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备受关注的谢留卿犯罪集团诱骗一案尘埃落定。
5月22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公民法院对此案二审进行公开宣判,以诱骗罪判处谢留卿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惩罚金一千五百万元;判处刘艳芳等4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拘役六个月不等刑罚,并惩罚金;对陈丹等11名犯罪情节轻微的被告人免予刑事惩罚,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王梦阁等8名被告人发布无罪。
2012年以来,以谢留卿为紧张分子的犯罪集团,以公司为掩饰笼罩,以虚构代价或升值空间的所谓“藏品”为诱饵,采纳虚构产品限量稀缺、威信发行、名家亲作、伪装拍卖行、承诺回购、合买投资、虚假代持等一种或多种组合式、渐进式的发卖套路,通过分工协作、相互合营、层层设套、步步领导等办法,诱骗被害人购买产品履行诱骗,骗取安徽、黑龙江、北京、内蒙古等近20个省(区、市)浩瀚被害人钱款共计1670余万元,致使很多被害人倾家荡产、债台高筑、妻离子散,乃至到了断港绝潢的田地。

谢留卿诱骗犯罪集团以公司经营模式发卖“收藏品”履行诱骗,极具欺骗性、暗藏性、危害性,通过解构其诱骗套路,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此类犯罪的骗术,以防上当受骗。
环环相扣
诱骗套路让被害人陷入个中不能自拔
“想都想不到,仅仅通过看电视广告买了一次纪念品,就被***了,在发卖顾问的诱骗下,一直地购买他们推举的中金公司‘藏品’,直到创造上当受骗。可惜此时已经晚了,很多人已经被骗得倾家荡产,生活陷入困境。”很多被谢留卿诱骗集团诱骗的被害人回顾起被骗的经历,像似做了一场挥之不去噩梦。
被害人秦某龙在陈述中说,自己曾在网上购买过中金公司的瓷瓶,此后不久就有自称是中金公司的发卖顾问联系他,推销各种所谓“藏品”,以“藏品”出自大师之手、限量稀缺、具有极高的收藏代价和几倍乃至交几十倍升值空间,诱使他购买。
“有时候我对推销的‘藏品’比较犹豫或表示没有钱购买,就会有自称拍卖行的人联系我,称拍卖行正准备举办一次拍卖会,问我手里有没有干系‘藏品’,并奉告这些‘藏品’可以拍出的价格,而所谓的‘藏品’正是此前向我推销的产品,在极力浮夸收藏的代价同时,还会表示帮我安排拍卖,匆匆使我借钱、贷款购买。”秦某龙说,然而,真正找这些拍卖行的人哀求拍卖时,他们就会找各种情由推脱,末了干脆联系不上。
这些被害人哪里知道,这些不过是谢留卿犯罪集团诱骗套路的某个环节罢了。为了履行诱骗,该犯罪集团设计了一套极具引诱性、欺骗性的诱骗套路,环环相扣,被害人根本没有招架之功,像是走进了迷宫,陷入诱骗的套路难以自拔,终极钱财被骗尽,乃至卖房、借印子钱购买。
这套骗术环绕骗取客户(被害人)购买“藏品”为中央,设计“话术”体系和诱骗流程。对外发卖“藏品”统一以“北京中金收藏”名义,公司(犯罪集团)设立人事部、策划部、接线部、核单部、市场部、质检部等部门相互合营,开展诱骗。先是通过网络到的信息,对客户的购买力、收藏兴趣爱好等进行详细分类并跟踪;再由客服职员按照犯罪集团培训的“话术”方案,从培养与客户的所谓“感情”开始以获取客户信赖,通过在电话推销和微信谈天推销“藏品”,用稀缺、具备收藏代价、可迅速升值等常规诱骗虚假话术对被害人反复洗脑;如果常规诱骗手段未能得逞,当客户犹豫未定时,客服职员再利用承诺回购或帮助拍卖、谎称合买、伪装外地拍卖行等分外手段,瓦解客户的生理防线,武断被害人的购买意志,终极达到诱骗客户购买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该犯罪集团各部门在履行诱骗过程等分工明确、相互合营,形成了一整套环环相扣、稳扎稳打、缺一不可的“套路式”诱骗流程。
“公司‘话术’是策划部编辑的,紧张是先容‘藏品’作者的技艺高超,社会地位高、威望高,表示很稀缺、收藏代价很高,让客户以为可以投资,往后可以卖出高的价格。”该犯罪集团客服二部主管常某在供述中称,客服利用的分外话术有“抢名额”“伪装同行报高价”“伪装公司高层”“伪装拍卖行”等,“公司哀求每个客服部门都准备几个外地手机,平时放在部门总监那里,用于客服职员模拟外地同行打电话给客户,伪装外地同行、伪装外地拍卖行职员报高价。据我所知,公司从来没有回购或帮助客户拍卖过藏品。”
这位客服主管的供述印证了该犯罪集团诱骗的套路。
为便于履行诱骗以及躲避查处和打击,谢留卿先后在郑州、北京等地以他人名义设立多家公司,并以“北京中金收藏”名义进行发卖,故意遮盖公司实际经营地点等真实情形,不以公司的名义向被害人开具***;遮盖员工真实信息,不以中金壮盛公司名义与员工签订劳动条约,乃至利用魔音手机,统一利用化名,欺骗被害人;通过利用“话术”拖延退货、拉黑客户等办法处理“问题客户”,使被害人退货无路、维权无门,终极实现造孽霸占被害人财物的目的。
以假乱真
虚构事实把大路货包装成赚大钱“藏品”
只管谢留卿犯罪集团设计了一套看似天衣无缝的诱骗套路,但是仍旧有一些被害人一开始并没有轻易上当。
除了客服职员巧舌如簧的“话术”外,摧毁这些被害人末了防线的,还有一些“眼见为实”的骗局和那些以假乱真的“藏品”。
被害人李某智在陈述中说,中金公司一个自称叫“李冰”的发卖顾问开始向他推销产品时,自己不是很相信。在“李冰”约请下,他和妻子去山东参加了齐白石后人举办的展会,“李冰”在场接待,让他相信中金公司是一家正规的公司。此后不久,“李冰”又约请他参加在北京鸟巢举办的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展会,就在这次展会上,“李冰”向他推举了一套“文革宝贝大全套”邮票,称市场价是三四十万元,展览优惠价168000元,只有几套,如果不买就被别人抢走,他经不住诱惑现场刷卡购买了一套。
此后,李某智对中金公司笃信不疑,统共被骗花200万元旁边购买了100多件“藏品”,直到公安机关上门调查理解情形,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这些钱除了家里积蓄,大部分是李某智借的,现在屋子还抵押在银行。可惜的是,他没能等到谢留卿犯罪集团案二审宣判这一天,便去世了。
找名人站台,利用名人效应提高可信度,是很多诱骗公司的惯用伎俩。谢留卿犯罪集团也不例外,中金公司常常在北京举办一些展会,约请一些有名运动员、影视明星、有名字画艺术家等有名人士参加活动,随意马虎让人们产生错觉,“这些名人都来了,他们发卖的‘藏品’该当是货真价实的”。
实在眼见的不一定是原形,更加迷惑被害人的还是那些以假乱真的所谓“藏品”。
徐某云在江西景德镇瓷器市场经销瓷板画、瓷器等。他在证言中说,谢留卿看中了他店里卖的一款普通瓷板画《湖山烟云》,让他批量生产,“谢留卿自己再去找占某某冠名、监制”。以是,《湖山烟云》这个产品,画是不同画师流水线作业手绘的,占某某的署名是印刷上去的,“末了做好的产品谢总(谢留卿)拿给占某某把关,在监制、创作证书上具名。”
同样的办法,徐某云还根据谢留卿的哀求,为他生产了一款《吉祥快意》瓷板画。
与此同时,谢留卿还看中了徐某云隔壁店的瓷板画。该店主吴某松在证言中说,谢留卿看中了其店里卖的瓷板画《花开富贵》和瓷瓶《瑞雪兆丰年》,定制了300个旁边。同样由吴某松生产,谢留卿找占某某监制并出具署名证书。“占某某不参与产品的制作,他没有来和我对接过生产产品的事情。”
如此,由这三个山水题材的瓷板画组成的所谓“粉彩三绝”便成了稀世难得的“藏品”,身价涨了百倍。客户职员推销显示,有位广州买家竟花了67.8万元购买。
“这个瓷板画我只设计了样式,不是我制作的。我轻微把这三个作品的色彩、构图微调改良,交给他们生产,原版是表面来的。我没有参与生产过程,东西是怎么做的,在哪里做的,什么工艺我都不清楚。创作证书上面的名字是我签的,印章也是我自己盖的。”占某某在证言中说,这三个瓷板画的原版是华阳风格的,“华阳是我们这里的一个陶瓷市场,我们管他叫‘大路货’,路边摊卖的东西”。
占某某还在证言中表示,“粉彩三绝”没有升值空间,这些都是几百个上千个批量生产的,艺术代价也不高,便是给普通老百姓买回家看看的,不属于收藏范围。
让普通的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的大路货、地摊货,摇身变成大师之作、稀缺限量的“藏品”,到这里还不算完,在发卖环节还会有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对作者进行虚假包装,对“藏品”的收藏代价、升值空间进行虚构,等等。
经法院审理查明,谢留卿犯罪集团虚构产品代价或升值空间的紧张办法有:虚构产品作者、生产工艺、拍卖记录、馆藏记录等,虚构授权、监制、出品、鉴定、防伪等证书,虚构作者名气、头衔、造诣等。谢留卿等人让大师在印好的产品证书上署名,伪装其作品,同时谢留卿安排策划部职员虚构大师作品的拍卖价格,或者虚构该作品已经被某博物馆收藏,让被害人误以为产品是大师亲低廉甜头作,具有较高的收藏代价和升值空间。
“某些字画的作者仅是普通画家或业余爱好者,谢留卿对其进行包装,流传宣传其是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徐悲鸿的再传弟子等虚假头衔,虚构其作品被北京都城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永久馆藏,几十家威信媒体对其进行专访,其作品曾被拍出几十万元高价等,让被害人相信该画家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代价和升值空间。”有证据显示,两幅仅值200元旁边的画作,而他们实际发卖的价格高达60余万元,两者相差3000倍,一些所谓“大师”等名头都是谢留卿犯罪集团一手包装的。
更可笑的是,谢留卿犯罪集团被查后,一位曾被包装成“大师”的作者,因在北京摆地摊卖画已经难以度日,审查机关找到他调查取证时,他正在老家种地。
调查显示,谢留卿犯罪集团用以诱骗的“藏品”基本上都是采取这样的套路问世的,从几百上千元的地摊货摇身一变成了大师之作,身价几十倍上千倍地暴涨,为该集团履行诱骗打下了根本。
公正正义
改判有罪决不能让诱骗分子逍遥法外
“我是一名门卫,一个月人为2000块钱旁边,被中金公司客服‘忽悠’购买了‘藏品’,花光了全部积蓄,还用屋子抵押贷款购买。现在屋子被卖了还贷款,只能租房住。”被害人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居民陈某进说,儿子因智商低生活不能自理,听客服说“藏品”如何能赚大钱,就想买了往后拍卖赚了钱留给儿子养老。
像陈某进这样抱着致富生理购买“藏品”的被害人不在少数,他们中很多人被骗得一贫如洗、债台高筑,积蓄被骗光、屋子被抵押不说,有的妻离子散乃至含恨去世。
而相反,谢留卿犯罪集团却“挣得”盆满钵满,作为犯罪集团的紧张分子、各个公司的实际掌握人,谢留卿自不用说。犯罪集团其他成员按照职务、分工也得到了巨额不义之财。公司总经理刘艳芳供述称,2015年其拿了有七十万元旁边,2016年拿了200多万元。
“总监的提成是全体部门发卖古迹的1%。我从2015年开始任总监,一年收入是30多万元,有一年的收入50多万元,均匀一年收入40多万。”客服二部总监刘某供陈说。
除了客服职员紧张拿发卖提成,大概100万元可以提成十几万,就连送货上门的配送员收入也很可不雅观。配送员朱某恩供述称,每月保底2750元,送货还有提成,每月提成七八千元旁边,此外,上门推销也能拿提成。
在创造被骗后,2016年10月27日,被害人陈某进向繁昌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报案。经公安机关备案侦查,谢留卿犯罪集团履行诱骗犯罪浮出了水面。侦查、起诉、审理期间,又有全国各地的被害人报案,涉及安徽、黑龙江、四川、北京、内蒙古等近20个省(区、市),诱骗金额高达1670余万元。
2018年8月15日,繁昌县公民审查院向繁昌县公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谢留卿等63人犯诱骗罪。2021年2月1日、3月12日,繁昌县公民法院一审判决谢留卿、刘艳芳等21人有罪,对42人发布无罪。
一审判决后,芜湖市繁昌区公民审查院提起抗诉,21名被告人提起上诉。二审备案并案审理后,审查机关辅导公安机关补充了大量证据。二审期间,芜湖市公民审查院共提交卷宗66本,补充了大量笔墨、电子、视听等证据。
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20日,芜湖市中级公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历时40天,2名被害人诉讼代表人、60名原审被告人以及100多位辩解人参加庭审。
二审庭审期间,有人看到100多名状师组成的辩解军队,感慨说,每一名被告人基本上聘请了两名状师,是其他案件没有见到的,这须要多么大的财力、要花多少状师费啊!
2024年5月22日,芜湖市中级公民法院对谢留卿等63人诱骗抗诉、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宣判。法院认为,谢留卿等人以造孽霸占为目的,组织、履行多起诱骗活动,其行为已构成诱骗罪。本案参与人数浩瀚、紧张成员稳定、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形成以谢留卿为紧张分子,刘艳芳、张红芳为正犯,其他参加者为一样平常成员的犯罪集团。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及证据,综合考虑各被告人犯罪事实、性子、情节及认罪悔罪表现,依法作出前述讯断。
值得把稳的是,一审判决发布无罪的42名被告人中,有34人被改判有罪;刘某婷等4人一审认罪认罚被发布缓刑,但在二审庭审中翻供,辩解状师做无罪辩解,均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我们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看重区分案件性子、情节,坚持全案稽核、综合衡量、风雅权衡,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在一审判决根本上,对犯罪集团紧张分子谢留卿增加两年有期徒刑,其他正犯也适当增加了刑罚;一些从犯适当减轻了刑罚,或发布缓刑;有11人免予刑事惩罚,8人发布无罪。”合议庭法官阐明说,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的一项主要原则,即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刑事案件,上诉审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以此保障被告人依法行使上诉权,以利于案件的精确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公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解人、近支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是公民审查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定。本案一审宣判后,审查机关对全案提出抗诉。检辩双方均供应了大量新证据,二审法院经庭审举证、质证,依法认定本案构成诱骗犯罪集团,增加认定部分被告人构成诱骗罪并依法予以改判,符合法律规定。
随着谢留卿犯罪集团诱骗一案二审终审,环绕此类新型犯罪的争议也将告一段落。这类犯罪以中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年夜众履行诱骗,反复诱骗被害人购买涉案产品,或者向同一被害人多次推销,乃至明知被害人家庭情状差须要借贷,仍持续对实在行诱骗,甚至多名被害人债台高筑、卖房还债,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案件的依法审判,掩护了公正正义。
期待此案能给人们带来警觉,让那些还在心存侥幸的人峭壁勒马,阔别诱骗。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 李光明
原标题《200元地摊货摇身一变成大师之作身价暴涨3000倍——解构谢留卿犯罪集团以公司经营模式发卖“藏品”履行诱骗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