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可以用气体灭火保护,必须先问清楚实验室随意马虎发生失火的详细物质,才好根据物质的特性,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来确定是否可以采取气体灭火,如可以,则根据规范确定灭火浓度或设计浓度。
对付规范条文或附录规定了设计浓度、灭火浓度的物质,可以按规范的设计浓度或者灭火浓度按公式打算灭火剂用量。
对付规范许可利用气体灭火系统,但是没有供应详细的设计浓度或灭火浓度的,要慎重选用气体灭火系统。

如《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条文:
3.3.2 固体表面失火的灭火浓度为5.8%,其它灭火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1的规定取值,惰化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2的规定取值。本规范附录A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A
注:附表A 中未列出的可燃物,其灭火浓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根据条文,如果在附录A中未列出,则应经试验确定。这就会有以下问题:
1、灭火试验的用度谁出?
2、如果灭火效果不好,做了实验产生用度,但是不能运用,会产生经济轇轕。
3、可以灭火,是否要经由技能鉴定后才能运用在实际工程中?
同样的问题:
厂房是否可以采取气体灭火?
甲类仓库是否可以采取气体灭火?
这些问题都太宽泛了。没有详细的物质,也不愿定防护区是否封闭,防护区的面积、体积是多大,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