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河北故事③
22台自动反应釜一直运转,升温、搅拌、分散、研磨……
8月28日上午,来到位于任丘市雁翎工业园区的河北金坤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刚刚出炉的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装桶、密封、入库。

“从投料到产品下线大概须要八九个小时,一次可生产两三吨。”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苏学锦见告,这批货是渝昆高铁、杭温高铁项目的订单产品,目前已完成订单量的一半多。
提及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它是运用于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无砟轨道桥面的一种防水材料。
“我们公司生产的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涂上薄薄一层,就犹如给高速铁路混凝土桥梁穿上了‘轻薄防护服’。”河北金坤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志铅先容,过去公司生产的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厚度在1.5毫米以上,表面还要加上5—10厘米的混凝土保护层,而薄涂型涂料施工厚度仅0.6—0.8毫米,且无需再加保护层,能有效节约培植本钱。此外,薄涂型涂料还能破解桥面积水、防水层鼓包和剥离等难题,让高铁桥梁更“龟龄”。
从“厚”到“薄”的转型,是企业死活存亡的选择。
早在2008年公司成立不久,金坤就以生产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在业内小有名气。
“那时候,生产线24小时一直工,产品供不应求,年销量三四千吨。”苏学锦至今难忘当年的火爆场景。但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技能门槛较低,随着各地高铁项目培植高歌年夜进,参差不齐的竞争者一拥而上,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2016年,厚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价格从均匀每千克20多元跌到10元,金坤的产品销量和利润涌现断崖式下滑。
只有创新,才有出路。金坤把目光投向了行业俊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此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历经十几年韶光,研发出最新的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正在寻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婆家”。
“多年来,金坤扎根轨道交通工程材料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检测实验室,踏实的生产根本能担保新产品顺利量产,而且毗邻北京的区位上风便于产品试验研究。”谈起互助的初衷,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主任王涛先容。
一方是渴望创新技能的企业,一方是期盼成果转化的科研院所,这场“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2019年初,金坤得到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科技成果转化的技能授权。为推动这项科研成果早日“着花结果”,同年3月,公司技能研发中央主任纪刚带领技能职员开启了二次研发。
“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对质料研磨细度哀求比较高,能否找到得当的研磨介质和选取若何的流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纪刚坦言,介质的选择便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为此,他们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一起,一种介质一种介质地进行对照试验,摸索最优配方。
经由两三个月的比对,研发职员创造,生产底涂料和面涂料时可以用相同的介质,但两者性能不同,对流速的哀求不一样。终极,他们选中氧化锆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底涂料时将流速调度至14升/分钟,研磨面涂料时流速调度至9升/分钟,既担保了生产效率又提升了产品质量。
2019年11月,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得到中铁考验认证中央的铁路产品认证。
2020年10月,该产品在金坤开始批量生产,目前年发卖额近1亿元。
对付未来,郭志铅有更长远的打算,“我们将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加强互助,不断提升薄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抗穿刺能力,将材料运用领域拓展到有砟轨道桥面、涵洞、桥涵等各个领域。”(河北日报 陈 华 刘荣荣)
关注河北***网,理解河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