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充电速率需求不断提高,超快充技能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近期,欣旺达、宁德时期等浩瀚电池企业纷纭推出各具特色的快充电池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快充电池大规模运用,加上车辆、充电举动步伐的配套协作,消费者将逐步告别“充电焦虑”。
有效提升补能效率
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日益提升,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已明显减弱,但在补能体验方面,新能源汽车充电还无法做到像加油一样快。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根本举动步伐促进同盟发布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当前,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均匀单次充电时长为49.3分钟,日充电1.4次。

为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速率、改进车主用车体验,目前浩瀚主流电池供应商均在推动动力电池充电倍率升级。
近日,宁德时期发布环球首款兼顾1000公里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今年2月,欣旺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已开拓完成4C磷酸铁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35Wh/kg;去年12月,蜂巢能源宣告,公司2024年将推出L400和L600两种规格的磷酸铁锂短刀快充电芯,基于L600的短刀快充电芯将覆盖3C—4C场景,基于L400的短刀超快充电芯将覆盖4C及更高倍率场景。
事实上,除了4C,不少电池企业已将电池充电倍率剑指6C+。例如,欣旺达新一代闪充电池的超快充技能使得电池充电速率比传统电池提升数倍,充电峰值倍率达6C,仅需10分钟,就能充电至80%SOC;去年,中创新航发布的“顶流”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实现6C+快充。
电池性能全方位升级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家当创新研究中央主任纪雪洪见告《中国能源报》:“快充电池代表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发布的电动汽车新品,尤其是中高端车型都要配备超快充电池和800V高压充电平台。未来,随着技能提升与车企竞争加剧,也会从中高端车型逐步向中低端车型覆盖。”
目前,快充功能正日渐成为新能源中高端车型的标配,快充技能也成为动力电池制造商新一轮的竞争焦点。不过,业内人士指出, 电池快充能力取决于电芯负极快速嵌锂能力以及电池的热管理能力,具备快充功能的电池需在材料、构造、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进一步打破。
值得把稳的是,大功率快充会让电池快速发热,因此高压电池包的热管理至关主要。纪雪洪表示:“对付快充电池产品自身而言,紧张技能寻衅还是来源于快充过程中的电池过热,电池厂家须要有新型散热设计与新材料的运用,担保电池安全性以及寿命。”
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能部副主任、中国充电联盟主任刘锴此前曾见告《中国能源报》,对动力电池而言,大功率快充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因增加防止热失落控采纳的方法而导致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低落以及本钱上升的问题。
建立完全生态体系
对付干系企业发展快充电池,纪雪洪认为:“当前,动力电池技能快速迭代,车企对付快充电池有较大需求,电池企业要加快盘踞技能制高点,让产品实现高安全性与低整天性,把握住与热销车型厂商配套的机会。产品得到大规模推广和运用,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讲颇为主要。”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支撑汽车与能源领悟发展的根本举动步伐持续完善,估量2024年800V高压快充等新技能、新项目将加速落地。华安证券报告估量,2025年,支持高压快充的3C以上电池需求量将达350GWh,占海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的59%;2026年,800V以上高压平台车型销量将达580万辆,渗透率达50%。
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估量快充电池的全面渗透将助推干系材料升级与增长,给导电炭黑、负极包覆材料、LiFSI、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芳纶涂覆、导热球铝、聚氨酯、绝缘材料等带来投资机遇。
不过,充电效率的提升不单单取决于电池,要想实现消费者所期待的“充电像加油一样快”,须要电池、车、充电举动步伐协同提质升级。目前,已有小鹏、极氪、智己、空想、零跑等多家海内新能源车企推出800V高压快充车型,与此同时,超充桩也在风起云涌培植。
“快充电池也须要充电根本举动步伐配套,大功率充电桩须要进行本钱测算和优化布局,需从商业角度考虑不同运用处景的布局配备比例。”纪雪洪表示,快充技能是行业发展趋势,但其完善仍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整车厂、动力电池企业、充电运营商、电网企业等需相互协作,真正将快充功能发挥出来,才能给予消费者便捷快速的补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