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穷苦患者治疗康复不花一分钱
看病上医院,住院治疗、养护、康复不费钱,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然而,这是真的。
6月8日,74岁的孤寡老人王成仁被人抬着来到方家屯卫生院诊室,年夜夫检讨后确诊:高血压、冠心病、脑窒息后遗症、褥疮,收住院做康复治疗。

从入院那天起,逐日一次推拿、针灸、换药,对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参茸养心胶囊等。
老人在年夜夫和照顾护士员的帮助下,每天做四肢康复磨炼。一个多月的治疗下来,王大爷可以独立在病房内扶床行走了,还能自己用饭,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在老人看来,在这里住院,不仅治了病,康复了身体,也变相在这儿养老了,这种“以医代养“的生活,让老人其实觉得很惬意。
“怎么也没想到,咱在这儿住院看病治疗全部免费,年夜夫护士还照顾做事得这样严密……”7月20日,在康平县开拓区医院住院的关家村落村落民王大爷高兴地说。
“眼下,康平县对屯子穷苦居民中的慢性病患者及养老院中的孤寡老人,实施免费住院康复治疗。”?康平县卫生局副局长崔玉伟向先容说。
理解到,康平县已有140多位屯子穷苦患者享受了这种”医养护“免费治疗康复过程,这种医疗***模式在全省属于创始。
7家乡镇卫生院试水“医养护”模式
因病致贫一贯是康平县屯子穷苦家庭的一块“心病”。调查数据显示,康平县因病致贫的占穷苦人口的68.5%,尤其是受“老病号”拖累,一些穷苦家庭成员不能外出打工,直接影响了家庭收入。
从今年3月起,康平县卫生部门在全县7个州里卫生院开展“医养护“试点,凡是县内参加了新农合的农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不敷3141元(国家标准穷苦线以下)的慢性病患者,须要治疗康复的,只要家庭和本人有需求,一律就近安排到附近州里中央卫生院免费住院治疗康复。
崔玉伟先容,先期试点的州里卫生院包括康平县开拓区医院、东关镇卫生院、山东屯卫生院、小城子卫生院、方家卫生院、张强镇卫生院、北四家子卫生院。
把稳到,这些州里卫生院中,许多是州里中央卫生院,做事范围广,医疗技能水平和做事能力相对较强。
“每家医院拿出20张‘医养护’床位,共140张床位,重点收治屯子鳏寡孤独和穷苦慢性病患者,开展医调理老照顾护士做事,既治病,又供应养老照料和康复医疗,康复及治疗费全部减免。”
理解到,试点的每个卫生院设1至2名照顾护士员,开设专门床位,用于医调理护和康复。
“此举大大减轻了屯子穷苦患者的家庭经济包袱,让家庭其他成员腾出精力,进城务工,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穷苦家庭劳动力,让穷苦家庭增加了收入。”崔玉伟说。
新农合基金是穷苦患者“小金库”
调查理解到,对付屯子穷苦家庭患者,“医养护”紧张从减轻这些患者家庭包袱入手,让家人从常年的养护中走出去,解放劳动力。
53岁的倪龙,是关家村落村落民,来康平县开拓区医院住院时意识不清晰,口眼歪斜,不能言语,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大小便不能自理。年夜夫诊断为多发性脑窒息。给予血栓通,维脑路通等药物以及偏瘫演习、针灸等赞助治疗,半月后好转,病情相对稳定。
倪龙的儿子没有事情,因经济窘迫,家人曾表示放弃治疗,可来到这里后,减免医药费,饭菜免费供应,在医护职员的精心照料下,病情大为好转,心肺正常,能进行大略互换,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乡亲们从倪龙身上品到了“医养结合”的甜头,既方便穷苦患者就医,又在生活上担保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对待穷苦屯子患者、孤寡老人、五保户,住院治疗用度全部免单,康复治疗也是如此,那么,钱从哪里出呢?
“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从农合基金里出,不让穷苦患者为钱所累,这也是我们办‘医养护’模式的初衷。”
“康平县有15家乡镇卫生院,根据穷苦患者的需求,将陆续在别的州里卫生院推广‘医养护’模式,让全县有需求的屯子穷苦患者医疗康复无忧。” 崔玉伟说。
新媒体编辑:胡宜男
任务编辑: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