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须要除螨仪?
在正式进入本文的主题之前,我们先来办理一个问题:为什么须要除螨仪?除螨真的不是伪观点吗?
我以为回答这个问题不须要太多笔墨,只须要一张图:

当你见识过用除螨仪在短短 2分钟不到的韶光内,就从每天与我们肌肤相亲的床褥上吸出如此大量的白色粉尘时,就会在震荡之余,感到心有余悸——至于吸出来的到底是不是螨虫,实在已经没有那么主要了。
还有人可能会说,吸尘器换个吸头也能当做床吸利用,何必单独购买一个除螨仪呢?
这确实是个可以凑合一下的办理方案,但并不理想。缘故原由紧张有三个:
吸尘器的床吸,吸入口远小于除螨仪,清洁效率太低;除螨仪的主刷有拍打效果,除螨更加彻底;除螨仪紫外杀菌功能,比吸尘器更专业;无线吸尘器没有有线的除螨仪吸力大,效果远不如后者;吸尘器握持姿势也没有专用的除螨仪舒适。综上,我认为在家里买一台除螨仪,定期清洁床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螨仪如何选购?从构造来说,除螨仪和吸尘器基本相同,因此关键参数也相同,紧张便是看吸力。吸力越大,除螨效果越好。
其余,为了实现更好的除螨效果,除螨仪的主刷一样平常都会有拍打功能,仿照人手拍打动作,在机器事情时连续拍打床褥,从而担保床褥中的螨尘可以更好地脱落,进而被清理出来。拍打力度越大,除螨效果越好。
除了吸力和拍打力这两个核心参数之外,除螨仪的吸入口尺寸、紫外灯设计、尘杯设计以及主刷材质、手柄构造、机身重量等等都会影响其综合利用体验。
当然,买任何产品最最主要的还是价格。
目前市情上的除螨仪产品品牌繁多,型号更是不胜列举,价格从一百多块到千元高下让人应接不暇。我个人认为普通家庭家用除螨仪的合理售价区间该当在三五百块。
因此,我斥巨资入手了 6款不同品牌的除螨仪——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售价均在 300-400元之间。
下面的内容,我会对这几款机器进行详细的参数比拟和性能实测。全文 5000+字,对过程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产品推举及结论。
性能实测在开始性能实测之前,先来看一下各款产品的关键参数:
以上均为各品牌官方给出的数据
从参数来看,各品牌吸力靠近,但拍打频率相去甚远——尤其是摩飞,竟然以最低的功率(350W)实现了最高频次的拍打(72000次/min),这显然有点不太科学。
其余,参数中的吸力参数指的都是静压,对理解产品实际性能意义不大。小米是唯一一款有三档档位可调的产品,但我认为大家在利用有线连接的除螨仪时,都会默认调到第一流位,因此可调档位上风不大。
总归一句话: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1、握持体验握持体验由机器的重量和手柄的设计(重心肠位)两部分决定。
重量方面,实测小米的机器最重,靠近 2kg(官方参数2.06kg);摩飞最轻,仅有 1.5kg(官方参数1.74kg);剩下几款产品重量靠近,均在 1.7kg高下徘徊。
PS:测试时,大部分电线盘踞在地上,并不计入总重。
但由于造型设计的关系,净重并不能完备代表除螨仪的实际握持体验。
一圈感想熏染下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Uwant、松下、莱克吉米以及摩飞的手柄在机身后半部分,拎提体验一样平常,但在实际利用时推拉非常省力。综合手柄部分的握感,Uwant和莱克吉米握持体验相对精良,更适宜永劫光利用;小米净重最大,且重心肠位不合理,拎提体验一样平常,但推拉体验也还不错;美的手柄在顶部,重心设计最合理,拎着最轻松,但在利用时未便利发力,体验一样平常。小结:握持体验排序Uwant=莱克吉米>小米=松下=摩飞>美的。
2、吸入口面积除螨仪吸入口的面历年夜小,直接决定了机器的清洁效率,因此也是我们在选购时须要关注的参数之一。
因此,我详细测试了各品牌产品的吸入口长/宽数据,并且打算出了吸入口面积数据。
吸入口面积排序 小米和松下为第一梯队;Uwant和摩飞为第二梯队;莱克吉米和美的为第三梯队。
这里须要特殊解释一下:各品牌在官方详情页给出的数据实在是滚刷长度而不是吸入口面积。我思考了一下,对付除螨仪来说,吸入口/主刷长度更能代表清洁效率——至于宽度,反正只是吸入螨尘和头发,实在没那么主要。
如果按照主刷长度排序:Uwant>小米=松下=摩飞>美的=莱克吉米。
其余数据就真的不会“说谎”吗?我在有光阴还创造了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
小米、松下、莱克吉米、美的以及摩飞的吸入口都是完备的平面设计,以是吸入口面积直接用长/宽数据相乘即可。
但 Uwant的吸入口防护罩做了个弧度设计,以是在利用中,它的实际吸入面积是要大于刚才打算得到的平面数据的。
这种弧面设计的另一个上风是,主刷上的胶条在拍打时,可以更加紧贴床褥,理论上会得到更加精良的拍打效果(实测下文展示)。
综合来看,Uwant吸入口设计最优,小米和松下次之,摩飞、美的、莱克吉米相对弱势。
3、主刷设计稽核主刷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看主刷拆装是否方便,另一方面则是看主刷材质是否适宜拍打和清洁。
六款机器中,Uwant、小米、摩飞和美的的主刷可以实现快拆。
主刷材质方面:
Uwant最为分外,在粗壮的铝合金连杆上,设计了连续的螺旋状胶条;小米采取波浪形胶条和连续毛刷交替排列的办法,和目前市情上的扫地机主刷有点相似;摩飞和美的都采取零散排布的束状毛刷,且呈螺旋状排列。个中摩飞的毛刷最为细软,目测清洁力稍弱。松下和莱克吉米的主刷直接采取了不可拆卸的设计,不过两者主刷都比较粗壮,且都直接采取了一体成型的硬质塑料,担保了拍打时能拥有较强的力度——同时硬质塑料不随意马虎磨损,长期利用无需改换。这该当也是这两个品牌采取不可拆卸设计的缘故原由。
但主刷即便不用改换,也是须要清理缠绕的毛发的。因此我认为主刷不支持快拆的设计并不合理。
我通过拆卸螺丝,去掉了莱克吉米的主刷挡板,可以看到主刷直接和驱动皮带相连,用户无法自行改换。
从主刷的功能性(清洁&拍打)来说,莱克吉米>Uwant=松下>小米>美的=摩飞;
从主刷拆装便利性(清洁方便)来说,Uwant=小米=美的=摩飞>莱克吉米=松下。
小结:综合来说,主刷设计 Uwant=小米>莱克吉米=松下>美的=摩飞。
4、噪音测试上述表格记录并汇总了每一款机器在第一流位下的噪音数值,可以直不雅观反馈噪音大小。
体感方面,除了小米噪音掌握确实比较精良之外,其它几款并无明显差异。考虑到除螨仪并不会永劫光利用,我以为噪音数值对综合体验影响相对较小。但还是一并列出,供大家参考。
小结:所有机器噪音都在 80-90dB之间,数值上 Uwant噪音较大,小米噪音最小。
5、吸力测试吸力是一台除螨仪的核心性能,以是我们不能光看参数,必须实测一下。
为了方便不雅观察,测试中用荧光粉来替代螨尘及皮屑,并准备一支紫光手电来引发荧光材料。测试过程中,所有机器均调节至最大吸力。
测试依旧按照上文涌现的小米、松下、Uwant、莱克吉米、美的、摩飞的顺序进行,展示如下:
通过比拟可以看到:
Uwant吸净效果最好,刷头所过之处,荧光基本消逝,只有中间局部稍有残留;小米勉强和 Uwant属于同一级别,比拟其他几款上风明显;松下和莱克吉米次之,能吸除部分荧光粉,但还是会有明显残留;美的和摩飞的吸净效果稍差一些,基本便是把荧光粉抹得更加均匀了。小结:吸力性能排序 Uwant和小米的吸净能力处于第一梯队,存在明显上风;松下和莱克吉米次之,勉强及格;美的和摩飞稍逊一筹。
6、头发缠绕测试除了细颗粒粉尘吸得干净之外,除螨仪最好还要能够办理头发缠绕问题。尤其是家里有长发女性,这个指标还是比较关键的。
那么到底哪个品牌的除螨仪在这方面会表示出上风呢?我也进行了实测。实测仿照了真实的家居场景,在床褥上均匀分散零散长发,然后用除螨仪进行清理,末了不雅观察主刷缠绕情形。
实测结果可以大略分成三组:
松下和 Uwant完备没有缠绕——没错,是一根头发都不缠绕。
小米的主刷在边角位置有少量缠绕,大部分被顺利吸入。
莱克吉米、美的以及摩飞则涌现了大量缠绕——这三台机器都有一个共同特色:主刷上分散有大量束状毛刷。
但同样是不缠绕,松下和 Uwant的情形还不太一样:
由于主刷构造缺少可以将头发卷起的装置,以是松下对床褥上头发的清洁能力很差,即便是反复多次清洁,头发依旧无法顺利打消——在这样的情形下,主刷没有头发缠绕也就不奇怪了。
Uwant的初次测试结果让我非常震荡,于是我加大长发量对其进行了重新测试。
实测即便是在比对照测试多四五倍长发的情形下,Uwant依旧不会涌现任何头发缠绕,表现非常精良!
这一点其实有点出乎猜想。
小结:防缠绕性能排序 Uwant>>小米>莱克吉米=美的=摩飞>>松下。
7、拍打力测试如开篇所述,除螨仪在事情过程中一边拍打床褥,一遍吸尘,可以提高清洁效率。以是拍打力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在拍打力测试中:
得益于分外的主刷罩构造,Uwant毫无意外地成为了拍打力最强的那款;莱克吉米依赖粗壮的主刷+束状毛刷,在利用中也可以感想熏染到明显的真动;小米、松下、美的和摩飞在利用中险些没有任何拍打效果。综上,拍打力性能排序:Uwant>>莱克吉米>>小米=松下=美的=摩飞。
哪款产品值得买?在完成了详细的参数及设计比拟和性能实测之后,我们再来剖析并点评一下这六款除螨仪产品:
1、UwantUwant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品牌,这两年在扫地机和洗地机等领域的表现都很是抢眼。我对这款除螨仪有着不小的期待,以是放在第一位来说。
机器做工和颜值都相称在线,细节经得起考虑。尤其是主刷设计,用料踏实,设计独特,在实测中的表现更是一枝独秀。无论是拍打力测试还是头发缠绕测试中的表现,全都以绝对的上风领先所有其它机器。
眇小颗粒测试中,它同样表现精良,并且在比拟中上风明显。
其余它还是所有产品中唯二采取双尘筒的机器(另一款是摩飞),事情过程中会显示尘螨指数(0-100详细数值),非常直不雅观好用。
综合来看,这款 Uwant是当之无愧的“黑马”,在比拟的六款机器中毫无悬念胜出。但它也有缺点,比如噪音掌握一样平常。不过除螨仪单次利用韶光不长,我认为完备可以接管。
2、小米
小米一项被称为“行业搅局者”,以是我对它期待很高——这也是我在测试之初就将它放在第一款的缘故原由。
客不雅观说,这款小米除螨仪设计紧凑,做工精良,颜值也算在线,外不雅观及用料方面没有任何槽点;但是主机自重较大,再加上手柄很短,以是单手拎提比较费劲,对女生不太友好。但作为除螨仪来说,在利用中推拉体验不错,严格讲不算太大槽点。
在眇小颗粒测试和吸头发测试中,这款小米的表现都还不错,在所有产品中处于第一梯队水准;但在拍打力测试中,小米表现平平,略显乏力。
和小米系其它产品一样,这款小米除螨仪还不错,但算不上上乘。
3、松下
松下的很多小家电在行业内都是标杆一样平常的存在,以是我把它放在了第三位。
这款除螨仪从上到下透露着浓浓的日式风,说不上多好看,但绝对耐看。拎提体验和推拉体验都还不错,做工质感也都没有问题。
眇小颗粒测试中的表现中规中矩,盛名之下有些差强人意;吸头发测试让人大跌眼镜,拖了后腿。由于主刷设计的关系(叶片不足宽大),实测拍打力不敷。
细节方面,有螨尘指数显示,利用时对脏污感知度强,体验不错。要我评分的话,我以为勉强能给 6.5分。如果家里女主人留长发,可以直接pass这款。
4、莱克吉米
和松下类似,莱克吉米也是传统小家电生产商,在除螨仪领域更是深耕多年,有着不错的用户口碑。
熟习莱克产品的朋友该当已经看出来了,这款除螨仪在外不雅观方面非常范例,尤其是配色,完备便是莱克的风格。好不好看不说,至少和日式电器迥然相异,辨识度极高。
机器握持手感不错,做工也可圈可点,但是在眇小颗粒测试中的表现不及预期;滚刷拍打能力测试表现不错,对一定量头发的缠绕测试结果不甚满意,也在情理之中。
实在这种设计的主刷会缠头发可以理解,但主刷不支持快拆就有些不太合理,后期的清洁掩护难度会大幅上升。长发女性慎选。
其余机器尘筒容量不大,须要常常清理。
5、美的
美的在海内家电领域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同样也是声名赫赫的大品牌。
这款除螨仪蒂芙尼蓝的配色对女性用户真的是极大的诱惑,尤其是在炎酷暑季,光看着就很清爽,颜值直接拉满。
但这款机器的实际性能并没有颜值那么能打。第一个槽点在于手柄设计,位于顶部的手柄,真的不适宜在推拉操作中发力,用久了很累。在眇小颗粒测试和拍打力测试中,这款美的除螨仪的成绩也都不是很空想。
6、摩飞
摩飞发迹于微商领域,产品以颜值见长,这些年在小家电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很是滋润津润。
这款除螨仪形状精细,比较符合都邑年轻白领审美。尘杯设计方面和 Uwant一样采取双筒,垃圾分离效果不错。
产品性能方面,它的表现和美的比较靠近,在眇小颗粒测试和拍打力测试中都处于劣势。
总结
虽说是盲测,但基于我对每个品牌的理解,在开始测试前,我对上述每一款产品都是有一个自己的预期的。
Uwant的表现远超预期:主刷罩弧度设计非常细节,实测环节拍打力强劲,表现相称突出。最让我惊喜的还是完备不缠头发的主刷,这是我完备没有想到的。其余在吸荧光粉的测试中,它的表现实在比小米还要精良一点。再加上双尘筒+螨尘数字化显示,综合性能遥遥领先其它几款,是名副实在的黑马选手。唯一槽点在于噪音掌握,但瑕不掩瑜;
小米的表现最靠近我的预期:整体中规中矩,没有特殊精良,但也绝不在任何一环拉垮,符合小米产品一向的调性;
松下和莱克吉米的表现在我预期之下,尤其是松下无法吸头发的测试结果,切实其实让我惊掉下巴。莱克吉米该当是多年没有升级模具的关系,主刷不支持快拆,长期利用中未便利清理缠绕的毛发,对女性用户也不友好;
美的和摩飞始于颜值,也终于颜值。在几项关键性能的实测环节都表现平平,无法让人满意。
综合来说,实测性能和品牌宣扬的参数之间出入较大。这也解释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不能只看品牌方给出的参数,还是要以实测结果为准。是骡子是马,真的得遛一遛才知道。
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干系,欢迎值友理性互换,和谐谈论~