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官网显示,这款儿童平板电脑定位为0—12岁的孩子学习利用。该产品流传宣传每个内容上架前均进行安全检讨,还内置“绿盾”防护系统,能够检测到网页、小程序以及本地文件中的不良信息。然而,这样的承诺,却被运用商店内充斥的含有血腥、暴力、犯罪内容的游戏及广告狠狠打脸。
既然是定位为孩子学习利用的电子产品,就该当充分履行未成年人保护的任务,这不过是知识。而从其标榜的内容来看,涉事企业也深知底线在哪里。然而,口头流传宣传“保护”,实际却是纵容不良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康健,这样的言行不一其实值得当心。它一方面提醒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和在孩子利用电子产品时该当多留个心眼,另一方面,也警示儿童电子产品领域可能存在的监管盲区。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办法传播淫秽、暴力、凶杀、胆怯、赌钱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而大量充斥在儿童平板电脑内的带有黄暴内容的游戏及广告,明显与此相违背。但是,从儿童平板电脑、儿童腕表等电子产品屡屡“翻车”的现实来看,基于专门面向儿童电子产品的监管或还须要进一步细化,方能最大程度打消一些企业“打擦边球”的侥幸生理。

比如,早在2019年,教诲部等八部门就发文明确,教诲App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儿童平板电脑、腕表等电子产品运用商店内的App,是否也该当完备按照教诲类App来对待和管理,各年事段适用运用软件的审核标准等,在规定层面彷佛还并不是很明确。
有统计显示,中国K12教诲智能硬件市场增速迅猛,以学习机为例,2020年来自热门电商渠道的发卖额就达数十亿元。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传统培训需求的转入,估量2024年达近千亿元规模。这样一个弘大市场,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保护,显然应有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规范方法。并且,它可能须要一套专门的监管规则,而不能按照一样平常的电子产品监管标准来予以规范。同时,对付儿童电子产品,诸如产品抽查等日常性的监管,也该当强化力度,以更积极的姿态倒逼企业担负起未成年人保护的任务。
所有专门面向儿童的产品,就该当有更高的“质量”标准,任何有悖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做法,都该当被“零容忍”。当然,要实现这一点,不能仅靠企业的自觉和承诺。关键还是监管规定和相应的产品标准,也要与时俱进,不能长期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目前,企业方面回应表示,已对消费者反馈的问题运用进行下架处理,并强调含有不良内容的运用软件永不上架。这是一种知错就改,但跳出个案来看,面对一个规模日益弘大,并对未成年人影响越来越大的儿童电子产品市场,还是须要监管规定的明晰化、监管方法的专业化来为行业发展除污祛垢,为未成年人康健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诲报》2022年07月14日第2版
作者: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