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铁建重工已成功研制了50多个补充环球、海内空缺的首台(套)产品。图为铁建重工生产车间。 蒋 炼摄(中经视觉)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湖南长沙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72.75亿元增长到约34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3%增长到约2.8%;技能条约成交额增长近10倍;高新技能企业从904家增长到2020年的4100家。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创”平台撑起新动力

“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省会城市,长沙创新能力能实现持续领跑,创新平台培植至关主要。”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宋新和在接管经济日报采访时说。
长沙拥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紧盯国际前沿、国家计策,把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摆在履行创新驱动发展计策、培植创新型城市的突出位置,环绕“22条家当链”和转型升级需求,勾引企业组建自主研发机构,加快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关键技能、共建技能研发。
计策平台、研发平台、转化平台日臻完善,多平台叠加上风逐步显现。持续的创新投入下,一批重大成果呈现。中联重科研制成功环球最长臂架泵车;长沙矿冶研究院研制的“鲲龙500”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车标志着我国深海采矿技能与装备跨入国际前辈行列;铁建重工研制的洞开式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装备实现我国同类装备从入口到出口的逆转……长沙市科技局供应的数据显示,高新技能家傍边,前辈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四大家当成为千亿元家当。
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也撑发迹当发展高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能带动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呈现。在天心经开区湖南大数据中央培植现场看到,建筑设计从纸上立起来,成为三维“透明体”,上面每个建筑构件尺寸、材质信息、厂家书息等一览无余。天心经开区方案培植组事情职员马伟见告,将工程项目以三维数字模型呈现,不但加快了培植进度,且具有建造虚拟化、本钱透明化、质量可追溯、管理风雅化等优点。
大环境激活新资源
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源泉和引领家当发展的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几年,浩瀚城市凭借特色,各显其能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敢为人先的长沙在2017年6月发布《长沙市培植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多少方法》,即“人才新政22条”,在加快引进造就、支持创新创业、创新系统编制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用政策含金量构筑起集聚人才新资源的“磁场”。
“吸引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长沙对峙异家当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华自科技株式会社研究院副院长胡轶波说,长沙近年来推进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创新政策,不断夯实企业的智力支撑,“科技企业的竞争便是人才的竞争,近三年,我们研究院引进人才100多人,研究院的200多人中外省人才占40%以上。”
理解到,为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得好,长沙在人才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创业扶持、技能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多项方法,近三年新增各种精良人才约40万人,中高端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城市前三、中部第一。
生产力转化“芯”能源
“中国梦,中国芯”,走进国科微位于长沙的总部,能干的6个字让人倍感振奋,一个个“海内首款”数据更让人惊叹。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企业是主体。近年来长沙从提升关键技能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家当创新能力三方面引发活力,节制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创新能量转化为经济能量的必由之路。长沙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面向未来发展、本市家当及公民身心康健的前沿技能、交叉科学领域开展前瞻性根本研究;建立完善政产学研长效对接机制,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随之而来的家当创新能力不断迸发。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科技攻关能力不断增强。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景嘉微GPU等形成自主可控软硬件生态体系,金属基压敏芯片技能打破并量产,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打破1500公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研制成功等,核心关键技能不断打破。
长沙市科技局党组布告、局长郭塨表示,下一步长沙将聚焦“三智一芯”,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等新兴家当,着力打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前辈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软件家当,加大软件业重大专项支持,将“卡脖子”技能攻关作为突出支持方向;在云打算、大数据等领域搭建协同创新研发平台,争取在年内实现高新技能家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目前,长沙在创新型城市培植中正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加速推进计策功能载体,组织核心技能攻关,加速聚拢创新要素。( 刘 麟 谢 瑶)
【纠错】【任务编辑:焦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