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潘峰
○籍贯:洞头区

○公司职务: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温州星贝机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社会职务:洞头区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洞头区侨联副主席
○新年欲望:希望在为自己企业增效益的同时,也为紫菜养殖户带动效益。
1月19日,虽然不少企业都放假了,可是在“星贝”的坛紫菜智能烘干机车间内,机器轰鸣,这儿正在24小时劳碌地加工着,这是“星贝”公司为帮助养殖大户雨天无法大量“土炉”加工而进行的免费代加工做事,有了这台坛紫菜智能烘干机的“助力”,可以帮助这些紫菜养殖户一天减少超万元的丢失。
这台坛紫菜智能烘干机便是“星贝”在2016年11月份正式面世的一款自主研发的机器,它补充了全国空缺,也改写了全国年产值百亿元的紫菜传统加工的历史,是我国海洋食品加工领域一项意义重大的技能创新。
由于它,2017年的1月6日,吸引了央视科教频道《我爱发明》编导前来“星贝”拍摄踩点,并约定2月末和3月初前来拍摄50分钟的***专题片。
提及这台一键式可启动的坛紫菜智能烘干机,潘峰滔滔不绝地先容了起来。他说:12年前,就放下上海的多年的电缆发卖买卖,回到洞头霓屿创办了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没想到,绝不起眼的紫菜加工是一项“技能活”,虽然当时花了200多万元购置了海内最前辈的日本产的烘干机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此机器不是很得当加工坛紫菜品种,做出来的紫菜随意马虎成糊状,不仅影响质量,更主要的是直接影响经济代价,而且由于工艺事理的限定,此机器24小时加工干紫菜只有600-700斤,在紫菜出产高峰期,无法知足生产需求。
因此,从2011年开始,潘峰萌发了自己研发烘干机的主张,在全国探求技能职员,成立星贝科研团队,并成立了温州星贝科技机器有限公司,动手研发专门适用于坛紫菜品种的智能烘干机,4年间,共投入了400多万元的设备研发经费,终极研发出以油电稠浊办法供热,仿照太阳光自然晒干的坛紫菜烘干的智能专用设备,而且为了方便广大紫菜养殖户的操作,设置了一键式启停,操作大略、方便。
如今,新研发成功并投入利用的“星贝”坛紫菜智能烘干机在24小时内,可将5万斤鲜紫菜加工成4000斤饼状干紫菜,大大知足了高峰期高产量的需求。潘峰先容,该智能烘干机受热均匀,节能环保,并得到国家专利证书,目前,已有福州的紫菜加工企业购买了多台星贝坛紫菜智能烘干机,已在其福建和江苏的公司投入利用。
对话
科技助力为家当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绝不起眼的小小紫菜,你是如何将家当做大的?
潘峰: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一贯致力于海洋产品开拓,不断创新产品,不跟风,有特色,而且产品呈多样化,有海藻类即食休闲食品、海藻类养生餐桌食品;鱼类即食休闲食品;风味鱼糜类特色地方食品;水产类干制食品等,共计五大类100多个品种产品。而且,如今,又从食品生产延伸到紫菜机器研发生产,进行企业转型升级。
:从制造到“智造”,你这几年投了多少经费?
潘峰:公司成立12年来,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一贯力度很大,个中在海藻新产品开拓上和研发机器设备资金已达1000多万元,相称于海藻食品的年产值,这在其他公司是很难做到的。
:你对这一行业新年的前景预判如何?对行业发展有何好建议?
潘峰:很有信心!
由于2017年紧张任务是批量生产自主研发的星贝坛紫菜智能烘干机。建议同行的企业不跟风,要做自己有特色的产品,这样在市场和行业中才有自己的话语权。
:2017年公司发展有什么新目标和新操持?
潘峰:2017年,公司紧张启动坛紫菜智能烘干机的批量生产,还有紫菜饼定型智能机器的研发,目前图纸已出,2017年操持出样机。估量到2017年底,仅温州星贝科技机器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机器这一项,就可达1000万元产值的目标,为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温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