吃便宜。
例如黄瓜,直的和弯的既然在口味和品质方面差别不大,那就选更便宜的。

对供应商的管理,多多买菜直接甩钱给托盘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因此常常发生串货征象,但终极也让部分标品价格降落了20-30%,这种断崖式让利,让多多买菜瞬间打开了海内的四五线市场。
乃至为了节约本钱,省区业务卖力人直接在仓库办公……

而这种模式完美地复制到了Temu身上。

当然,对付Temu而言,低价策略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也带来了商家利益的寻衅,不过世间难有双全之法,如今的Temu在追求平台利益和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也不得不接管商家利益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现实。

但随着韶光的推移,终极Temu也可能像拼多多一样,开始走上品牌行货的路线。

Temu的业务策略

1月24日,Temu宣告将在“全托管”模式之外推出“半托管”业务,Temu半托管一期业务操持于3月15日在美国站点启动,并将在当月月尾扩展至欧洲各大站点。

我们来看下什么是“全托管模式”?什么是“半托管模式”,全托管模式下Temu为啥能够发展如此之快?那为啥又要引入半托管模式?

想要知道这个,得先理解下跨境电商的物流体系是什么样的。

一样平常来说,海内的商品要运到外洋消费者,会有三部分物流组成,第一段海内物流将商品运送到海内仓,然后通过干线运输到外洋仓,再由外洋仓运送到用户家中。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Temu的全托管的物流模式。

Temu物流和如约链路由三部分组成,先是海内头程,卖家可选择提前备货的VMI模式,或根据实际订单发货的JIT模式将商品发往海内仓库,运费由Temu和卖家平摊;其次是干线运输由Temu从海内仓通过互助物流做事商发至外洋转运枢纽,中间还涉及清关报关及转运,包括物流公司揽收、航空干线和清关、落地转运等环节;末了再经第三方物流互助方完成商品到用户手中的尾程配送。
这后面的两段由Temu包了,商家不用操心,用度也不用出。

早些时候,在干线运输过程中,Temu会通过极兔、云途等物流做事商供应全链路做事,但现在Temu更多是通过自行分段采购运力来完成,便是为了降落本钱,分散风险。

去年,Temu与美森、以星、达飞、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船公司展开互助,推出海运物流配送办法,同样出于减少物流支出的目的。
但效果彷佛不佳,目前还是以空运为主。

那半托管模式的物流是啥样呢?

商家则可以选择适宜自己的办法,灵巧地决定仓储物流方案,不用按照平台的指定哀求,但一样平常来说,Temu的半托管模式重点招商有货品(仓库)在外洋仓,并且拥有外洋本土发货能力的卖家。

在全托管模式下,商家上架托管发卖的产品还是轻小件为主,半托管模式的开通可以引入更多中大件产品的卖家,对付平台方而言,这样可快速丰富全品类,而对付外洋仓有货品有库存的卖家而言,又多了一个新的发卖渠道可选。

上面是全托管和半托管物流模式的差异,同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差异。

全托管商家只卖力产品的供给,平台卖力上架、流量、发货、售后等事情。
我们知道,供应链中的环节越多,本钱就越高,而Temu的全托管模式便是尽可能缩短供应链,由源头直接供给,直接跟工厂谈,而工厂除了供货什么都不用干,Temu把上架、运营、营销、物流、客服、售后全包了,商家实际上只是产品的供货商,只需将货品发往Temu的海内仓库,大大降落了商家做跨境电商的门槛。

对付平台来说,相称于扮演了中枢神经和大总管的角色。
所有产品的供货、定价、推广、物流都由平台来决定,可以统一调配、集中管理,不仅形成了规模效应,可以大幅降落各项用度,而且由于手里集中了大量的供货和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也随意马虎在和各方会谈互助时得到更多话语权。

可以这样说,全托管模式的实质逻辑是集中流量打爆款,薄利多销。

那为啥要推出半托管?

Temu在外洋,虽然通过猖獗烧钱和压榨卖家得到了高人气,但口碑却不高,产品是一方面,跨境物流的低效也是一方面,Amazon的配送一样平常是1-5天,Temu却要7-10天。

推出半托管,或许是想吸引已经在外洋有仓、有备货的卖家,优化如约速率。

其次,一个综合性电商平台想发展当然须要不断丰富产品,尤其是当地品牌如果能加入,结合Temu的特性,会吸引到更多消费能力更高一些的人群。

以是托管模式的流程更加简化,商家可以跳过选品、寄样、审版、图审等环节,直接将外洋仓商品上架发卖,而后续的详情页编辑、售价订定、营销、售后做事等运营事务仍由平台包办。

但是跟Shopee、Lazada、速卖通、SHEIN、TikTok Shop半托管不同的是,无论是全托管,还是半托管,定价权都在Temu手里,其他的平台定价权在商家手里。

末了总结一下Temu的“半托管”和“全托管”究竟有什么不同?

首先,店铺体系不同;全托管与半托管将是两个独立的体系。
全托管的卖家若想转为半托管,须要重新开设一个新的店铺。

其次,如约办法不同;全托管卖家只需将货色发至海内仓,后续的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等将由Temu卖力,而半托管模式紧张面向在外洋仓有货的卖家。
在该模式下,卖家须要自行导入平台订单,并直接发货给消费者,同时卖力退货等逆向物流。

末了一点,上架流程不同;在全托管模式下,卖家须要遵照选品、寄样、审版、图审等流程,上架审核周期相对较长,自主性也较低。
而在半托管模式下,卖家可以跳过这些流程,直接将外洋仓的商品上架至美国、欧洲等站点进行发卖,而Temu将卖力完善商品详情,帮忙比价等。

总结来说,Temu“半托管模式”须要新开店铺,可跳过“选品、寄样、图审、备货平台仓”等流程,但还是须要由Temu“核价”定价,物流如约与售后由商家卖力。

Temu的商家策略

Temu在刚起步的时候,为了能够吸引商家入驻,对付商家的政策只有两个字“免费”,免佣金、免运费仓储费,免广告费,对付Temu来说,紧张的盈利办法来自于供销差,对付商家可以做到不收取佣金和担保金。

其余前期的Temu还有两个字”大略“。

商家的入驻流程非常大略,一共分为3步,第一步进入招商页面,选择入驻的店铺类型,上传相应的资质;第二步签约,签约前应仔阅读协议及所有规则,如确认接管,就赞许并单击创建店铺。
第三步开店成功,可以登录后台查看账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入驻所需的材料也非常友好,并不严苛,目前Temu支持个人店铺、个体工商户店铺、企业店铺入驻,卖家须要准备以下材料:业务执照、公司实际经营照片(公司门头、车间等)。

在运营测,商家入驻通过后,便可以在后台上线产品,这时候Temu的买手会进行线上选品,商品当选中后商家寄样到平台线下审核,样品质检通过后,平台将对商品进行核价,卖家需上报商品本钱价和预期利润,终极定价权归属于平台,卖家拥有一次反馈议价的机会;

然后商家下首单并少量发货,平台审核首单通过后商家可批量发货到拼多多海内仓进行提前备货;平台天生购物订单后,商品将由广州仓统一发往外洋,此后的如约配送、售后做事等环节均有平台卖力。

随着Temu的商家数量和货品数量爆发式的增长,在去年的10月,出台了一项新协议——《客服外经办事协议》。
该协议显示:甲方有权按照店铺订单下用户实际支付的不含税金额(含credit)× 5‰ 的标准收取做事费。

大略来说便是,Temu平台开始对卖家收取佣金了,以19.99美元的产品为例,那么Temu的佣金=19.990.0057.4(汇率)。

Temu目前仍旧属于一片蓝海期,不过定价权不在商家手里,想要挣钱,商家产品差异化和供应链上风变得尤为主要。

Temu的团队策略

Temu能够成功的核心原动力,是来自于无可比拟的人才团队以及高效的组织设计。

人才团队来自于铁血军团多多买菜团队的核心骨干。

组织设计可以这样来概括:最强大脑+最细细节+最到位实行,黄铮是最强大脑,阿布是最细细节,核心的几十位一级卖力人是最到位实行,组成了全体公司的底层框架,这种管理手段的上风在于,公司计策方向高度同等,且实行效率极高。

当公司当扩展到多业务线时,可以通过人才分散的办法来进行挪动,拼多多从买菜开始,主站挪动头部的 8%进入了买菜,从买菜到Temu又是头部的 8%,每次新的业务他们都是团队的极致挪动,合营快节奏的战法,攻城略地。

Temu的总总管是阿布,她是黄铮在浙大的师妹,卖力美国市场招商的两位一级主管冬枣(花名)和葡萄(花名),此前就在多多买菜接管了三个以上的省区,而供应链端卖力人刘鑫琦此前则是主站和买菜的供应链卖力人。

在阿布的带领下,冬枣、葡萄等一众Temu的高管,每天奋斗在一线。
非外出情形,阿布每天早上八点定时涌如今工位,一贯忙到凌晨十二点。
带头人亲力亲为,Temu团队的战斗力自然是爆表的。

这些人核心高管都来自于多多买菜业务,多多买菜采取了“小中心大地方”的管理模式,省区卖力人如“诸侯”拥有很高的自主决策权,可以灵巧调动多方资源。

常日情形下,主管们随处所岗位的第一件事是选仓,而后直接开展业务,总部供应授权和帮忙。
这种管理思路,与段永平在步步高期间推崇的“授权文化”非常相似,授权文化下,企业许可员工主动做对的事情,同时也原谅员工所犯的缺点,与员工分享权力,让员工参与进来。

2022年年初Temu团队正式成立,起初团队为200人,如今规模将近1500人,依然沿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全体团队的管理层只有三级。
阿布是第一级,冬枣和葡萄是第二级,品类主管是第三级,再往下均为基层。

例如冬枣的直属下级手里有四五十号人,这里面不乏大厂P8级别的人才,但依然只是实行角色,只有三级管理让内部沟通本钱变得极低,为了提高事情效率,Temu内部极少开会,年终申报请示乃至不须要制作PPT,写几段话大略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结果和数据就足够了。

与传统互联网大厂差别极大的是,Temu各部门间不须要对齐信息。
靠这种极扁平高效的管理体系,Temu仅用半年多的韶光,就走完了出海电商平台发展的前半程。

为了更好地发掘员工的主不雅观能动性,Temu在内部严格履行赛马机制,竞争激烈血腥,Temu会将同一项目分给不同小组分别实行,根据终极结果评判各组能力高低,谁输谁了局。

除了永无止境的内部赛马,Temu还沿袭了拼多多的721淘汰制,这意味着,各项目均有10%的员工被淘汰,有20%员工拿不到足数的奖金,公司内部也常常会涌现,为了拿到某款产品的最低报价,七八批商务抢同个供应商的情形。

“是当地人吗?家里有几口人?父母的职业是什么?有无车贷房贷?”这是拼多多在招聘时最常见的问题。
找到人后,通过内部竞争机制,将人才的上风发挥到最大限度,为了让员工充分“内卷”,拼多多祭出最直接的办法,砸钱,薪资常日是行业均匀水平的2-3倍,高到很多人不愿离开。

正是这种大略、专制、纯粹的用人办法,让基层员工们变成了一台台“效率机器”,也得以让Temu在跨境电商中杀出重围。

Temu对亚马逊影响

Temu的主沙场是美国,而美国是亚马逊的大本营,我们来看看Temu的崛起,对付亚马逊有什么影响。

2023年,Temu的独立访客数为4.67亿,只有亚马逊的17%,Temu该年的GMV约为140亿美元,只有亚马逊的2%,Temu母公司拼多多的市值为1908亿美元,只有亚马逊的12%。

动辄十倍的差距,让人们惊叹拼多多环球化速率的同时,总是忍不住补上一句“跟亚马逊还是没法比”。

然而过去几个月,久经疆场的老牌列强却在猖獗抄Temu的作业,从“百亿补贴”、“家当带扶持操持”到“物流全托管”,拼多多的看家本领险些被亚马逊拿试了个遍,但仍没能遏制Temu的极速扩展,身经百战的环球电商巨子,正被卷入一场由后来者制订的游戏规则。

Temu在北美横空出世的2022年,恰好是亚马逊史上经营最惨淡的一年:亚马逊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20%以上,在2022年下跌至9%,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值,经营利润也比上一年大幅减少51%。

惨淡的财报背景是持续走高的环球膨胀,美国本土物价接连上涨,可选消费品备受打击;同时,原材料和物流价格攀升,商家抬价卖不动货,贬价又吃不饱饭,终极导致了供需端两头躺平。

正好是这个时候,Temu以无情的低价机器的角色正式亮相北美电商市场,但亚马逊显然没太当回事,不仅多次公开表示“谢绝参与低价竞争”,还在黑五期间,大大方方地在站内首页挂上了Temu投放的广告。

事实证明,Temu的出场精准地打中了亚马逊的七寸。

Temu模式的核心砍掉中间环节换取低价,而亚马逊模式的主体正好是中间商,亚马逊在美国电商市占率近40%,有近70%的商品和第三方卖家来自中国,这些卖家多以贸易商为主,很少有自己做源头,基本上以“代工厂-运营商-亚马逊平台-外洋消费者”的模式运作,中间环节毛利率最高高达80%。

而Temu通过全托管模式,直接从源头到消费者,省去了中间的贸易商的本钱,而且还增加了供给端的确定性,让工厂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依赖规模进一步摊薄本钱。

从商品的品类来看,中小型卖家商品霸占亚马逊SKU整体的近60%,而且营收还逐年增加,这就与Temu所经营的类目进行了重叠,而Temu的价格比亚马逊可以便宜30%-151%不等。

机构预测:Temu未来直接威胁着亚马逊近20%的收入份额。

当然在如约时效上比拟亚马逊还有一定的差距,Temu的商品从中国运送过去,韶光得7-10天,不过Temu也在想办法,如最近的半托管模式,许可外洋仓商品直接上架发卖,这就很快吸引了一批在外洋有存货的大件家具、电器等品类的亚马逊卖家前来Temu发卖。

随着中国跨境四小龙(Temu、SHEIN、TikTok、阿里速卖通)在美国的发展,当前,Temu、SHEIN上的商品,与亚马逊的重合度越来越高,不仅在于商品,在商家程度上重叠度也越来越高。
根据 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SHEIN与Temu两个平台约20%的卖家,同时也在亚马逊上发卖,而沃尔玛卖家在亚马逊上发卖的比例更是达到了50%。

2023年亚马逊环球GMV总额约为7000亿美元,仅仅从最近的2023年第四季度来看,亚马逊第三方卖家净发卖额为43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0%。
从这个视角来看,在Temu、SHEIN、TikTok、阿里巴巴速卖通的合围下,亚马逊电商发卖额依然在增长。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盘决定的,亚马逊霸占了美国电商市场份额的40%,而这四家加在一起市占率近10%。

未来想要击败亚马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emu的潜在风险

只管Temu的站点已经蔓布环球,美国市场依然是其核心阵地,霸占了60%的GMV。

Temu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要素——美国的“最低限度条款“关税豁免”政策,该规则的核心是美国个人消费者只要购买代价800美元或以下的入口商品,就可以免除关税。

不论Temu还是SHEIN,都是这项豁免规则的最大受益者。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高达10亿个包裹通过“最低限度条款”进入美国,个中三分之一来自Temu和SHEIN,现在,这扇大门正面临随时关闭的可能,去年6月,美国国会就提出两项法案,试图取消对代价低于800美元的货色的关税和税收豁免,近日,美国两会议员再次发起终止这一条款。

管折衷没有达成同等,但目标同等:为电子商务入口设置障碍,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电商入口货色。

这意味着大量来自中国的免税包裹将会遭到打击。
一旦政策的利剑落下,Temu的本钱会水涨船高,终极对利润产生影响。

韶光回到2016年,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将美国外洋入口物品的免税额从原来的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此举进一步降落了美国民众的消费本钱,他们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入口商品。

不得不说,此项政策直接利好了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800美元覆盖了中国跨境小包的绝大多数类目,3C、衣饰鞋包、日用百货、小家电等商品,都可以通过空运直邮美国消费者。
根据美国海关边疆保护局(CBP)数据,2018年到2022年,入口小包数量从4.105亿件,飙升至6.851亿件,2023年更是破了10亿件。

美国政府估计,来自中国的商品约占60%。

目前而言,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紧张存在直邮和外洋仓两种模式。

一是利用国际小包渠道,将商品从中国仓库直接邮寄给美国消费者;二是通过货运公司提前将商品运到本土外洋仓,再通过快递公司配送给消费者。
中小卖家多利用直邮模式经营跨境电商买卖,规模较大的平台和企业才有财力通过外洋仓模式进行跨境物流如约。

Temu目前大部分采取的是跨境直邮模式,利用“小额豁免”政策,这些商品出口到美国,都享受免税福利。

一旦“小额豁免”被严审乃至取消,没了这项免税优惠,许多跨境电商产品相对付本地产品的性价比上风会被大大削弱,消费者可能不会再偏爱来自中国的商品。

Temu未来模式探索

当前Temu采取了全托管和半托管的模式,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阶段考试测验。

1、「逐步新建外洋仓」

Temu不像普通的独立站,一站卖环球,而是分地区逐步开展业务,每个地区会逐渐达到一定规模,当一个地区达到一定规模后,须要在当地建立外洋仓。

外洋仓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批量发货,首先批量将商品发送到外洋仓,然后外洋仓进行集散,这种办法类似于 SheIn 现在采取的办法。

第二个阶段是将一些脱销品提前放置在外洋仓中,类似于京东的办法,减少货色的搬运次数,将一些动销高的商品放在不同城市的分仓中,提升物流时效。

2、「自营+POP 模式」

当前Temu的模式为一种类自营的模式,卖力定价、如约、售后、物流等,这是一项高本钱的事情,未来可以将一些非核心类目转化为非平台模式,由商家来承担发货和售后,Temu收取相应的平台费。

例如,在家具品类中,其体积较大且发卖渠道较为困难,因此物流仓储成本相对较高。
与此类似,京东的核心 3C 品类由自己经营,而对付一些难以经营的品类,则采取平台模式,商家可以入驻个中。

3、「商品供给类似于FBA模式」

为了提升体验,最好的办法就意味着在消费者阁下培植仓库。
亚马逊有亚马逊配送做事(Fulfillment by Amazon,简称FBA),沃尔玛有沃尔玛配送做事(Walmart Fulfillment Services,简称WFS),让卖家摆脱仓储和配送的事情。

Temu现在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它没有投入大量的培植本钱,它与WINIT(万邑通)和Easy Export(出口易)互助供应这项做事。
两家公司最近都发布了公告,它们在美国和其他地方都有仓库,相称于充当Temu的FBA/WFS。

卖家将把大量库存货色运送到WINIT(万邑通)和Easy Export(出口易)在美国的仓库里,然后,货色再被运送到购物者手中。

4、「流量倾斜本土卖家」

当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常日都会优先考虑将流量给本土开店的商家。
这是由于这样的改变能够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将跨境发货时效从 15~30 天的范围缩短到本土发货的3~5 天。

如果 Temu走到这一步,届时,大量买家访问会被分配给外洋仓库发卖者或者是本地供应商。

5、「加大品牌化的招商」

按照拼多多早期的履历,一样平常会用屯子包围城市的办法进行扩展,等到了一定的时候,会进行平台“洗白”,洗白的缘故原由是前期大量的白牌导致平台口碑降落,因此,拼多多在 2019 年推出「百亿补贴」引入品牌商家,如今,Temu的动作一模一样。

Temu上线后的 7 个月旁边,开始引入KA(核心)商家,发布了 KA 商家的招募条件,并配有专门部门对接海内的有名品牌以及在亚马逊上注册的品牌及独立站,一对一办理商家诉求。

目前小米、遐想、安克创新、德力、品胜、牧高笛等品牌已入驻。

未来或许有更多的品牌入驻。

结语

在激烈的中国电商市场的竞赛中,拼多多凭借其以“低价”为代表的竞争上风突出重围并得到了成功。

如今,Temu效仿这种模式,沿着同样的路径在外洋再次取获胜利,杀出重围。

根据目前的趋势,跨境电商依然属于蓝海期,无论对付平台还是商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机会,作为天下工厂,中国的供应链上风,让外贸工厂有能力加入环球扩展的步伐。

回顾Temu一年多的发展,每一步的计策都非常武断且精确。

极致的低价策略、全托管模式、美国超级碗的广告、多多买菜团队配置、组织顶层设计等等构成了Temu完全的商业版本。

未来,环球化依然具有潜力,不过也夹杂了地缘政治的风险,Temu能否在错综繁芜的国际关系中,依托其强大的市场反应能力,极致的用户体验,在环球电商版图中霸占主导地位,须要拼多多团队思考。

本文参考材料

晚点LataPost关于Temu的文章

雷锋网关于Temu的文章

36氪关于Temu的文章

电商行业关于Temu的文章

亿邦动力关于Temu的文章

Tech星球关于Temu的文章

蓝海亿不雅观关于Temu的文章

中国经营报关于Temu的文章

聚草堂电商圈子关于Temu的文章

电商报Pro关于Temu的文章

外洋星图关于Temu的文章

远川研究所关于Temu的文章

虎嗅APP关于Temu的文章

标签:

相关文章

你的懒人电饭煲菜谱:排骨焖饭

一到冬天,家里电饭煲就没停过,险些每天都在焖饭吃。一锅有肉有饭有菜,大略办理了一餐问题。不仅是独居党的福音,纵然在家里做来吃也会很...

智能家居 2025-01-26 阅读1 评论0

福蓉科技罗源新基地首条分娩线试产成功

12月28日晚间,福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罗源新基地首条生产线于近日试产成功,首批产品各项参数达到预定哀求,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据...

智能家居 2025-01-26 阅读1 评论0

柯南是什么时刻在智好手机上买到的?

险些所有的人都不会在意,但在随意马虎把稳细节的一部分柯南迷之间,《名侦查柯南》内手机的变革成为了话题。 《名侦查柯南》迎来了连载3...

智能家居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