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苹果新出的机型没什么新亮点,发售前在我这儿预订的人也不多,我这儿现在就能买到现货,价格和官网标价差不多,不同颜色也就差几十块钱。”昨天在南开区一家实体电子产品店内,卖力人朱师长西席边说边用自己的电脑向展示起淘宝等平台上其他卖家的价格。把稳到,往年苹果新产品发售前大多商家都只收订金,详细价格要按照到货往后的实际的市场价补齐差价,而今年很多商家的标价都是直接和官方公布的相同。朱师长西席见告,前几年首批新机发售险些都能加价卖,当年iPhone5刚上市那一个月,最多一部手性能加价上千元,虽然加价的空间和韶光在近两年逐渐减少,但上一代iPhone6s上市的前几天,粉色的产品还是能加价200元至500元卖出。但这次新机推出后,绝大部分商家都是在按原价预售。
对此,业内人士剖析,苹果新机受冷紧张是由于新机型并非大家预期的全新产品,而是沿用老款产品的外不雅观。前几年,加价紧张缘故原由还是新品上市后供货量严重不敷,粉色等个别新颜色更是紧俏,消费者在前几代iPhone发布时通过官网预订,大都须要等待几周乃至几个月才能收到货,而且几年前,离本市最近的官方实体店也要到北京。而近两年,本市大悦城、恒隆广场都引入了官方实体店,使得加价的“黄牛”买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此外,最近几次的新机发售中,中国连续成为首发市场,也让以往靠“舶来品”发财的“黄牛”们失落去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