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10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精美玉器在沈阳故宫展出,展品上启新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期间,揭开了中国古代玉文化从敬天礼祭到天人共美的嬗变进程,再现了天地精灵玉文化的残酷与深邃。
浩瀚展品中,一件青玉材质的清代“象耕鸟耘山子”格外引人瞩目,这件展品刻画了尧禅位予舜的典故,雕刻树林间大象和小鸟都来帮助舜耕耘的画面,内容生动有趣。“玉器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武汉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夏建建说,“玉对我国政治、礼仪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玉快意,当时人们用它来搔用手够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快意’。”
理解到,这次展览分为“天地圣灵—礼仪用玉”“巧夺天工—陈设玉器”“温润秀美—玉佩饰”三个部分,展出的100余件玉器大到作为敬拜的礼器,小到作为个人身份、品性象征的玉璧、玉珩、玉牌、玉串饰,以及各种造型的玉摆件、挂饰等,大多为传世品。

在展览中,一件石器时期的玉璇玑引来很多参不雅观者容身谈论。玉璇玑局部有深褐色沁,体扁平,中心有一大圆孔,外侧边缘有三个等距且朝一个方向旋转的脊牙。“这是不是一种天文仪器的配件?有待玉文化爱好者进一步研究考证,尽早揭开神秘面纱。”夏建建说。
据悉,这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