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7月毕业后就去宁波了,由于学的是旅游管理,第一份事情便是去了一家宁波的五星级酒店,仅仅做了一天,我就厌倦了。虽然我性情内向,但是我真不喜好酒店的规规矩矩,越日就到人事部辞职了
2. 觉得外贸挺有钱途的,而且自己英语也过了六级,于是一贯在人才市场里面找外贸业务员的职位,忘却人才市场去了多少次,简历投了多少分,口试的机会少的可怜,有次打电话问招聘人结果,对方问我: 你知道FOB是什么意思吗, 我回答说,我现在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学。对方客气的回绝了我,说他们只招聘英文专业和国贸专业的。
3. 网吧上网结识一个自称顺德的女孩,通过******,觉得对方事情环境挺不错了,对方也鼓励我去他们公司事情,我当是在求职受挫情形下,于是答应去顺德找她。幸好当日晚上百度一下他们公司的信息,在贴吧里面有一条,就有点担心,没有去,后来才体会到他们该当是传销

4. 于是去了杭州,很快去了滨江一个偏僻几个人的小作坊,做汽车车顶架。做了半个月,老板认为我不如他前面的业务员,给了我半个月人为,就把我炒了。于是又到萧山一个中型工厂做外贸,电脑被老板的亲戚小孩霸占,人事给了15天的人为,把我炒了。
5. 又回到宁波,人才市场上侥幸看到一个摊位招聘外贸业务员的哀求只有英语过6级一个哀求,对方看了我的简历后,再去确认英语证书后,让我去上班。是在慈溪一个做鼠标垫的小工厂,开始了我真正意义上的外贸从业经历。
在这一年半,通过阿里巴巴接到许多订单,但是由于产品属性大单很少,还由于我是工厂唯一的懂英语的人,以是边做边学,基本节制的外贸流程。虽然老板人很好,但是我以为平台不足大,于是去苏州了
6. 在苏州也口试外贸了7,8次,结果被上海的一个做入口贸易的小公司录取了。紧张做的是入口跟单,但是觉得自己还是不喜好这份呆板的事情,常常会弄错数字,虽然期间和几个年事相仿的同事度过了愉快的一年,我还是辞职了
7. 辞职后,我试图从原来宁波的工厂那里买鼠标垫成品,在上海地铁口摆地摊,卖了几次后创造效果还是不错的,于是想找人一起做,找到其余一个常年在上海摆地摊的小孩。但给了他一点货后他人找不到了。我又找到一个在电脑城卖电脑的发卖,几百元的结款都要我催七八次。于是放弃了。
8. 于是开始研究做网站,卖防滑垫,做了2个月就做了一个小客户,觉得产品市场太小了,基本没啥人问。当然,我也没什么资源和渠道。又开始找口试找事情,都无果。
9. 回到武汉,到亲戚的亲戚的办公室做了一下,觉得被鄙视了,于是跑到郑州大学同学那里,刚开始说和他一起做旅行社,期间去洛阳旅行社发名片一次,也接到一次散客。但是觉得还是不适宜我。期间为了散散心,一个人去了洛阳龙门石窟,和陕西西岳登登顶一次。
10. 于是在郑州开始找外贸事情,结果和其余2个人一起到了河南济源的一个做石油钻具的小工厂,老板给了我一些海关资料,这便是我找客户的唯一的渠道,然而没用。这是由产品的特性决定的,期间周末,我办了一张本地的旅游年卡,王屋山,太行山,小浪底都去看过一次。
11. 当时一个在非洲高中同学给我先容一份去非洲做外贸的事情,虽然知道非洲贫穷掉队,但是我在海内实在呆不下了,而且最近2个月的人为都没发,于是大略和老板留言后,我就去非洲乌干达了。
12. 2009年尾月到了非洲,虽然很有新鲜感,但是还是很失落望的。除了对乌干达本身的脏乱失落望外,也对目前的事情失落望,便是坐在闹市区的门店卖二手衣服。由于内向,嘴巴不甜,得不到***老板的喜好,于是很快让我去其余一个卖汽车配件的浙商店铺,结果觉得比在台商那更不舒畅。
很快当地移民局来了一次行动,我和浩瀚中国贩子和印度贩子被押着进了移民局,结果我被哀求限期出境,就这样了在乌干达呆了一个月,之后来到了深圳。
13. 2010年在大学同学深圳民治租房的地方落脚之后,开始了口试事情,很快来到了车公庙一家做虚拟眼镜的贸易公司,一个公司40多人,30多人是发卖,新人一个月哀求失事迹,否则走人。很快,我又被炒了
14. 于是又到石岩一个做印后设备的公司做外贸,公司环境不错,研发部的几个同事年事都差不多,以是我们关系都不错,直到现在还联系者。但是,公司技能上始终没有打破,造成公司主业一贯亏损,我在这家公司刚好一年,就要面对公司终结。但是原来的总经理把紧张职员组织起来,在西丽开了一家设备工厂,由于紧张做事一个大客户,效率还不错,我也只做些编写机器操作和维修解释的事情,空余韶光多,觉得很闲散。
15. 我一个大学同学所在公司也在西丽,于是联系了一下,2011年,我开始在空余韶光做他们的保护膜材料产品,实在我也便是做个大略的网站,没有想到竟然很快做了2个小单,顿时对未来燃烧了一丝期望。
16. 在西丽公司上班,觉得太轻松了,学不到多少东西,于是主动辞职了。之后去了一趟阳朔,桂林,顺便南宁做火车到了越南。从河内到西贡,做这旅游大巴经由了6,7个旅游城市。
末了,我又回到深圳民治了。
17. 保护膜刚开始做,有担心收入问题,觉得还是要去打工,于是通过同学关系,进了一家办公地址在国贸大厦的货代公司,做了3个月,一票订单都没,我觉得很不好意拿人为,于是又辞职了
18. 之后到同学开的公司里面弄了一个卡位,专心做保护膜材料,直到2017年底搬到中山,一是塑料手机保护膜逐渐被钢化膜取代,二是在中山买房定居。
19. 现在一边做少量的保护膜订单,一边为一家跨境电商做兼职。期间,想做照明的外贸业务,不想离家太远。结果没有找到,后来进了附近家大型电缆工厂,不到一个月,觉得产品,管理,外贸办法实在不适宜自己,于是辞职了。
20. 又想开始做照明行业的咨询做事,在接到一个瑞士客户哀求探求“High quality, Better Price”的灯具哀求后,我竟然不知道怎么答复。看来,这条路又走不通
21. 今年上半年,通过一个同学的接管,到顺德的一个老乡的炉具厂做外贸,以为是一个很好的资源,熬过一个月韶光的工厂学习阶段,创造我们和老板如何做外贸的想法差异太大,目前老板不想影响他目前的海内业务,又哀求不能以他公司的名义做,现在国外客户要看我的名片,都只能说名片还做设计中,又在失落望中
一点跳槽心得:
1. 进入外贸行业,只管即便先做跟单,再做业务。
我做过很多产品,成交过很多订单,与潜在客户也有很多失落败的互换,之以是成功接单或者客户不再联系,有一个很主要的成分,看谁对产品更理解,谁就有主动上风。我相信大部分买家不喜好与生手业务打交道,由于很费精力,而且变故大概多。
其余,从跟单到业务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如果从业务变为跟单,心里上就会有道坎。我到电缆公司做业务,20多天后,我觉得很难有订单,于是领导建议我改做跟单,先熟习产品,同时且也有固定收入。但是我首先便是心里不舒畅,果断谢绝。
但这点对付新奇的产品不适用,此类产品可以直接做业务,边做边学习,由于业务员一定会比客户更理解产品
2 . 不要频繁的换产品
我做外贸十几年,公司工厂去过一些,产品也换过许多,老板炒过我,我也炒过老板,自己也SOHO过,真正能存点钱的还是打工超过一年的公司,或者自己SOHO过几年的保护膜。我就一个普通人,毕业后四年基本是四处飘荡,辗转多地,一无所获。直到深圳后,在逐渐稳定下来,后来SOHO,待了8年,期间保护膜也是我做的最长的产品,才积累了一些成本。
拿我本人的例子,实在见告新人,虽然“树挪去世,人挪活”,但是要想赚到钱,一定要稳定,稳定地方,稳定产品。刚入新公司,刚做新产品,建议不要想着急速就能赢利,赢利是一年往后的事情。
对应那些搞人海战术的贸易公司,建议不要去了,对付“试用期无古迹就走人”公司,能选择不试,就不要试。
高晓松说过:司马懿的才能不及诸葛亮,又能熬过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不去世而成为当时最大的赢家,便是由于他活的长。三国第一战士吕布便是一个反例
3 . 外贸业务员与性情内向外向无关
有一种说法,内向的人不适宜做外贸。我武断不同意,如果说不适宜做内销,我还无法回嘴,但是性情内向与外向与做外贸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犹如找工具一样,有人喜好说话好听的,有人喜好端庄踏实的。况且,我们发卖的工具是外国人,他们的天下不雅观,人生不雅观,代价不雅观与我们真的不一样。圣诞节前给美国客户发贺卡,客户根本不理我,我说给他们免费做个产品日历,客户的产品图片很快就发过来了。只有亚非拉的朋侪有事没事的微信你brother/Dear.
况且,做外贸大多数韶光都是非面对面的互换,偶尔会见客户,客户短韶光内也没法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自己便是一个内向的人,有些习以为常的话,我便是很难说出口。我也不喜好别人奉承我,特殊是我购物的时候,一听到甜言蜜语,我反而认定对方不可信,以前吃过亏啊。
我做采购时,更方向与稳健的发卖打交道。当然我不是说外向性情发卖不可靠,只是强调,如果内向的你想做外贸,那就努力去做,不要由于个别人的不雅观点影响你。
4 . 善待你的供应商
总是听工厂抱怨客户或者外贸公司将价格压的很低很低,我们也常常听到一分钱一分货的话。我在几个工厂里面待过,也听过许多工厂的故事,以是我从内心里面很佩服那些工厂企业老板,外贸公司可以仅仅由于价格问题谢绝接单,但工厂不可以,工厂的事情太噜苏,要考虑库存,机器,最主要的是养工人,而且还要应对浩瀚的干系政府部门。有些业务员抱怨工厂看起来凌乱无章,但最少还活着,如果真让这些工厂各部门一下健全起来,说不定就会被一系列本钱拖去世。
我见过国外客户跟工厂老板砍价砍一个小时的,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听烦了,我也很反感这种客户,有点强买强卖的觉得,砍价很正常,但是一贯砍价就不正常了。我很少跟工厂砍价,只会去比拟不同供应商的价格,有时候,我也会直接见告供应商我的目标价格。
中国供应商很多,但是找到知心的供应商很难。借用《破冰行动》里东叔的一句话“同富贵随意马虎,共患难真难啊”,订单不出问题,买卖双方双赢,一出问题。
不负任务的工厂每每不认为是自己的缺点,退换货条件苛刻。知心的供应商每每和你一起想办法办理问题,之后在划分任务,相应承担任务。以是,如果一味的压供应商的价格,厂家很有动力将其变成一次性买卖。
我做保护膜刚起步的时候,由于是同学的所在公司,以是可以月结,带客户去参不雅观公司毫无压力,乃至只要货色有问题,他们主动补发。当然,我其他的供应商也有卖力的,但也有从不承认自己失落误的。
有感而写,写下此文,供新来的外贸业务员参考。
看完这篇文章很震荡,这位仁兄挺能折腾,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敢想敢做、实行力强这些特点。2006-2019,13年换了16份事情,这份胆识也不是凡人能有的。不过人家终归赚到钱了,不得不说是职场中的一枚奇葩。
他的案例仅供参考,不建议效仿。后面的跳槽感想熏染非常好,每个人都可以看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