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震,今年32岁,,2010年毕业于贵州亚太职业学院。学专业是打算机信息管理,毕业后开始在贵阳一家做教诲的网络公司打工,2012年又到一家网络公司搞管理,同时给5家医院做网络掩护,在打工期间积累了不少履历。2013年,我们夫妇俩一起到茅台镇做过茅台酒网络发卖。图为周震在竹编展厅。#自拍我的故事#
我妻子杨杜娟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能大学。我们毕业后先后到过北京、贵阳、遵义打工4年,紧张从事电子商务和白酒线上发卖。我虽然打工期间每个月的收入有万把块钱,但是总以为不足用,几年下来,也存不到什么钱。图为贵州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落。
2014年我开始考试测验在网上发卖我们家乡的三穗特产三穗鸭、灰碱粑、米粉、甜酒、竹编等,个中竹编最好发卖,于是我妻子跟我商量,在表面不可能打工一辈子,不如回家乡办厂经营竹编产品,她的想法得到了我的赞许,于是2014年底,我们夫妇俩回到了三穗老家预备办厂事。图为周震在家乡-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落编织厂辅导编织工人。

办厂,谈何随意马虎?当时一无资金、二无园地,三无设备。乃至职员也不知道怎么找。既然决定了,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图为贵州黔森源竹编工艺厂展览大厅,展示厂里编织的竹编工艺品,很多竹编都出口国外。
2014年底,妻子一边去当地做竹编的地方收货在网上发卖,一边方案办厂事宜。她的第一笔买卖是一个客户叫她编一颗江苏的“苏”字匾牌,“苏”是繁体字,自己不会编,然后跑到当地许多村落寨去找会编的师傅,末了在离县末了在离县城不远的美敏村落找到一个叫吴大国的师傅来编,第一次编错了一皮篾,第二次再编,当时这张匾牌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给了妻子很大的信心。
2015年2月,经由几个月的预备,我们夫妇俩的贵州黔森源竹编工艺厂挂牌成立了。这一年的4月,我们接到了第一笔订单1.7万元,我们请来师傅制作竹编工艺品,20天后交货给客户,客户反响很不满意,缘故原由是工艺品大小不一致,而且毛刺较多,这一笔买卖我们俩赔了5000多元的运费。图为贵州黔森源竹编工艺厂展厅,有篮子、簸箕、筛子、灯笼等竹编产品琳琅满目,摆满了全体店面。
为吸取教训,我们请来了6个师傅,又请来了本县20个村落民来学习竹编技艺,误工费补贴师傅100元一天,学员80元一天。他们自己就拜州级非遗传承人龙运辉为师,前落后修3个月,我们夫妇俩基本节制了竹编工艺制作技巧。2015年,师傅增加到17个,当年光是人为就开了18万元,当时没有多少货发卖,我们亏了10万元。图为周震拿着自己的竹编工艺品。
2016年我们夫妇俩负责打理,竹编工艺品发卖开始有了转机,这一年通过培训工人达到了30人,个中有2个残疾人,8户穷苦户,当年产值80万元,发放工人人为68万元,自己亏点不多。今年发展势头较好,能够实现盈利。图为周震厂里编织的竹编工艺品远销国外。
我们采纳公司庄家办法进行生产,公司卖力设计、打样、模具制作、原材料、成品组装。庄家按订单卖力编织,公司按条约进行回收,每个庄家只需一至二道工序,这样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到厂里做工的庄家每个月最少能拿到1800元,多的能拿到3000至5000元。“今年湖南、安徽、山东、广东等地的来要货较多,现在还有几万元订单没发货呢!
图为周震在家乡-三穗县八弓镇界牌村落编织厂的编织工人。
2016年5月,我们夫妇俩的产品到州里参赛,得到了能工巧匠一等奖,7月参加全省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会得到能工巧匠三等奖,我们的生产基地当年被州妇联评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现在我们厂已开拓出70多种产品了,有的产品还在开拓当中。我们开拓的产品有装饰类:如字画、花瓶、灯笼。实用类:如果盘、筛子、箩筐、茶叶包装。二维码:如个性订户。个中个性订户要多一些。图为编织厂利用的竹编材料。
一件工艺品可复制性比较强,如果不去创新,就会掉队,只有努力创新,产品市场霸占率才会提高,才会有更大的收益,我们厂准备报告一批产品发明专利。图为竹编工艺厂工人编织竹编。
今年的市场前景好,目前所有的产品都是按订单生产,现在厂里没有存货,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只管即便把订单产品赶出来。图为村落民田仁英说,她每个月能拿到2400元,忙完厂里的活还可以回家干活,很是方便。#自拍我的故事#
为使竹编工艺得到更好传承,准备开展竹编工艺进教室活动,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理解竹编,同时制订了三穗县返乡农人工竹编技能培训操持,不断加大从业职员培训力度。目前正准备扩大规模,开始动手征地50亩,建一个集旅游、餐饮、竹编博物馆、体验馆为一体的生态基地,同时组织好竹编工艺品加工发卖,力争带动更多的穷苦户脱贫,同时让三穗竹编工艺叫响全国乃至天下。图为周震站在贵州黔森源竹编工艺厂展厅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