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权属争议可能性、知识产权容许的存在等成分,哀求电商平台主动审查商品是否为赝品也是不现实的。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网络做事供应者的一种,也不应承担审查责任。
根据我国的立法和法律现状,可以创造我国在赝品问题上对电商平台哀求承担的责任,紧张是指以下五大责任:

1、平台在知道商品为赝品时,应及时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方法 。
2、平台在收到权利人合格的侵权关照时,应及时采纳必要方法,并关照被投诉人。
3、平台应建立侵权投诉的机制,供权利人发出侵权关照。
4、依法向有权机关报告创造的违法情形;在收到有权机关命令时,按照法定程序供应帮忙。
5、应对卖家的身份资料(包括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办法)进行审查,在消费者购买到赝品后的投诉过程中,应将上述资料向消费者表露。
《电子商务行业大数据打假2.0》报告之
平台管理赝品的法律责任和任务
(一)立法与法律
1、海内立法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家当的发展,网络赝品问题成为"大众年夜众对电子商务的关注点之一,对付这些涉嫌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可适用干系知识产权法律进行规制。但是,对付网购中未直接参与交易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是否应该承担任务以及承担何种任务,在实践中引发较大争议。
早期关于网络平台做事商任务的判断,权利人和法院常日援引的条款是《中华公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共同侵权的第130条的规定、《最高公民法院关于贯彻实行〈中华公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多少问题的见地(试行)》第148条的规定等法律法规。
目前,海内直接规制用户利用电子商务发卖赝品行为的法律紧张是《侵权任务法》第36条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最高公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打算机网络著作权轇轕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阐明》、《北京市高等公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轇轕案件多少问题的辅导见地(一)》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条例、法律阐明。
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法律责任和任务问题,目前我国立法明确了以下内容:
(1)仅承担身份审查责任,不承担事先主动的信息审查责任
首先,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知识产权审查责任的界定应该全面考虑公正和效率等各方面成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对卖家经营者进行身份认证的审查责任。同时,由于平台经营者对侵权征象的知道仅仅是概括性的认知,并非详细的知道,故电子商务平台不承担对赝品的事先主动的信息审查责任。
虽然,《互联网信息做事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做事管理规定》、《网络交易平台做事规范》中规定平台经营者负有监控平台信息的责任。实则,这些法律哀求平台进行事先审查的内容是指:(1)对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大众利益、社会稳定和涉及淫秽、色情以及暴力的内容;(2)是否存在国家限定流利物和禁止流利物;(3)注册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其所指的监控信息并不包括信息、商品是否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权属争议可能性、知识产权容许的存在等成分,哀求电商平台主动审查商品是否为赝品也是不现实的。
同时,网络做事供应者不承担审查责任在立法上和司法规则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立法上,国家版权局草拟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搜聚见地稿)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网络做事供应者为网络用户供应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纯挚网络技能做事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干系权有关的信息审查责任。”
我国《侵权任务法》第三十六条的网络侵权条款是移植美国避风港规则的产物,该款条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做事供应者不负审查责任,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事情委员会在阐明该条时,明确指出:“供应技能做事的网络做事供应者没有普遍审查责任。”
法律上,最高院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轇轕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网络做事供应者未对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主动进行审查的,公民法院不应据此认定其具有差错。”
最高院明确指出:“不使网络做事供应者承担一样平常性的事先审查责任和较高的把稳责任。”
北京市高等公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轇轕案件多少问题的辅导见地(一)(试行)》第十七条规定:“供应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P2P等做事的网络做事供应者对他人利用其做事传播作品、演出、录音录像制品是否侵权一样平常不负有事前辈行主动审查、监控的责任。”
北京市高等公民法院《关于审理电子商务侵害知识产权轇轕案件多少问题的解答》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一样平常情形不承担交易信息合法性的监控责任,不能仅因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按照干系管理哀求进行交易信息合法性的事前监控,或者客不雅观上存在网络卖家利用其网络做事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就当然认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侵权行为存在。”因此,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网络做事供应者的一种,也不应承担审查责任。
(2)关照删除规则的适用
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赝品征象,我国现行《侵权任务法》第三十六条是目前网络交易平台发卖赝品任务剖断的紧张法律依据。
该条第一款规定:“网络用户、网络做事供应者利用网络侵害他公民事权柄的,应该承担侵权任务。”此款所指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实际参与交易、直接供应商品或做事的发卖者,而非中立的第三方平台,承担的是直接侵权任务。类似规定还见于现行《牌号法》第五十七条以及《牌号法履行条例》第七十五条,其明确规定:故意为陵犯他人牌号专用权供应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的,属于牌号直接侵权行为。
《侵权任务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做事履行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关照网络做事供应者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方法。网络做事供应者接到关照后未及时采纳必要方法的,对危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任务。网络做事供应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做事侵害他公民事权柄,未采纳必要方法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任务。”
该两款中,电子商务平台未参与发卖环节,只为卖家供应中立的平台做事,其承担的是在知道侵权行为的情形下,未及时采纳合理方法的间接侵权任务。该条实际上借鉴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规定的网络做事供应者“关照-删除”规则,是移植美国避风港规则的产物。此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第三十六条后两款的知道规则借鉴了《德国规定信息与做事的一样平常条件的联邦立法》,反响了网络做事供应者对网络空间的安全保障责任,将德国法上的安全保障责任扩大阐明到网络侵权领域。
从电商平台在条约中奉告用户不得侵权、开辟投诉平台、制订售假惩罚规则等行为可推知电商平台与直接侵权人之间并无共同的故意,亦无意思联结,主不雅观上没有领导、教唆或帮助卖家侵权的故意,也未履行客不雅观的领导、教唆或帮助行为。
有学者主见网络做事供应者构成侵权是由于其未履行“采纳必要方法”的法定义务,故与卖家的侵权任务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任务,认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行为可能承担替代任务,且必须符合两个构成件:(1)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直接侵权人具有掌握的权利和能力;(2)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获取了经济利益。
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美国的替代侵权任务理论,不能仅仅根据电商从卖家处收取了用度而认定其要承担相应的任务。事实上,电商平台收取的用度是供应电子交易的做事费,而非特定交易行为的用度。因此,我国电商平台也不承担美国法律所构建的替代任务。
关于卖家实际不构成侵权,但网络交易平台收到关照后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手法后,是否应该对卖家承担任务的问题,目前我国立法认为电子商务平台不存在明显差错的情形下,其不承担任务。
《最高公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柄民事轇轕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规定》表明公民法院支持网络做事供应者以“收到关照”为抗辩,第七条规定:“其发布的信息被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方法的网络用户,主见网络做事供应者承担违约任务或者侵权任务,网络做事供应者以收到关照为由抗辩的,公民法院应予支持。被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方法的网络用户,要求网络做事供应者供应关照内容的,公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付“关照-删除”规则的适用,2011 年公布的《最高公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浸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折衷发展多少问题的见地》哀求:要掩护“关照与移除”规则的基本代价,除根据明显的侵权事实能够认定网络做事供应者具有明知或者应知的环境外,深究网络做事供应者的侵权赔偿任务应该以首先适用“关照与移除”规则为条件,既要防止降落网络做事供应者的差错认定标准,使“关照与移除”规则形同虚设;又要防止网络做事供应者对付第三方利用其网络做事侵权悲观懈怠,滥用“关照与移除”规则。
(3)信息表露责任
《消费者权柄保护法》从掩护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看重网络交易平台的信息表露责任与任务。根据《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消费者合法权柄受到危害的,网络交易平台供应者不能供应发卖者或者做事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办法的、消费者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供应者哀求赔偿。”即平台在不能供应卖家书息时,应先承担赔偿任务,再向侵权卖家追偿。
(4)网络交易管理的新发展
近期,在“互联网+”行动下,***及各部门尤其重视对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管理,颁布了多项***规范性文件,包括:《***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管理的见地》、《***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利康健发展的多少见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辅导见地》、《***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履行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操持的关照》、《***关于促进市场公正竞争掩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多少见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造就经济新动力的见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见地》、《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做事规范》、《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订程序规定(试行)》。
2014年施行的《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办法》第二章是关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的特殊规定,哀求:“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该对申请进入平台发卖商品或者供应做事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实更新,在其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能干位置公开业务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业务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
在协议中明确双方在平台进入和退出、商品和做事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柄保护等方面的权利、责任和任务。建立平台内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柄保护、不良信息处理等管理制度,且各项管理制度应该在其网站显示,并从技能上担保用户能够便利、完全地阅览和保存。
对通过平台发卖商品或者供应做事的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和做事信息建立检讨监掌握度,创造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的,应该向平台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纳方法制止,必要时可以停滞对其供应第三方交易平台做事。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该采纳必要手段保护注册牌号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对权利人有证据证明平台内的经营者履行陵犯其注册牌号专用权、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行为或者履行危害其合法权柄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应该依照《侵权任务法》采纳必要方法。”
《办法》为营造更加成熟、规范的网购环境供应法律根本,哀求电商平台承担更多的任务与责任。
对付食品、药品、扮装品等涉及"大众生命、康健的特定商品的互联网经营行为,法律对平台授予了更严格的任务与责任。《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搜聚见地稿)》、《扮装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均哀求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供应者依法对入网扮装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资质查验、实名登记,履行报告、停滞供应网络交易平台做事等责任。
2015年11月发布的《***办公厅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管理的见地》为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管理,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康健发展,哀求落实电子商务企业任务。辅导和督匆匆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资格审查,建立健全网络交易、广告推广等业务和网络经营者信用评级的内部监掌握度,制止以虚假交易等办法提高商户信誉的行为,建立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履行侵权假冒商品信息巡查清理及交易记录、日志留存,履行违法犯罪线索报告等任务和责任,合营司法部门反向追溯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侵权假冒商品经营者。辅导和督匆匆电子商务自营企业加强内部商品质量管控和知识产权管理,严把进货和发卖关口,严防侵权假冒商品进入流利渠道和市场。落实网络做事商任务。督匆匆网络做事商落实“关照-删除”责任,对利用网络做事履行侵权假冒行为的网络信息,及时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方法。
2、海内法律
我国法律实践中关于电商平台对售假行为的任务紧张为牌号侵权轇轕,陵犯著作权、专利权的案件次之。此外,基于对牌号权、著作权、专利权不同的审查难易程度,平台对专利权属的审查难度最大,其免责条件的范围也更大。
剖析我国的法律案件的审理结果,可知:
首先,电商平台的性子不属于内容供应者、直接的发卖者,其可能承担的是间接侵权任务。而平台承担间接侵权任务的情由在于电商平台对卖家、店铺负有的监督、管理、审查责任。
其次,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其平台上的侵权不承担主动创造并处理的责任,但是应该为防止和制止知识产权侵权、发卖赝品等行为承担提醒奉告的把稳责任、供应消费者、权利人投诉渠道以及对卖家的身份审查的合理把稳责任。
平台经营者的提醒责任表现为制订平台网络运营规则,并在规则中制订知识产权条款奉告其平台上的卖家不得发卖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不得发布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信息。身份审查责任则表示在平台经营者是否依法审核了平台上卖家用户的***明、权利证明等资料,是否进行了实名认证手续。
末了,在确定平台是否承担侵权任务时,平台经营者可以根据“关照-删除”规则来主见免责,即平台经营者知道赝品的存在后是否采纳了断开链接、删除商品信息、下架商品等方法。
如果平台经营者收到权利人明确、详细指向侵权信息的警告函、投诉后,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回答,删除链接、关闭店铺等方法,则平台经营者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把稳责任,不承担连带侵权任务。
电商平台的打假责任
1、平台在知道商品为赝品时,应及时采纳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方法 。
2、平台在收到权利人合格的侵权关照时,应及时采纳必要方法,并关照被投诉人。
3、平台应建立侵权投诉的机制,供权利人发出侵权关照。
4、依法向有权机关报告创造的违法情形;在收到有权机关命令时,按照法定程序供应帮忙。
5、应对卖家的身份资料(包括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办法)进行审查,在消费者购买到赝品后的投诉过程中,应将上述资料向消费者表露。
电商平台间接侵权法律案件(摘录)
1
韶光:2015.4.30
地点:杭州市余杭区
案由:侵害牌号权
原告:广州盛行美时尚商业株式会社
被告: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刘杭优
讯断结果与情由:
用户侵权,平台不侵权。
1、淘宝无主动审查的把稳责任;
2、只有在明知或应知侵权行为存在而未采纳方法的情形下,才与直接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任务;
3、收到原告的状师函后也及时进行处理、回答,在本案受理起诉后也再次检讨确认涉案商品信息已经不存在,已采纳合理方法。
2
韶光:2015.10.8
地点:杭州市余杭区
原告: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被告: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黄裕
1、平台哀求用户在淘宝网网上交易平台上不得买卖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柄的物品;
2、平台收到起诉状后对涉案信息进行了例行检讨,将商品下架。
3
韶光:2014.4.18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
案由:侵害牌号权
原告: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
被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乡市佳仁商贸有限公司
讯断结果与情由: 判用户侵权,平台不侵权。
1、京东供应的是网络交易平台做事,其并未直接履行侵权行为;
2、与佳仁公司签订干系条约时,进行了备案、审查,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把稳责任;
3、京东难以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主动创造涉案侵权信息的存在。
4
韶光:2015.3.9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 案由:侵害牌号权
原告:四川剑南春酒厂有限公司
被告:合肥盛本商贸有限公司、纽海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
讯断结果与情由:
用户侵权,停滞发卖、赔偿丢失,平台不侵权。
1、被告纽海公司和天猫公司仅供应了网上发卖平台、并未参与被告盛本公司的实际经营;
、在有关用户协议中规定了入驻商家不得陵犯知识产权的条款;
3、在原告投诉后也关闭了被告盛本公司的网店。
(注:本文节选自网规研究中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电子商务行业大数据打假2.0》——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打假研究报告。***报告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微信名:阿里研究院
微信ID:aliresearch
官方网站 DT时期 共创新知www.aliresearch.com
邮箱:aliresearch1@aliyun.com
新浪微博:@阿里研究院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阿里研究院
点击“阅读原文” ***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