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社2017年4月1日,日前,镇江市润州区公民法院审结原告支某某诉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青岛某甲商品经营有限公司、青岛某乙商品经营有限公司确认条约无效轇轕案。该案系镇江首例确认“现货”贵金属交易条约无效轇轕。
原告支某某诉称,未经国家批准,被告青岛某甲商品经营有限公司、青岛某乙商品经营有限公司通过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网络贵金属行情剖析交易电子软件,开展“现货”贵金属等合约交易。
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采取会员制,通过会员单位被告青岛某甲商品经营有限公司、青岛某乙商品经营有限公司等招揽客户。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通过交易客户端向客户供应行情报价、风险警示,在客户账户风险达到一定限额时对客户账户强行平仓。

因被告宣扬敲诈,原告通过被告青岛某甲商品经营有限公司、青岛某乙商品经营有限公司在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网络交易平台开通交易账号,经被告业务员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勾引,原告不断追加担保金,在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网络交易平台发生多笔交易。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开设的贵金属行情剖析交易电子软件平台,违反国家规定,该平台发生的交易属无效交易,给原告造成巨额丢失。起诉至法院哀求:1、确认原告的开户和全部交易无效;2、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返还原告1342897元及相应利息;3、被告青岛某甲商品经营有限公司、青岛某乙商品经营有限公司承担连带任务。
投递起诉书副本后,被告提出统领异议,经裁定驳回后,又上诉到镇江中院。镇江中院依法作出坚持裁定。
承办人王刚在庭前准备阶段创造该案系全市法院受理的首例确认“现货”贵金属交易条约无效轇轕。承办人查阅了大量法律、法规和干系资料,为庭审作了充分准备。经由长达一个半天的庭审,基本查明了案件事实。
本案原告在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交易平台进行“现货”贵金属交易共计315笔。本案就形式要件而言从以下四方面判断:1、交易工具是除价格、地点、韶光等条款外,其他条款相对固定的标准化合约;2、采纳交纳担保金2%的交易模式;3、可以通过反向操作、对冲平仓办法了却原告的权利责任;4、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安排浩瀚买方、卖方集中在一起,通过竞价、连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机制等办法进行交易,交易平台为匆匆成交易供应各种举动步伐和便利安排。就目的要件而言,本案所涉315笔交易不以实物交收为目的、不必交割实物,而只因此在价格颠簸中通过对冲平仓获取差额利益为目的。因此,本案符合期货交易的特色。而被告青岛某商品交易中央有限公司并无期货交易资质。故被告因交易取得的财产应该返还原告。
经由承办人释法明理,多次折衷,当事人终极达成调度协议,由两被告给付原告120万余元,使该起全市首例确认“现货”贵金属交易条约无效轇轕都到圆满办理。
微信公众号:cngold-com-cn (长按复制),或搜【中金网】,得到更多免费信息实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