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六一 安全同行
六一儿童节到了
让我看看是哪些家长

在为了礼物抓耳挠腮
在给小朋友们准备好玩有趣礼物的同时
切切不能忽略安全问题
请收下这份儿童玩具“避雷”指南
儿童玩具分类和安全标准
儿童玩具的品种有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毛绒玩具、木质玩具、充气玩具、彩泥等。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以为眼花缭乱了呢?原来儿童玩具品种如此丰富!
所有玩具应符合GB6675-2014《玩具安全》标准,且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和乘骑车辆玩具还需取得逼迫性产品认证,方可出厂、发卖、入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利用。
逼迫性产品认证标志
玩具是孩子的亲密“伙伴”,在孩子康健快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浸染,儿童用品、儿童玩具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自2023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开展以来,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计检讨儿童学生用品生产、发卖企业358家次,出动司法职员696人次,备案18起。
那么,家长朋友们,儿童玩具的以下这些安全隐患你把稳到了吗?
一.玩具中的小零件
脱落小零件塞入耳道
比如玩具上的眼睛,毛球等装饰物不足稳定随意马虎脱落;组装玩具中的部分部件;磁力玩具的小磁体等,皆有可能造成塞入耳鼻中或吞噬的风险,涌现人身侵害事件。故在选购时把稳3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不应含有小零件,3~6岁儿童利用的玩具含有小零件,应设警示解释。
此图中玩具有小球
未设警示解释
二.玩具中的突出物
车轮脱落,为突出物
比如一些组合玩具经由拉力会使某些部位拉脱,导致个别部件外露,形成危险突出物,存在刺伤的潜在危险,利用过程如涌现这种情形,应及时修理或丢弃。
玩具插进了脸颊
组合玩具脱落划伤
三.玩具中的绳索和弹性绳
比如有一些玩具自带的绳索很长,若不把稳可能将孩子绊倒,缠在手腕上或手指上,很随意马虎对手指或者手腕造成侵害,乃至缠绕颈项,引发窒息的可能。实在,在国家标准里,对付玩具上的绳索长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付18个月以下的儿童,所玩的玩具中的绳索和弹性绳,自由拉伸的长度不应该超过22厘米。如果绳子跟玩具上的任何一个环扣形成了闭环,拉伸的时候周长不应该超过36厘米。
手部勒伤
四.玩具中的弹射动能
比如弹射玩具易造成弹射物击中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导致儿童受伤,因此,弹射物的动能不应过大,并且应设警示解释。同时,家长应提醒儿童不要瞄准他人眼或脸部发射,选择空旷的适宜园地玩耍,利用时避开幼儿,不要让儿童玩具成为孩子的“安全隐患”。
脸部受伤
这些风险点值得我们特殊关注
除此以外
在日常选购玩具的过程中
请各位家长把稳以下几点
一.关注产品包装信息
购买时关注产品是否符合哀求,如需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实行标准、适用年事范围、警示标注等信息,需有3C认证的四种玩具关注是否包装上是否有3C标志,并索取***或其他购物凭据。
二.检讨玩具产品外不雅观
是否存在装饰性部件或组装零件有脱落的可能,并可以轻摸产品外部,确认表面光滑度,不存在锐尖,以避免玩具对孩子的侵害,打消安全隐患。
三.选购年事适宜的玩具
负责查看产品标签中标注的适用年事范围、紧张材料以及风险警示等信息,选择适宜孩子年事、利于身心发育的产品,防止因不得当、利用不当导致对孩子的侵害。
报送:奉贤市场监管
编辑:凌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