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简佳
13日晚,海越能源(600387)发布公告称,拟用13.12亿元收购西北耐能源(西北耐能)有限公司100%股权,紧张业务为粘土矿高岭土开采及深加工。西北耐能惟一股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铜川汇能鑫能源(铜川能源),而铜川能源的实控人为铜川国资委。
如果从2020年6月18日铜川国资“拿下”海越能源控股权计,短短8个月不到,铜川国资已鸣响了“用壳”第1枪,也成为“买壳潮”以来第1个启动收购本土资产的案例。

“增厚”上市公司古迹20%
很多人都去过铜川的“陈炉古镇”,没错,这个粘土矿就在铜川当地,紧张用场是“特种陶瓷”和“耐火材料”。
当日公告中先容称,这个矿在1967年就开建了,品位整体较高,前期紧张是大略粗加工,所产生的附加值也比较低,因此该矿一贯没有“正式开采”,而且从2009年起就“彻底停采”。但干系采矿权报告显示,矿区内保有资源量为371万吨,年生产规模可达15万吨。这个规模令评估值达到了13.66亿元,增值率为 62460.69%。
那价格是否公允呢?
一看古迹承诺:
西北耐能承诺了5年纪迹,个中2021至2024年合计实现利润1.1亿元,看起来并不高,但只这是“培植期”,如果计入后两年的古迹,铜川方面共计要兑现3.8亿元,而且贡献1.5亿元的2026年只是“满产”的第1年。
二看业务前景:
除传统日用陶瓷、造纸、涂料及耐火材料为需求领域之外,先冒出了四大领域。
1:高等电子元件,紧张产品为电子陶瓷,有一定入口替代成分,估量2023年中国电子陶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45亿元(2014年为346亿元)。
2:蜂窝陶瓷载体:是汽车尾气后处理器中的核心部件,在“国六”对蜂窝陶瓷的市场近乎翻番。
3:药用辅料:例如医用丁基橡胶瓶塞、扮装品、护肤品里等。
4:造纸及包装:高岭土能够使纸张具有良好覆盖性与涂布光泽,增加白度和印刷适性。目前海内造纸高岭土的入口率长期保持在80%——85%之间。
这个方案一经表露,金融棒棒糖首先关注了对上市公司是否有加持浸染。毕竟,海越能源虽然“暂时”没有迁址,但铜川国资作为实控人,双赢一定是其追求的。
1:优化上市公司业务构造:
以2019年为例,“成品油发卖”是海越能源第1大业务板块,当年收入为42亿元,占比超过35%,但毛利率却过低,只有1.91%。“商品发卖”同样如此,28%的占比,毛利率也只2.8%。与此对照的是,收入占比排名第5的“储运业务”,虽然只有1.6亿元的收入,毛利率却高达47%。
这足已解释,2019年整年110亿元的发卖虽然看着很大,但4亿多元的利润却“拉低”了利润率贡献,尤其是油品价格受国际市场颠簸较大,做为净入口国也随意马虎受制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铜川国资拿出“矿产资源”注入,尤其是“满产”前供应年均近8000万元的“古迹”,总体是增强了上市公司的稳定预期。
2:通胀时期确定了资产布局:
在环球放水的预期下,海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强调了“不转急弯”,但面临环球资产价格尤其是大宗商品飞涨的局势,手持现金明显不是明知之举。我们把稳到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为15亿元,流动资产合计超过27亿元,这对上市公司应对资产泡沫是不利的。因此在方案设计上,上市公司采纳了“现金收购”的办法。
我们很难说这种做法从更长期该看怎么样,只是在“持资产好过持货币”的分外期间,该当是一个可选方向。
铜川国资的“成本经”
在“用壳”第1招亮相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铜川国资关于海越能源的“成本故事”。
2019年10月,上市公司时任大股东海航当代物流与铜川能源签署了《互助框架协议》,方案将其持有的浙江海越科技100%股权转让给铜川能源。彼时,金融棒棒糖刊文《陕西“买壳潮”盯上海航,新华出版“夺食”海越能源?》。由于公开信息的缘故原由,我们曾误以为收购方指向了新华出版集团。
但在2020年6月,当海越能源真正发生控股权变革之时,我们创造,真正的主角居然是“铜川国资”。再不雅观察之后才意识到在上述7个月里,一系列股权变更令铜川国资“全资掌握”铜川能源,同时“大信息”已经清晰地表明:铜川国资挑到了“海航系”最优秀的资产之一,而且非常机警地捉住了“难得的窗口期”。
“搞定了壳”,下来怎么办呢?
2020年6月至今,铜川国资做了一些“考试测验”。例如我们在《2000万“LP”+“合资”中石油:铜川海越“很生动”》一文中所宣布的,前者是上市公司以2000万元牵手了创投大佬宗佩民,进军PE股权投资。后者因此3000万元与中石油陕西发卖公司成立了合伙公司,在已划转34家加油站之后,有显示终极规模会达到100个加油站。
不难明得,这些既是“帮助上市公司得到更多资源”,也是铜川国资对“成本运作”的小小试水。直到本日以13亿元出售陈炉粘土矿,铜川国资才算是正式出招了。
那么,金融棒棒糖如何评价“铜川国资18个月历险记”呢?我们认为对缺少成本市场履历的铜川国资来说,成功是主流。
1:从资产角度看,实现了证券化。
把矿压在手里是低效的,证券化最大的特点不止是相应了省政府《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操持》的哀求,更是激活了铜川整体的证券化思路与激情亲切。
2:从家当角度看,实现了正循环。
上市公司还须要对陈炉粘土矿进行2-4年的培植投入(11亿元),这相称于借助上市公司之力推动了铜川实体家当的发展,终极又能优化上市公司业务构造、反哺上市公司古迹。
3:全区域角度看,践行了投行思维。
投行思维近年大火,一是看到了合肥市政府的“风投之城”,二是看到了深圳国资的“国进民进”,本次铜川国资从收购到注入资产,也有可能得到实体经济与股权收益的双回报。
毕竟,“四矿转型”下的的成本实践,做到多元收益才是真正的胜局。
有必要“重新认识”铜川
我们从来没有从“城市角度”研究过铜川。但在关注海越能源一事前后两年间,一系列新变革还是令人对“新铜川”兴趣倍增。
1:家当升级:
我们曾把稳到一个旗子暗记,那便是2020年10月,陕西省公民政府批复“铜川经济技能开拓区”更名为“铜川高新技能家当开拓区”,这与此前铜川公开倡导的“六大家当集群”和“五大区域中央培植”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意志统一。
不久前,铜川官方表露了一组数据:
布局汽车零部件家当基地,未来将实现产值500亿元。
引进生物医药企业50余家(依托“药王”孙思邈品牌),产值打破300亿元。
打造当代陶瓷家当集群,带动落户陶瓷企业100余户,产值达到300亿元。
聚焦航天科技、数字经济、光电子、新材料等新兴家当,实现无中生有。
▲图:投资5亿元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已于铜川投产
2:城市更新:
这里有两个旗子暗记很主要。一是铜川启动了“飞地经济”,把原来不在铜川的力量搞到铜川来,这个“互助名单”包括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杭州海越大厦飞地园区、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乃至包括陕西自贸试验区。二是铜川操持筹建一所新大学(暂用名陕西文理学院),同时在积极推进西安理工大学科学城、西安工业大学铜川研究院的落地培植。把这两年信息结合起来看,人口流失落与城市繁荣的搏弈中,铜川选择了“人气优先”,毕竟无论是省内科研机构的“飞地式互助”,还是直接搞来大学“吸引年轻人”,这都是铜川焕新的主要根本。
这一点,也是铜川提出工业、旅游、城市经济“三大新打破”的支撑点之一。
3:成本谋变:
这个旗子暗记便是铜川国资对海越能源的脱手与整合。毕竟,自2009年秦岭水泥(600217)被冀东水泥收购之后,铜川市惟一可影响到的上市平台就没有了(2014年秦岭水泥又被中再生重组,归于央企门下)。
海越事宜背后更大的棋局“飞龙操持”(提出于2018年)。这个操持明确说要通过设立定增招商、并购重组等基金,勾引一批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吸引一批上市企业落户铜川,并依托证监会绿色通道争取上市公司迁址或投资铜川。 在铜川市反复强调的“引领五大操持”中, 我们也看到“全力推进上市公司造就”排在了高新技能企业孵化、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市场主体倍增、城市人口增量5个关键词的第1位。
撤除花10亿元收购的“成功冒险”,本日铜川对上市公司到底下了多大决心呢?
成功收购后的2020年10月,铜川市长李智远即远赴浙江诸暨调研海越能源。6个月后的2021年4月,李智远再赴天津稽核海越能源子公司北方石油。在两次调研的公开宣布中,我们只看到“听取公司基本情形”、“现阶段重点事情和下一步事情操持”、“上市公司计策发展方案”、“创投业务开展情形申报请示”等表述,无法预测铜川详细的打算,但在本日“作价13亿元注入资产”的刺激下,金融棒棒糖弗成贵出结论:铜川市政府对海越能源倾注的激情亲切绝不一样平常。
在我们看来,铜川既希望做强海越能源,亦希望有更多“铜川观点”走进成本市场。毕竟,在“社会行为经济化+经济行为金融化”的大趋势下,倾力成本市场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