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师傅,这对手镯多少钱?”近日,在石柱镇江瑶村落一家金店里,胡玉梅给孙女挑了一帮手镯。今年59岁胡玉梅是该店多年的老主顾。“我的首饰、儿子结婚用的金器都是这儿买的,由于对这家店很放心。”胡玉梅说。
店内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证书,店主胡安然出身于打金银世家,传承到他已是第五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打金银是一门风雅活,讲究的是心灵手巧、工艺博识。如今金银器格局更讲究了,唯一不变的是诚信为本、质量取胜,以是来的多是些老顾客。”闲聊间隙,胡安然已经给孩子戴好了手镯,系上红绳。
江瑶村落是一个以打金银出名的专业村落,村落里有很多像胡安然这样的老手艺人。上世纪80年代,全村落400户中近300户以打金银为主,江瑶村落也一度成为全国有名的金银交易市场。如今,江瑶村落仍有五六家金店。

江瑶村落以打金出名,不同于江瑶村落的零散,石柱老街每走几步便有一家金银店,多以银器为主。如今,石柱的金银器已名声在外,杭州、义乌、金华等地的顾客也慕名而来。
“店铺租金低,价格上风就有了,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是老街金银市场的口碑。”晓罗金器是市场里开得比较久的一家店,店主陈晓罗24岁就随着姐夫学手艺。“这行业投资大、利润薄,市场竞争激烈,姐夫10年前就不干了。”陈晓罗说,靠着诚信经营,他一贯坚持了下来。
“早些年,村落里成立了金银市场协会,统一售价。协会还组织职员对各店铺的商品进行抽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此来规范市场。”石柱村落党支部布告应琼玦说,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危害市场的荣誉,石柱村落成立了金银市场协会,在担保质量的条件下,探索进一步扩宽市场,“现在村落里正与研发团队洽谈,准备上线网上商城及小程序,约请村落里的店铺加入,通过线上渠道打开外地市场的大门。”
“下一步,我们打算对老街进行改造,让美食和老街相互领悟,以美食+购物的办法留住客人。”应琼玦说。
编辑 蒋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