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马晓成 张骁
打开阿里巴巴环球速卖通俄罗斯网站,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儿童用品和服装琳琅满目,下单、等待收货,中国消费者熟习的网购流程正风靡俄罗斯。中俄双方,正在“小商品”里发掘大互助。
据阿里巴巴环球速卖通俄罗斯业务卖力人先容,通过环球速卖通,来自中国的商品被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消费者认识并接管。去年“双十一”期间,环球速卖通俄罗斯网络地址的月访问量一度打破1.4亿次,不少俄罗斯顾客都是奔着中国商品来的。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前宣布说,环球速卖通正通过与俄罗斯电信运营商互助,开设线下连锁展示店,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就可在两到十天内收到来自中国的智好手机、耳机、智好手表、手环等产品。
在中国小商品通过互联网进入俄罗斯的同时,马克发面粉、紫皮糖、波罗的海啤酒等俄罗斯有名产品也在源源不断地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家中。
在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口岸城市绥芬河,以发卖俄罗斯商品为主的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地的伊戈尔大市场便是“俄货”商贸的集中地之一。
“我们主营俄罗斯酒水,现在我们的客户遍及全国,通过正规清关贸易,许多商品终极走进了各大超市和网络商店。”从事俄罗斯商品贸易的绥芬河贩子李玉海说。
中俄两国的小商品能走进对方的大市场,得益于近年来中俄高水平互助不断深化,中俄经贸关系持续走强。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历史性打破1000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7.1%,增速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中俄在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的计策性大项目踏实推进的同时,两国在农业、金融、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领域的互助也在迅速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此前在接管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俄罗斯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产优质农产品,这恰好知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
俄罗斯不雅观察人士还认为,未来电子商务、做事贸易等领域可能成为中俄经贸增长点,将把更多中俄互助成果带给两国公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