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一天不见朋友,但可以一天不玩手机吗?手机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主要,可随着抗摔能力的低落,再加上维修本钱的进一步提高,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给手机买保险也是刚需。碎屏险兴起于国产手机,最早是由锤子手机提出的,如今不仅各大厂商快把意外保变成手机标配,不少电商和保险公司也想分一杯羹。根据调查,目前意外险的种类繁杂,除了最基本的碎屏险,还衍生出碎屏换新、盗抢保障、数据规复、延保等新花样。这类做事的涌现的确给用户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以往动辄上百上千的手机维修费现在只需买个较便宜的保险就能搞定。
保险做事靠谱指数相对比样比较高的
厂商一样平常只卖意外险和碎屏险,虽然定价会高一些,但维修质量可以担保,毕竟是在官方维修站进行维修。一加、锤子等品牌所供应的保险属自有做事,厂商与用户直接对接,流程较短,而魅族和华为则是与保险公司互助,须要先向保险公司报案,确认后,才能送机,周期较长,而且并非直接送到官方维修站,而是发到检测点,由它们转给维修站或第三方维修机构。小米虽然也是和保险公司互助,但流程缩短,报案之后可以直接去所在地的小米授权维修站,立等可取。

京东等电商捆绑手机发卖的保险多数是和保险公司互助。看似价格比较实惠,碎屏险2年才99元,意外险2年只要129元,但还是存在风险。首先如果不是官方维修站换屏换件,就不被厂商承认,保修期内如果再发生非人为意外,就要花费高价进行维修。其次配件的品质不能担保。末了是维修周期每每较长。
光是碎屏险就有好几种选择
以是在保修期内将手机险交给第三方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个好主张。别看险种比较多,实在都是在玩笔墨游戏,很多细则条款消费者总是看不懂的,一到赔偿的时候,总是对保险公司有利。所谓盗抢险,需出示公安机关开具的证明,这就很有难度了。无限次维修实在是限定在手机本身开票价格之内的,也便是说多次维修的总用度不得超过手机本身的售价,一旦超过后做事立即终止,如果没有解释无限次的话,很可能只有一次。所谓新机,并非全新手机,这点必须明白。全体赔付流程须要用户在各方周旋沟通,周期很长,要有生理准备。
我们的建议是,在厂商不供应干系做事的条件下,再考虑电商的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