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知网查询访问: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中国知网专利查询。

知网查询访问: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中国知网专利查询。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通讯 2024-11-1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翟天临事宜”后,中国知网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近日,“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等干系在微博上引发热议。
随后,中国知网也被公民日报、央视网等评论称“店大欺客”“借鸡生蛋”。

知网查询访问: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 知网查询访问: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 人工智能

据悉,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在中国知网出版,作者本人最高仅可得到100元现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
但是作者的论文每在中国知网上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15元/本乃至25元/本的用度。

知网查询访问: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 知网查询访问: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 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知网吸金不少。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毛利率近54%。

“低收高卖”,中国知网被指“借鸡生蛋”

近日,有媒体宣布称,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把论文领域的平台巨子——中国知网给告了。
缘故原由是后者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赵德馨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

赵德馨终极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
中国知网不再收录他的文章,已收录的也全部下架。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反响有相似遭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但自己完备不知情。

上海汉盛状师事务所高等合资人李旻向中新经纬表示,中国知网侵权问题存在已久,但由于著作权侵权维权困难,判赔标准低,多数作者一样平常不会去主见权柄。
“同时大多数论文作者揭橥论文,其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不雅观点,而非获取收益,以是作者纵然知道了被侵权,也会为了扩大论文的影响力而不去主见权利。
”李旻称。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可以向中国知网申请稿费,有人称自己“毕业论文的稿费全是以中国知网充值卡的形式来发放”。

微博截图

中新经纬把稳到,2016年10月,中国知网曾发布一则“关于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领取学位论文稿酬的通知布告”。
根据该则通知布告,学位论文出版后,作者可联系杂志社领取稿酬,个中博士论文著作权人所得稿酬最高,但最高也仅有100元现金和400元检索阅读卡。

目前,中国知网的学位论文稿酬标准仍是依据该通知布告。

中国知网官网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知网下载计费标准,每本论文每在中国知网上被下载一次,平台就会收取一笔用度,个中硕士学位论文15元/本,博士学位论文25元/本。

中国知网官网截图

北京一家学术期刊编辑莉莉(化名)向中新经纬表示,学术论文较为依赖中国知网,中国知网的阅读量、下载量、引用率等都是评价期刊质量指标之一。

据悉,该学术期刊每年都与中国知网有互助,会将期刊上的文章上传至中国知网,“中国知网每年给我们结一次钱,但不会直接给作者,给我们也很少,几千块钱的样子,详细金额根据下载量等指标决定。
”莉莉称,中国知网上有很多数据库,不同数据库的稿酬标准不一样,“有几块钱一页的,也有几分钱一页的。

一位曾在杂志社事情的编辑也称,其之前所在杂志社也会将揭橥文章上传至中国知网,中国知网也是将其检索阅读卡作为稿酬。

央视网评论称,中国知网的授权条款涉及“霸王条款”、垄断问题,没有真正表示出对知识原创者的尊重。
论文作者呕心沥血创作出的成果,揭橥后被收入中国知网系统,用于牟取高额经济利益,而原作者却无法从中得到应有报酬。
中国知网“借鸡生蛋”这本创新买卖该改改了。

年收入近12亿,曾因频繁涨价被高校抵制

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国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

目前,中国知网已经建成了天下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成为中国高校师生最常用的文献资料数据库。

据同方股份年报,同方知网紧张从事互联网出版与做事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供应《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一系列产品,以及知识资源互联网搜索、共享和网络出版做事。

同方股份财报显示,2020年整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1.93亿元,毛利率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归母净利润1892.70万元,毛利率为51.30%。

据悉,中国知网曾因频繁涨价遭到高校抵制。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关照。
校方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会谈不堪利。
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收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许多有名的985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均匀涨幅为18.98%。
但在不到1个月后,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规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

不足为奇,北京大学同年3月也曾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关照,称“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当时,北大图书馆干系卖力人向媒体表示,知网的购买用度涨价过高,已超出了图书馆的预算限额。

同方知网的一名发卖职员对媒体透露,中国知网的总体覆盖率比同为数据库的万方、维普好很多,而且对高校的覆盖率要大于对企业的覆盖率。
一位知网管理职员表示:“知网并没有所谓的定价规则,每年的定价是根据当年文献量、核心资源、独家资源等等而定,同时受多方面成分影响,比如版权问题等。
文献多了,价格自然上浮。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央研究员赵盘踞表示:“知网的上风便是节制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
中国知网如果没有情由或者情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李旻则认为,知网在海内里文学术文章检索做事市场上具有能够掌握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干系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在知网价格涨幅巨大的情形下,大多数高校毫无议价能力,只能选择连续利用,如果该价格被认定为不公正高价,那么其不合理涨价行为涉嫌构成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中新经纬把稳到,目前,在社交平台上,仍有部分网友吐槽中国知网收费高、年年涨价。

微博截图

12月10日,针对“知网擅录九旬教授论文赔偿70多万”事宜后外界对付知网的质疑,以及将阅读卡当作者稿酬等问题,中新经纬致电中国知网并向其发去采访函,其干系事情职员称“近期会有回应”。
截至发稿前,中新经纬尚未收到中国知网关于干系问题的回答。

(原标题《知网调查:年收入12亿却“借鸡生蛋”,用几百阅读卡发稿费》)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

相关文章

视频监控祯率,制式是什么意思。

摄像头帧率为啥最高才25因为国内设备通常采用的视频制式为P制式,50Hz,所以将IPC的视频制式改为N制式,60Hz就可以达到30...

人工智能 2024-11-15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